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活动的重要性价值
音乐教育应开始在关键的学前期,那么在幼儿园开展丰富多彩、切实可行的音乐活动是每位幼儿园老师的必修课。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儿童的音乐能力,增强儿童对音乐美的敏感性,而且更是使儿童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
关键词
幼儿园 音乐活动 音乐游戏
爱因斯坦曾说过:“没有早期音乐教育,干什么事我都会一事无成”。孩子一生下来就喜欢听音乐,他们能听着母亲的哼唱入睡,喜欢音乐是儿童的本能,音乐在儿童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儿童的音乐能力,增强儿童对音乐美的敏感性,而且音乐教育更是使儿童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著名儿童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理论、奥尔夫的“元素教育”理论以及柯达伊的“儿童自然发展法”理论对儿童音乐教育体系有许多精彩的论述,他们的共同教育观点是:“音乐教育应开始在关键的学前期”,那么在幼儿园开展丰富多彩、切实可行的音乐活动是每位幼儿园教师的必修课,从事幼教工作十几年的我,一直努力地在探索着,如何把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如何真正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能够积极有效的投入到活动中,通过无数次的实践、总结,积累了一些粗浅的经验,在此拿出来晾晒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一、歌唱歌谣方面
一说到音乐可能大部分人头脑中首先呈现出来的就是唱歌,唱歌确实是音乐活动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幼儿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天才。孩子从咿呀学语开始就对优美的旋律特别敏感,一首歌的旋律,大部分孩子听上几遍就能哼唱出来,但是在活动中我发现孩子能哼唱出旋律,却记不住歌词,而且还可能会记混了,针对这种情况,在学习新歌之前我会设计把歌词变成朗朗上口的儿歌或者以故事的形式引导孩子理解歌词,初步掌握歌词内容。比如幼儿园中班《小树叶》这首歌的教学中,在学新歌之前,我尝试着扮作小树叶,配上这首歌的旋律,烘托出秋天秋风起,树叶落的气氛,然后做着动作把歌词有感情的朗诵出,这样孩子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能身如其境的理解歌词内容,再配上形象的图谱,幼儿可以很快的记住歌词内容,然后再教新歌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唱歌教学中我还利用孩子们对旋律的敏感性,在活动过程中穿插渗透一些乐理知识,在这尝试之前我一直认为幼儿园的孩子对乐理知识是无法掌握的,但是实践了一段时间之后,我觉得通过一些形式多样的游戏环节反复练习,孩子掌握的并不比大人慢,而且还能很好的辅助新歌曲的学唱,比如我们在学新歌之前的练声,我都要求孩子们唱音阶,起初我把音阶写出来孩子们看着,再跟着老师的琴声唱出,慢慢的孩子们都能记住各个音符唱名,音准问题还得慢慢反复的练习,时间长了孩子们渐渐有些枯燥,然后我设计一些小的游戏,来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 其中一个小游戏是这样的,我把全班幼儿按照男孩女孩分成两组,把音阶出示在黑板上,叫一名幼儿在黑板上用手指,他指到“5”男孩一组边拍手边说:“小朋友,听好了,我说5”,女孩一组跟着老师的琴声,接着唱出5.这样两组小朋友轮流提问,反复训练,既有音名、音准的变化,又有一问一答式的游戏,既训练了孩子的音准,又培养了孩子的注意力,足以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玩奏乐器方面
著名音乐家奥尔夫认为:“节奏是音乐诸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而在打击乐中,节奏则尤为重要,如果不能准确地打出各种节奏型,那么打击下面的打击乐伴奏就无法顺利进行。在日常的活动中我注意利用各个环节适时地穿插节奏的练习,引导幼儿以自己的身体为乐器,通过踏步走,跑步走,拍拍手,说儿歌等方式进行节奏训练,使幼儿快速掌握音乐的节奏类型,为协同一致地演奏好乐曲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平时的一日常规中,我把平时常用的一些简单的节奏型,变换成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做为一日常规每个环节的规则,孩子们可以边说着儿歌边踏着节奏准确的步伐完成老师的要求,既规范了常规,又在无形中训练了节奏。
有了一定的节奏感是做好打击乐器的基础,在这基础上我们的打击乐活动就可以顺利开展了,在活动中我改变以往的老师展示图谱幼儿根据要求训练的模式,而是首先让幼儿根据自己理解的歌曲形象,选择用什么音色的乐器,确定好乐器再来进一步讨论使用什么样的节奏型,老师根据幼儿的讨论总结出合理的搭配。然后再把讨论的结果用形象的图谱形式展示出来,这时候孩子们看到自己设计的图谱,兴趣就会更加高涨。
幼儿通过长期的练习不但掌握各种乐器的音色,以及各自适合的节奏型,同时我在打击乐练习中还积极拓展孩子的思维,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充分利用手边的日常用品作为我们的打击乐器,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幼儿园中班的一节音乐活动《过家家》,孩子们利用我们做饭用到的勺子、铲子、筷子等作为打击乐器,配以简单的节奏型,演奏了一曲有声有色的厨房交响乐。
三、律动与音乐游戏
韵律与音乐游戏是幼儿在充分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真实感受的展示。不但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还能提高幼儿对音乐的表现能力。边唱边动体现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听到一首活泼欢快的曲子,孩子们就会不自觉地手舞足蹈起来,欢快的情绪溢于言表,如果歌曲的歌词是很具体的,贴近孩子们生活的内容,那么孩子们自己常能想出一些动作来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这时教师所做的就是充分尊重孩子们表现,不能把老师设计好的动作强加给孩子,不管孩子们动作做得是否优美,对音乐的表现是否准确,老师必须要鼓励孩子们的创造,提炼出孩子们好的想法做法,推广给大家,把课堂充分还给孩子,真正做到以孩子为主体。比如小班音乐游戏《开汽车》,孩子们都有生活体验,听到音乐自然而然的做出开汽车的动作,而且都明白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这样老师把自主权交给孩子,协助孩子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体验到快乐,这就是一节好的音乐活动课。
唱歌、律动、舞蹈和音乐游戏、打击乐器,音乐欣赏等环节共同构成完整的幼儿音乐活动,这些环节相辅相成,既相互作用,又相互独立,我们不能局
限于一种音乐形式,只要幼儿感兴趣,我们也可以将这几项内容结合起来诠释音乐作品,共同完成我们的教学目标,希望我们的音乐活动成为孩子们成长的摇篮,让我们的孩子在音乐的殿堂里,尽情翱翔,充分享受快乐无忧的童年!
上一篇:幼儿教学中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运用
下一篇:幼儿教学活动中的问题设计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