浙江农林大学学生挫折心理调查、成因分析及应
摘 要:通过对浙江农林大学抽样5000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包括大学各年级学生,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情感方面以及学习方式方面有比较明显的挫折感,本文对大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应对这种挫折提供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挫折;大学生;成因;策略
随着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加强,社会筛选人才的条件越来越高,现阶段高校的大学生将会是社会几十年进行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进入大学之前考大学就是唯一的目标。进入大学后面临学习方式的转变,开始面临对前途的思考,就业,人际关系,人生观的确立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具有较差适应能力的同学面对压力不知如何应对。近年来,大学生暴力、自杀等极端事件时有发生,轰动一时的马加爵事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大学生群体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区,这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2004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意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 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这使得如何让大学生能够客观的看待挫折以及如何应对,已经成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严峻的课题。
一、挫折及挫折心理的内涵
在平时生活中,挫折一词是指失败、受到阻碍、情绪不畅的意思。从心理学角度看,挫折是指的一种情绪状态,即个体在从事有目的活动过程中,遇到干扰或障碍,引发个人目的不能实现,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本论文中的挫折与挫折心理均为心理学角度概念。
由于社会环境的改变,对正处于青春期向成熟期过渡的大学生来说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是一个挑战[1],大学生经历的挫折相对较少,但是又有相对高的自我期待,情绪容易波动,心理压力比较强烈,成为最容易产生挫折感的特殊群体[2]。如果没有恰当的心理调整和应对策略,非常容易引发各种心理问题,例如抑郁、焦虑、自卑等;美国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 Dollard和Miller[3]等提出“挫折—侵犯(攻击) 理论”,提到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挫折能引发不同的反应,有一种形式就有可能侵犯自己或者侵犯他人,侵犯自己的行为例如自杀、自虐等,侵犯他人的行为例如伤害他人等,有前人研究表明30%以上的大学生表示遇到挫折是引起自杀的原因[4]。
二、大学生挫折心理形成的原因分析
本文采用了调查问卷的形式,分析大学生挫折的具体形成原因,了解大学生在挫折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科学进行挫折教育提供依据,作者对浙江农林大学5000名在校本科生进行了《浙江农林大学大学生挫折心理状况》的抽样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专业与学习、人际关系、 情感、评优、适应等方面的内容,能够较为真实的反映大学生在挫折方面的总体情况。
(一)人际交往方面
有些学生爱好广泛,对人际交往的需求很高,有些大学生自命不凡或畏缩不前,无法与他人和谐相处,人际关系紧张,必然会产生心理挫折,有些因身高、容貌等因素、性格内向不敢与人交往,在大学一年级新生中表现的较为明显,容易引起孤独、抑郁和自卑等心理[1]。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人际交往方面70%左右的学生都遭遇过挫折,表明由于人际交往产生的挫折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2.5%的学生对人际交往挫折觉得无所谓,这个很小的说明绝大部分大学生对人际交往比较重视,觉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对自己很重要;其中45%的大学生对挫折反应一般和不强烈,说明在遇到人际交往挫折时这部分学生比较好的应对,10%的大学生反应非常强烈,15%的大学生一般强烈,反应强烈的比例也较大,应该引起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这部分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减少由于人际交往障碍而产生的挫折心理。
(二)学习方面
进入大学以后,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得很多学生有些不适应,在高中学习中,以考大学为目标,基本都是“灌输式”学习,以进行大量学习和练习为主,很多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应对自如,但是大学环境的改变,使得分数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是否优秀的标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才是大学生学习的目标,有些在高中是班里甚至年级尖子生的同学,在大学里可能不是尖子生,这对他们来说,这种情绪极易导致心理巨大挫折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群体对自己要求比较高,希望能拿到高分数,对于没有得到理想成绩反应非常强烈的大学生比例占到了11%,强烈的占29%,没有什么反应的只占了10%左右,这种比例结构说明大学生对学习成绩的要求都是比较高的。在这个方面,可以加以引导,使他们转变好自己的角色以及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应采取措施使他们较大程度的能够缓解挫折心理[2]。
(三)情感方面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异性的好感是比较正常的,希望能够和异性交往,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表明,大学一年级的恋爱比例为14%,二年级的约占26%,三年级大约为41%,四年级的则为67%左右,这样一个递增的趋势说明情感问题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很重要产生挫折的方面,因为谈恋爱必然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如果处理不当必然会影响到学习,失恋带来的挫折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引起忧郁、严重的甚至会引起自杀,据上海高校的统计,近年来上海高校大学生自杀原因中,80%以上是由于失恋引起的。
以上针对大学生挫折心理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总结了人际交往、学习方面、情感方面的原因,但是其他方面也有一些例如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等等,就不再一一赘述。
三、提高大学生应对挫折的几点策略建议
(一)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挫折,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老子《道德经》中有句经典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典故。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是不可避免会出现的情况。面对挫折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有的人退缩,像鸵鸟一样把自己藏起来,有的选择了轻生等方式,有的不屈不挠,勇敢面对挫折,积极应对挫折,成为生活的强者。有没有正确的人生态度,出现挫折时候就能够看得非常清楚。我们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教会他们面对挫折时候要勇敢面对
而不是选择逃避。
(二)积极提倡大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往往缺乏社会经验,教育者应鼓励大学生在搞好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来接受一些训练,培养遇到问题自己动手动脑去解决的能力, 因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涉及到与人交往,遇到问题等环节,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他们的应对挫折的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能学会自我控制、学会宽容待人,学会应对挫折,达到内心的一种平衡,促使他们在进入社会之前有充分的心理承受能力,去面对毕业后进入社会以后所面临挫折的挑战。
(三)学校应建立心理咨询室,给学生提供心理宣泄的场所和专业指导。
浙江农林大学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心理咨询室,每天均有专业国家咨询师进行指导,对我校的学生心理健康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心理咨询可以起到预防作用, 在问题出现之前就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避免一些过激反应的发生。
总之,学校不但要关注大学生的成功,更要关注他的失败和挫折,在大学生遭遇挫折时通过各种方式给予心理支持和情感的力量,使大学生在人生不可避免的各种挫折中逐渐成长、成熟,获得自信和力量,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学会如何适应环境,形成和炼就在磨难和挫折中求生存的能力,一步步走向成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周松青.挫折与自杀:对我国1305名在校大学生的心理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 2008( 12) :90-93.
[2]杨磊.新时期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与干预体系的构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9 ( 11):96-99.
[3]MILLER N.E.The 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J].Psychological Review.1941,48( 4) :337-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