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让儿童具有“音乐的耳朵”的方式创新

发布时间:2015-11-16 10:05

 在幼儿园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孩子们在玩游戏、搭积木时嘴里不停地哼哼唱唱,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就下意识地手舞足蹈……这些都表明喜欢音乐是儿童的本能、儿童的天性。陈鹤琴先生在《世界儿童节奏集》的卷首语中写道:“世界各国的儿童没有一个不喜欢唱歌,不喜欢跳舞的!音乐是儿童生来就喜欢的。”教育工作者应该顺应、保护和发展儿童的这种天性,用音乐丰富儿童的生活、陶冶儿童的情操,使儿童健康、活泼、愉快地生活与成长。音乐欣赏作为通往殿堂的阶梯,使幼儿的音乐天性得以充分发挥。但在当今很多幼儿园中,常常是为了欣赏而欣赏,教学内容的缺乏,教学方法的单一传统,使得欣赏活动失去活力和生机。为此,本研究试图寻找幼儿园音乐欣赏的新思路。
  1.欣赏在音乐活动中所占的比例过小
  2.欣赏难度偏低
  3.欣赏活动形式单一
  二、改进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的方法
  兴趣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强有力的动力之一。尤其是幼儿,兴趣可以吸引儿童参加各种活动,思考各种问题,从而发展儿童的各种能力。
  (1)良好的音乐欣赏环境,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在室内设音乐区域,备有幼儿喜欢的乐器,幼儿欣赏的录音机、磁带,幼儿表演用的头饰、小道具等。在幼儿一日生活的一些环节中播放音乐,如来园时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进餐时播放轻柔的音乐;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启发幼儿注意自然界周围各种不同的音响特点,如风、雨、鸟叫等,把音乐美与生活美、环境美自然地结合起来,使幼儿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3)认真考虑音乐活动的形式及教学方法,音乐欣赏是一种情感教育,这种教育在形式上是自由的、生动活泼的,所以在欣赏活动中对幼儿不能限制过多,管理过死。
  2.丰富幼儿的表象
  (1)动作。采用跟随音乐做动作的方式参与到音乐过程中,这是学前儿童感知、理解和表现音乐最自然、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在欣赏活动中,要选择绝大多数儿童都能自然做出的动作,独立地对音乐性质进行反映。
  (3)语言。在音乐欣赏活动中,选择语言材料的条件是:与音乐的“一致”性。不仅在于文学作品的结构、内容、形象和情感与音乐一致,而且在讲述或朗诵文学作品时语言的音调、节奏、力度、音色、风格等因素要与音乐保持一致。
  (1)其他教学活动相结合。人类的各种艺术活动之间有共同的渊源和共同的他创作、欣赏规律,运用文学、美术、舞蹈、体育等姐妹艺术在形式结构和性质上的相似性帮助幼儿欣赏音乐,帮助幼儿更好地感知和理解他们从听觉通道输入的音乐形象。这样一个音乐欣赏活动便成了一个与其他教学活动相结合的综合活动。相反,通过对某首乐曲的欣赏,幼儿在文学、体育、打击乐领域的所学得以运用,欣赏领域与其他教学活动的互动作用显而易见。
  例如:在欣赏施特劳斯《啤酒桶波乐卡》的活动时,我安排了五种不同类型的参与性感知活动。
  ②用眼睛“读过”——在教师的引导下倾听音乐,并创造性地绘制结构、性质与音乐类似的“音乐地图”。
  ④用整个身心体验和想象类比过——在教师的帮助下创编与音乐结构、性质尽量类似的打击乐演奏方案。
  总之,音乐欣赏是进行儿童教育的一种有利手段,对培养儿童的“音乐的耳朵”有重要作用。在音乐欣赏这个审美过程中,各种因素必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真正达到欣赏的目的。

上一篇:普通幼儿园低龄儿童特定型语言障碍的问题和策

下一篇:幼儿数学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