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户外体育活动对幼儿身体健康状况的统计报告

发布时间:2015-11-05 09:45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儿童生命、促进儿童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园要结合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因此,体育锻炼就成为提高幼儿身体健康水平、增强幼儿体质的重要手段。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人类居住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父母的溺爱,交通工具的发达,使幼儿的活动空间反而缩小了。很多独生子女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受到层层保护,因疏于锻炼身体素质较差,难以适应新的环境,这就是很多小朋友刚入幼儿园却因病离开的原因。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运动,培养幼儿运动习惯,是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幼儿适应能力的必然要求。
  1.培养幼儿运动兴趣。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也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园要积极利用户外活动激发孩子运动的兴趣,为孩子参与运动提供动力。一般来说,幼儿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场地、活动动作、玩具材料的特点来开展户外活动,其次,体育教师还要注意使活动内容游戏化、组织形式多样化、教育过程个性化、评价方式科学化。游戏是最能激发孩子参与热情的活动方式。户外运动要想吸引孩子的注意,必须使活动内容游戏化。如在练习投掷动作的活动中,教师在场地中央的栏架上挂上高低不等的铃铛、毛绒玩具等,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的投掷目标,可以大大激发孩子的参与兴趣。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要想做到这一点,体育教师要根据幼儿年龄和心理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加。教师在组织户外运动时,可以沿用集体活动模式,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结伴,也可以让大学生带小学生。如在“老鹰捉小鸡”游戏中,教师可以让大班学生先玩,给小学生做好示范,然后再让小班学生玩,或者让大班学生带着小班学生玩。
  2.提高幼儿动作技能。身体的发展、动作技能的提高,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户外运动具有练习性、阶段性特点,在参与、锻炼过程中促使幼儿不断挖掘自身潜力、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运动技能,是幼儿园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幼儿园教师要重视孩子的个体差异,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设计和安排难度不同的活动,并为幼儿提供指导和帮助,这是保证体育活动安全进行的前提。如在转呼啦圈时,教师在幼儿掌握正确、基本的运动方法后,为孩子们配置不同的呼啦圈,并鼓励大家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运动目标。挖掘孩子潜力,提升孩子的运动技巧,离不开老师的正确指导,因为有的孩子如果对一项运动不熟悉,刚开始并不会积极参与,即使参与,面对高难度的动作,他们也有可能会产生畏难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但要教给孩子正确的运动方法,还要选用合理手段鼓励孩子参与活动,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如在跳绳活动中,刚开始教师可以让大家一下一下、一个一个地跳,然后等到技能熟练时,再增加人数和速度。针对那些不敢参加的同学,教师要积极鼓励,或者让技能熟练的小朋友先做示范,唤起他们参与的热情后再激发他们提高技能,继而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运用这种方式,有人发现,一个不会跳绳的小朋友一分钟跳了150次,一个不会拍球的小朋友一口气将球拍了200多下,这样的变化真是让人惊叹不已。
4.认可和支持是幼儿精神情感的催化剂。幼儿教育关系到孩子的一生,运动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毅力、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还可以给孩子带来自信、带来健康,而家长和教师的肯定和鼓励更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财富。引导孩子参与运动,离不开家长的积极参与。如果家长怕孩子出什么意外,反对孩子参加体育锻炼,那么幼儿园体育活动很难顺利开展。对幼儿来说,运动可以防止脱钙,使骨骼结构正常。此外,运动能促使人体释放出 啡呔,使人获得镇静、舒适的感觉。而在运动中获得的鼓励和肯定,更能激发孩子的机体潜能,促使他们的情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有助于他们树立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因此,家长要与幼儿园做好配合,转变错误的思想观念,正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之间的关系,积极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二、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策略
  2.注重活动的兴趣性与科学性。幼儿都对趣味游戏有一定的兴趣,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需要,幼儿户外活动一般以体育游戏为主,但是过分简单的游戏可能难以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户外体育活动中要注重活动的趣味性与科学性,多利用兼具趣味性与科学性的角色游戏、智力游戏来提高孩子的运动技能和活动能力,从而实现增强体质的最终目的。如在“小鱼追小虾”游戏中,教师在活动前要做好活动准备,给孩子化妆或者给孩子带上可爱的头饰,让小虾先跳三下,然后小鱼再追,追上之后让他们互换角色,这会大大提高孩子们的参与热情。活动的趣味性和科学性对教师的组织能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教师要认清户外体育活动的目标,认真思考场地和活动设置,合理进行组织管理。户外活动的目标一般有情感目标、动作目标、体能目标之分,如过家家是情感目标性游戏,拍皮球是动作目标性游戏,而爬山和慢跑则是体能目标性游戏。教师可以根据游戏目标的不同,通过合理选材、精心组织、适当引导来完成目标。
  4.重视孩子个体差异。重视孩子的个体差异,针对孩子不同的个性特点,给予不同的帮助,可以促使每一个孩子都得到良好的发展。不同孩子的个性是不同的,胆小的孩子面对游戏活动时会犹豫不决,爱冒险的孩子最喜欢新奇的游戏,要想让孩子主动参与活动,教师首先要让孩子从情感上感觉到尊重与安全,用肯定、鼓励的语言激发孩子的兴趣,如教师可主动问那些不爱活动的幼儿喜欢什么样的活动,并引导他积极去参与,在参加的过程中及时给予表扬。这样以来,教师的情感、态度和积极性,可以转化为孩子参与活动的动力。
  参考文献:
  [2]袁一丹.浅析体育运动锻炼对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J].运动,2011,(10).
  [3]苏斌.体育活动对幼儿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09,(13).

上一篇:故事教学中教学方法的价值和途径应用

下一篇:浅谈学前儿童如何进行外语教育创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