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运用故事发展幼儿语言的思考的实践路径分析

发布时间:2015-11-16 10:04

 从人的精神层面看,语言,是存在的家,是生命栖居之所;语言发展,是人的真实发展,是人最重要的发展。以儿童为例,有了语言,才有自我意识的萌芽;有了语言,才有思维的起航和情感的流淌。借用潘新和教授的观点,言语是人的本质表征,言语诉求是人的根本诉求,因而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在于开发人的言语潜能,发展人的言说能力。我们认为:孩子语言发展的初始阶段,能否获得良好的语言启蒙,对其以后的人生发展,对其能否拥有一个丰富、美好的人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能否给孩子以成功的语言启蒙,则是衡量我们的启蒙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一、幼儿语言教学的理性思考
  1.幼儿语言学习的情境性
  2.幼儿语言学习的整体性
  3.幼儿语言学习的习得性
  学界在研究人类语言发展现象中发现,人的语言学习有“习得”与“学得”两种基本方式。“习得”是指人在其日常的生活环境中,通过随时随处和随机随意的言语活动,无意识、不自觉、自然而然地形成言语能力、提升言语水平,这个学习过程便是语言的“习得”过程,这个过程中人所“默会”的学习方式便是语言的“习得”方式。“学得”是指人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学习语言规则,并据此进行言语理解和言语表达训练,进而发展言语能力、提升言语水平,这个学习过程便是语言的“学得”过程,这个过程中人所“显知”的学习方式便是语言的“学得”方式。两相比较,“习得&r dquo;是“无痕”的,是“下意识”的,是无须意志努力的;“学得”是“有迹”的,是“显意识”的,是须经意志努力的。研究表明,“人们学习母语,总是从‘习得’开始”的,“从出生开始到死亡(或丧失言语能力)为止,都在母语这个广阔的语言环境中吸附着语言材料,发展着自己的母语能力”,并且“早期以‘习得’为主,中期有较多的‘学得’成分,后期又转向‘习得’”[3]换言之,幼儿是以“习得”方式学习语言的,成人为其讲解或传授语言知识是无效的,为其创设丰富的言语知觉情境,营造广阔的语言实践环境,使其接触大量生动的言语事实,方能使其不知不觉地理解语言,自然而然地运用语言,潜移默化地掌握语言。故事,是很好的语言材料,包含着比日常生活言语更规则、更丰富、更生动的语言元素,且这些语言元素“融化”在引人入胜的内容之中,孩子无不特别喜欢故事,都会在开开心心感受故事内容的过程中轻轻松松地“懂得”意思,也“学得”语言。可见,幼儿语言学习的“习得”性,决定了运用故事进行语言教学是大有可为的。
  从上文的探讨中我们不难看出:故事是进行幼儿语言教学的极好材料;运用故事是进行幼儿语言教学的极好方式。如何运用故事进行幼儿语言教学呢?近几年来,我们特别关注了园内教师对孩子的语言教学情况,其中重点了解了几个平时注重运用故事对孩子进行语言教学的案例,对其做法作了反思、分析和总结,初步发现了一些规律和思路,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的主要做法:
  经验告诉我们,孩子宣告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信号就是使劲啼哭的声音;经验也告诉我们,孩子对这个世界感到好奇、开始探寻这个世界奥秘的第一个动作就是谛听周围的声音,并在声音“引导”下,才有下意识的扭头转颈,用眼睛去寻找声音。因此,声音是孩子打开世界之窗的第一把钥匙,以声音吸引孩子关注这个世界、探索这个世界、认识这个世界,是我们应该并可以为孩子做到的事情,比如拍打碰铃,敲击木琴,吹奏笛箫,播放轻音乐,低吟摇篮曲,轻诵儿歌童谣等,都不失为引导孩子关注外物、探寻世界、逐步融入世界建构生命的有效方式。这些“声教”方式分别从不同维度帮助孩子建立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从不同层面促进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和生命内容的丰富。不过,在合适的童龄时期,在心智水平和言语感知能力可以接受的情况下,比之前述诸种“声教”方式,运用故事对幼儿进行启蒙教学,尤其是进行语言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有着其余教学形式所无可替代的效果,这种优势效果在于:它不单是外部世界的纯粹“声音”信息,更是负载着与听知主体心灵相通的语言信息,它特别有益于幼儿在饶有兴味地摄取故事内容的同时,也在下意识中感受语言、认识语言和学习语言。我们让孩子聆听故事,可以是大人事先阅读故事,记住故事,再脱稿给孩子讲述故事;可以是大人事先备好故事书籍,选择合适故事,为孩子诵读故事;更可以是充分发挥时下丰富的网络资源优势,搜索适合孩子的有声故事,下载于内存卡中,用袖珍放音机为孩子播放故事。自我们的孩子稍稍能够听话、说话以来,我们采用以上方式,最多的是采用播放故事的方式,让孩子听了上百个故事。孩子对这些故事非常喜欢,反复聆听,兴趣始终不减,每到午休前、晚睡前都要听故事,这已成了习惯,也成了极好的精神享受。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世界的窗户——通过眼睛,人的心灵向世界敞开,向世界投射和注入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眼睛,世界也向人的心灵敞开,向人的心灵展现其缤纷绚丽的色彩、变化多端的样态,展现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展现游鱼爬虫、飞禽走兽,展现街市上闪烁的霓虹灯、田野里无垠的庄稼地……通过眼睛,人的心灵能包容大千世界,大千世界能入驻人的心灵;通过眼睛,心灵与世界彼此絮语,彼此沟通。人,就在这样的“物我相望”和“物我相融”中心灵得到滋养,生命得到提升。从生理心理学角度看,眼睛是人与外界建立联系的最重要的感觉器官,有研究表明,人们从外界接收的各种信息中至少有90%是通过视觉获得的。有鉴于此,运用故事进行幼儿语言教学,充分发挥眼睛在摄取外部信息上的强大功能,是一条极好的思路,也是一种极好的策略。因而,几年来我们除了让孩子聆听故事,还让孩子阅读故事——当然,幼儿尚不识字,我们这里所指的阅读,不是典型意义上的文本阅读,而是绘本阅读。从绘本形式看,所选的有纯粹以画面表现故事的绘本,亦有穿插文字解说故事的绘本;有穿插少量文字的绘本,亦有穿插较多文字的绘本。从阅读方式看,主要是“伴读”,即大人伴坐孩子身旁,同看绘本书籍,边逐一指点画面,边逐幅讲述内容:对纯粹画面的绘本,大人当即组织浅显语言讲述;对间有文字的绘本,大人依托文字适度展开讲述;讲述时随时关注孩子的眼神、表情,随时听取孩子的话语回应,以便判断孩子的理解状况,及时进行语言方式与表达难度的调整。用于伴读的绘本,依据故事情节由简单到复杂、文字穿插由较少到较多的顺序,逐步推进,形成由易到难、由浅及深、拾级而上、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孩子在不断攀升故事难度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言理解水平,丰富自己的言语储备。
  前文已经提及:网络是海量的教学资源库,也是海量的幼儿语言教学资源库,其中有非常多的有声故事资源——其实,这仅是可以用于幼儿语言教学的部分故事资源,仅是以音频形式出现的故事资源;网络上还有更为丰富的以视频形式出现的故事资源,调用它们,恰到好处地运用它们,可以为幼儿语言教学打开更宽的视野,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有指向地搜索,我们已经在网络上发现,不仅“优酷”“土豆”“乐视”“酷六”“搜狐”“腾讯”“爱奇艺”等熟知的视频专业网站上都有儿童故事 视频,而且还有一个“中国儿童资源网”。这个网站上,除了“儿童游戏”“儿童歌曲”“有声故事”“快乐学堂”“少儿书库”等之外,更有“儿童影院”栏目。该栏目中,光是故事类视频就有“儿童电影”“儿童动画片”“儿童电视剧”“经典动漫集”等门类,这些故事视频均由该网站通过超链接方式,将各视频网站有价值的儿童故事视频荟萃在这里,并且分门别类、按照所适年龄对象建立区域体系,只要进入该网站,就能轻而易举地找到既符合年龄特点又适合观赏兴趣的内容。自从有了这一“发现”后,我们将孩子语言学习的“课堂”作了拓展,为孩子重新分配时间资源,让孩子聆听故事、阅读故事的同时,穿插观看故事的活动,从最初的每天观看5-10分钟flash动画故事开始,随着孩子言语智力的提高而逐步递增时间,也逐步递增故事的复杂性。这样观看视频故事,与聆听有声故事相比,不仅有真切的声音,又有直观的画面,与阅读绘本故事相比,不仅有静态的形象,又有动态的行为举止;这样观看视频故事,可以调动孩子多种感官协同参与认知活动,真正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中不仅能获得情绪的愉悦,而且能在语言与动态场景同步出现的过程中获得语言的实际意义,也逐步获得语言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2]黄武雄.童年与解放[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8.
  (林金菊、吴亚春,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214200)

上一篇:家长和幼儿园如何有效防范孩子意外的方式分析

下一篇:幼儿自主阅读的“三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