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利用和谐的校园环境培养孩子的心灵

发布时间:2015-12-13 11:23

古人云:“万事和为贵”,中国人一向主张“天时、地利、人和”,“和文化”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和谐”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今天,我们要与时俱进,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建设和谐校园,把和谐的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
  1.1 渗透学科教育,加强德育,促进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
  1.2 打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发展。
  在诸多关系中,要特别注重营造科学的新型师生关系。①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人格是完全平等的。师生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教师应以一个引路人的角色来帮助、点拨学生,教师要能够“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能够设身处地的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②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和谐融洽、充满浓郁感情色彩的关系。促进校园的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心理学已经表明:当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当人的精神处于愉快轻松状态时,人的视觉、嗅觉、听觉和触觉都更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发挥。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可以消除学生心理疾患、减轻学生各种心灵负担。由此可见,情感不但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助推剂,更是学生心灵世界的支撑点。③新型师生关系应当是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关系。
  2.优化校园教育环境,促进教育育人功能,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
  教育环境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外延的教育因素的集合体,它包含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文明的校园精神环境,和谐的校园人际环境以及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等多个相互关联的方面。优化校园环境,对于建设和谐校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一个干净、整洁、富有健康情趣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道德情操确实起着“润物细无声”的陶冶作用。著名的北京市史家胡同小学,在开展“和谐教育”的过程中,校长卓立就一直致力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他提出校园虽小,但“小场地要做大文章”,要“校园处处都会说话”。你看,校园里处处是亲切的“提醒”:花草、果树对你说“你要对我好,我就冲你笑。”水龙头对你说“关紧我,别让我流泪。”厕所对你说“我干净你也高兴”,“来时匆匆,去时冲冲”……想象得出,在这样的校园里学习的孩子是多么幸福和欢乐!他们肯定也会爱惜身边的一草一木,也会珍惜身边的小伙伴,更会热爱所拥有的幸福的学习生活,并形成一种良好的审美观、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培养祥和向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心理状态平和,心情好了,思想觉悟又提高了,肯定更能静下心来学习和生活了,学习和生活肯定能事半功倍。
  要充分发挥教育环境在教育育人中的作用,就要高度重视教育环境中多种教育因素的完善,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促进教育环境的优化,建设文明校园,创造健康良好的育人环境。①全校师生要上下一心,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教育环境的优化。②要整体规划环境,逐步加强常规管理。我校根据整体规划,分“净化”、“绿化”、“美化”三步走。在“净化”阶段,我校植树种花,消灭尘土飞扬的现象,并教育学生消灭纸屑杂物,养成校园内见纸屑就拾的风气,管理上进行卫生评比,学校卫生面貌焕然一新;在“绿化”阶段,校园造花圃,使校园常年花红草绿,我们就教育学生爱护绿化,爱护花草,增强学生爱校意识与环保意识;至于“美化”阶段,学校鼓励学生发挥自己小主人翁的精神,为教室、为校园花一份心、献一份爱、添一分美。③学校还要培育校园精神,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为培育校园精神,提出学校做到“校园四有”,即有校训、有校徽、有校歌、有校旗,并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加以强化。还要避免校园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要注意消除安全隐患。④要善于运用各类载体和宣传阵地,进一步巩固校园建设的积极成果,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物质和文化环境。我们要充分利用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媒体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使建设和谐校园、优化校园环境的意识真正深入人心,形成良好、有序的舆论环境。
  总之,我们要重视汲取中国传统的“和文化”精华,并赋予它更多更新的内涵,注重人的和谐发展,注重人与人的和谐,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才能与时俱进,深入贯彻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有关精神,才能给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希望——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更合适的发展空间,给他们一片自由飞翔的乐土!

上一篇: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性策略

下一篇:如何让幼儿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