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主题墙创设的几点体会
主题墙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教育资源,活动室中良好的主题墙创设与利用会使幼儿在与主题墙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但是主题墙是一线教师最关心的事情,又要推陈出新,又要有欣赏美感,最好还能开源节流,启用废旧材料。而平时的墙面装饰不外乎是教师装饰完毕,供幼儿欣赏,整一个学期保持不动,工程浩大,起的作用却不大。那么,该如何做到两全,既美观又能不断地变化,与幼儿互动起来。笔者作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思考。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询问,提供情境或材料等手段,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在墙面装饰中体现幼儿认知特点,色彩上以艳丽的纯色为主;造型以稚拙、简洁为主要表现手法;内容应以幼儿熟悉的东西为主。主题墙还要注意给句各年龄班幼儿的不同心理特点及教学目标为中心来设计墙面布置。小班教室和活动区宜采用温馨可爱、形象活泼、造型简单明确的画面,内容要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是幼儿熟悉的事物,如“卡通娃娃”、“喜洋洋与灰太狼”等,这些都是利用简单的夸张的形象帮助幼儿认识事物或进行生活常规的教育,中班幼儿思维有了进一步发展,墙面布置的内容可以更加丰富,可以设置一定的情节,增加一些细部表现,如“迪士尼乐园”、“童话故事”等;到了大班,幼儿思维更为活跃,审美能力有了提高,知识面也拓宽了,墙面布置就可以偏重知识性的内容,形象也更为丰富、抽象,以启迪幼儿的想象力,丰富幼儿的知识,如“中华我爱您”、“民间艺术”、“海底世界”等,同时还可以增加一些工艺装饰性的内容,如皱纸编织、浮雕、风景画等,给幼儿以美的感受。
从审美的观点看,成功的装饰并不在于各种美丽形象和鲜艳色彩的任意堆砌和组合,而是通过和谐的画面、相应的摆设巧妙地构成一种独特的风格,突出一个鲜明的主题。这同样适用于幼儿园的墙面布置,就一个活动室来说,墙面的布置内容也是多样化的,出了教室的墙面外,还有家园联系角,小墙面及各活动角的墙饰等,应将这些画面做统一的安排布局,以大墙面为主体设计一个主题,小墙面布置则围绕这个主题安排相呼应的画面。如大班的教育重点之一是爱国主义教育,我就选择了"祖国我爱您"这一主题,大幅墙面布置了“各民族娃娃歌唱祖国”的内容,而家园联系角应用了“民间艺术”的墙饰,小墙布置了"美丽村庄"照片专栏。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主题也要变化,最好以每月为单位换一个主题,来一次全面的更换。
幼儿园墙面布置虽然是有很强的装饰性,但若只是纯粹的摆设,则又是美中不足,应结合每一时期的教育内容和要求设计画面,力求欣赏性、教育性、实用性为一体。如小班墙饰"温馨家园"就是根据认识活动的内容设置的,还可用于区别1和许多,数数,认图形等;中班设置"动物运动会"的画面,既可以用来编故事,又可用作认识序数、数字以及故事教学的教具;大班的墙饰课帮助幼儿认识民族服饰,了解祖国山河。再如四面墙壁分别画春夏秋冬的大幅贴画,可使之成为季节教学的永久背景图,既美观又实用。当然,考虑到整体性,这一点在家园联系角上比较难处理,因为家园角上的文字内容多,更换频率快,往往注意了装饰性,就不利于文字的安排和更换,而以文字为重点又难安排较完美的画面,为了使家园角便于人阅读,又体现幼儿的审美要求,我就尽量利用画面形象的特点,做成活动的,将文字内容与画面融为一体。
主题墙创设是教师与幼儿合作,幼儿能以小主人的身份亲自参与的教育过程。而仅仅由教师单方面策划、忙碌、布置好了之后,对幼儿说声“请进”的做法,只会在无形中扼杀幼儿的主体性和参与精神。虽然让幼儿参与布置比老师独立完成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就教育效果来说,这样更能提高幼儿的兴趣和创造性,使幼儿具有改变主题墙的成功感和责任感,也有助于对于幼儿进行爱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幼儿参与布置的内容可根据幼儿能力发展循序渐进地进行,先提供一些模型和半成品让幼儿加工,再过渡到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
5.让家长参与到主题墙中,促进家园的互动
让家长参与到我们的主题墙中来,会有效的促进家园和互动。小班的孩子年龄小,他们经常会乐于接受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与表扬。其实,每一个不管是淘气还是听话的孩子,他们身上都会有不同的闪光点,我想,何不让我们帮助宝宝发掘出他们自身的闪光点并树立孩子的自信呢?在学期初,我根据我班幼儿的特点,把活动室原来的“小画家”改为“优点展示台”,并进行了墙饰的布置。给每个幼儿设置一块充分展示自己优点的小专栏,请老师、爸爸妈妈,共同帮助宝宝发掘出他们自身的优点,请小伙伴们也参与到活动中,说说对方的优点,汇集在一起,以心性小卡片的形式记录,展示到自己的一块小专栏中。我们班的家长们也积极的参与到了活动中,他们根据幼儿在家的表现及发现的幼儿的进步也从中抽取小卡片记录,并随时贴到宝宝的专栏。随着“优点的展示台”的内容的不断丰富,孩子们经常停留在"展示台"前和伙伴们比一比谁的小桃心最多。在学期末,我明显感觉到,我们班的孩子渐渐的懂事了,他们每天都在一点一点的进步。通过墙面主题墙,不光促进了家园的互动,而且也促使孩子的不断进步。
下一篇:童年在故事中成长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