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文化引领下提高幼儿教师团队合作意识的作
在新课改背景下,面对复杂的教育教学,仅靠教师个体的孤军奋战已越来越寸步难行,因此教师团结协作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教师之间应该如何提高团队合作意识,使教师在团结和谐的气氛中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增强教育的一致性,使教育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如何提高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下面就谈谈个人几点浅显的看法:
教师之间常常出现相互封闭、我行我素等怪现象。比如一个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往往都是从零开始,从头起步,除了书本上的教导,无一实践经验,遇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没有老教师指引明灯,只能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教师的成长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为幼儿教育并不是某门课程或某个个体独立操作生产的结果,而是两位搭班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这种特殊性决定了两位老师协调一致、同力合作的重要性。所以任何一个教师个体的奋斗都是无济于事和无能为力的,只有方向一致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幼儿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
亲密的合作关系让我每天上班都充满了精神,我们不会计较个人的得失,只会本着给幼儿更好的教育这一态度持续着新鲜的每一天。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合作是社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形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机制。一个集体的团结合作是事业兴旺发达的标志和可靠保证,没有合作,任何集体都不可能形成合力并得以有序发展。就像幼儿园里的每个年级组一样,在幼儿园中,每个年级组就是一个小团队,良好团队的形成,离不开组内每个教师的齐心和努力,它就像一盆燃烧的炭火,只有每一块炭都燃烧发热,才能温暖自己,也温暖着别人。反之,大家不团结,不为集体出力,这盆炭火就会熄灭,谁也得不到温暖。为此,我们每个教师都要团结一致,用真情和行动去凝聚这个团队。
又如在更换园内大环境活动中,我们年级组分配到的工作量比较大,需要慢工出细活。但在年级组长的一声号召下,每班一名教师立刻齐聚一堂,分工协作,老教师手脚慢,有的打下手,有的帮忙折折剪剪。年轻教师双手巧,自然担当起重要的绘画工作,一埋头就是半天,没人叫苦叫累,甚至孕妇也是如此。大家一起忙到下班时间,还不愿离开充满工作氛围、团结氛围的“工作室”。从购买材料到制作到悬挂,我们有条不紊得持续了忙碌而充实的几天,这几天让我们组内每个人的心凝聚的更紧了,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看着玲琅满目的吊饰,每个人心中蹦出了满满的成就感。
(三)注重大局、利莫当头——与幼儿园全体教师的无私合作
生活中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挖掘,其实每个人都是一块宝石,携起手来,我们就能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堡垒。正如围棋中所说的:发挥每颗棋子的最大效益。在下棋过程中,棋手每下一颗子,都有他的想法,高手过招,更能发挥每颗棋子的妙用,推动着棋局向更好地方向前进,待到收官之时,就会发现每颗棋子都发挥出其最大的效益,收获了最大的利益。比如我们幼儿园在举行一次信息技术沙龙活动时,全体教师集思广益,推陈出新,向全市进行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信息技术展示“e路同行”。首先由两位教师进行活动展示,其余的人也没闲着,忙着端茶倒水,搬上搬下。紧接着是“e路同行”表演,这次表演结合了多种元素:诗朗诵、模特步、舞蹈快板,整个表演几乎出动了全园一半教师,另一半则留守教室。富有语言美的教师表演诗朗诵;富有体态美的教师展示模特步;富有活力美的教师打着快板舞蹈。在排练时,每位教师都随叫随到,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有的教师因为自身才华较多,为了让表演更精彩,就“身兼多职”,穿插了几个表演。在台上每位教师都是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为自己幼儿园争取荣誉。新奇有趣的表演将我们幼儿园的信息技术成绩展露无遗,谢幕时台下观众及领导们的掌声给了我们最大的肯定。
俗话说得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人有事众人帮。我们要反对&ldqu
o;同行是冤家”、“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的错误观念,反对有些教师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当成私有财产,对其他教师搞资料封锁、搞专题保密、自私保守、固步自封的不良倾向。如每次在展示片级或市级活动时,总要试教几次,每次试教,班内的老师总会不厌其烦地为我们铺垫,并主动告诉我们她们的建议,领导们也会全程听课,不断提出新的理念,向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每次活动都能达到更好地效果。
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曾经说过:“两个人在一起交换苹果与两个人在一起交换思想完全不一样。两个人交换了苹果,每个人手里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但是两个人交换了思想,每个人同时有了两个人的思想。”教师之间各自为政,互不支持,势必削弱教育力量,而团结协作有利于教师工作水平的提高和个性的发挥,有利于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共同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人们常说:立足本行如下棋,输赢系于每个棋子,“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如果整个棋局都输了,再有力量的棋子也没有什么用了。如果我们能与同事之间团结一心,共同奋进,那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和工作热情。
上一篇: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的几个方法
下一篇:折纸让幼儿“心灵手巧”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