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对区角活动开展的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5-10-10 09:32

 区角学习活动作为介于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性活动之间的一种学习方式正在日益被幼儿园广泛采用,应为它是在幼教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在以儿童发展为本这样一种先进理念呼唤下运用而生的学习活动,这种活动无疑是对孩子的发展具有独特的魅力:宽松的学习氛围、丰富的学习材料、自由结伴、自主探索、共享交流——这样的活动是孩子从教师的指挥棒下摆脱出来走向自己的兴趣,在与材料的互动与个体交往中,在兴趣、需要的动力支配下,不断自我探索、自我发现,以满足需要,获得发展;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因为它以期培养的是一种“学力”,而非单纯的教师传授下的知识积累;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孩子潜能的发展,因为宽松的氛围,多层的材料——为孩子提供了发展潜能的机会,帮助孩子走向最近区发展;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幼儿个别化得发展,使幼儿从教师的统一尺码中摆脱出来,趋向于与自己的起点相吻合的学习内容,从而照顾到孩子个体间的发展差异,如认知风格、认知策略的不同等,因此使孩子得到有效的发展;区角活动所特有的主动性,自由选择,相互交流,持续探索能促使孩子创造,使孩子的创造,使孩子的创造力得到培养,可见区角学习活动是幼儿素质启蒙教育的好途径,是幼儿园当前教育纲要精神与理念的具体体现。
  如何使区角学习活动真正体现孩子的自主学习,让孩子真正会学而不仅仅是学会,则我认为关键在于我们老师试用区角活动这一实践模式,不仅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儿童观,对教师本身的教育技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在他的《人使教育对象》一书中写到:“如果教育学想从各方面教育人,那么它应首先从各方面了解人。”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动力,3—6岁的幼儿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处于发展较快的时期,这一时期好动、好奇、好问的特点尤其突出,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想看一看、摸一摸、学一学,通过亲身尝试获得直接经验,在正规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受集体活动形式、时间、内容、方法、教具等多方因素的制约,幼儿多种好奇心得不到满足,学习兴趣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压抑,而区角活动恰巧符合幼儿的特点,在区角学习活动中,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表现的特别充分,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水平,不仅要满足幼儿好奇心,还组织幼儿动手动脑,并结合教学内容,利用故事、实验、看录像、参观、郊游等各种手段,给幼儿创造体验感受学习的机会,不仅括宽了幼儿的知识面,而且找到了许多有趣的科学答案,从而激发起再次发问的欲望和学习兴趣,通过开展区角学习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区角学习活动的作用,接着我们又增设了许多区角,并且每天保证充足的活动时间,让他们感受来源于自然、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经验,我们通过区角学习活动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幼儿的活动学习兴趣越来越高,情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满足了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的需要。
  在区角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孩子是学习的主体,在不断的操作探索中进行自主的学习,老师们投放在活动区的材料,是孩子们操作的工具,探索的工具,是孩子们进行区角学习活动的物质基础,老师们投放什么样的材料,就能引发孩子们进行相应的活动,因为在我们投放的材料里,有老师预设的目标,预设的目标为孩子的活动划定了方向,孩子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发现老师希望他们发现的某种规律、某种问题,在幼儿对区角学习的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实现教师预设的教育目标,因此,区角学习材料的投放不能盲目,必须与具体的目标相联系,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混龄班幼儿年龄相差两岁半左右,班级幼儿年龄段不一样,同一年龄段幼儿的能力又各不相同,这就要求老师在投放材料的时候,要把握好班级幼儿的基本年龄特点,考虑材料对班级幼儿的适宜性,以各年龄段孩子的阶段培养目标为主要依据,力求使投放的区角学习材料能够满足幼儿现阶段的实际需要,投放与该幼儿年龄段和实际能力相适应的材料,力求材料满足幼儿的实际需要。
  对于区角学习活动在教育教学中作用的研究,活动既有目标,又能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让幼儿充分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活动,在观察、了解、引导幼儿活动的同时,进行适当的指导,讲评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它既能帮助幼儿明辨是非,又能提高幼儿自我评价的意识,所以区角学习活动体现了寓教于乐,又充分体现了游戏性、发展性、教育性的有效融合,对于区角学习活动开展,将继续去探讨,并使游戏与教学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提高游戏的质量,完成教育目标,使幼儿的经验在游戏中得到丰富和扩展,当然开展区角学习活动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科学的课程观,并不断地去研究、探讨新纲要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活动形式,并总结积累经验,以便区角学习活动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上一篇: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解决方法

下一篇: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构建模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