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学前教育的可借鉴性经验分析
香港地区作为与内陆社会综合因素最为接近的学前教育发达地区之一,许多先进教学方法、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本文从科学化管理;个性化培养与特殊人群照拂;动手能力、早期阅读能力培养三个方面作了具体介绍与分析,以期对我国内陆地区的幼儿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一、香港幼稚园配置机动制教师的科学管理方法与启示
幼儿的年龄结构低,自理性差,因此往往比小学、初中、大学的日常管理工作显得更为紧张、繁琐。工作庞杂、人手不足是内陆幼儿园普遍存在的管理问题,特别是小班新开班、幼儿园集体活动时,问题显得更为突出。香港幼稚园配置机动制教师的做法与经验,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香港地区有许多幼稚园为半日制,分为上午班和下午班,幼稚园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来园时间,可是教师每天要带上午班和下午班两批学生,即每天8点迎接第一批次学生,中午学生用完饭后离园,于下午1点左右迎接第二批次学生。因此一般意义上来讲,香港的幼稚园教师工作强度较内陆幼儿园教师大,教学准备时间更长,私人时间更少。为解决幼稚园教师因事、病出现的请假现象,大多香港幼稚园配置2名及以上机动制教师,在当班教师因故缺勤时立刻补充师资力量。
香港幼稚园配置机动制教师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
第一,无形之中提高了员工的福利待遇。机动制教师的随时顶岗可以让出现紧急情况的教师安心、放心地处理私人事务,避免因幼儿园教师匆匆离岗而无人替班时产生的焦虑心理,增强幼儿园教师的从业幸福感。
第二,幼儿易于接受,提升家长认可度。机动制教师岗位不同于临时性职业,在园工作时间较长,因此幼儿对机动制教师有一定的熟识度,降低了幼儿因换教师带来的情绪波动。且机动制教师对于幼儿园的日常生活环节较为熟悉,教学环节把握得更为娴熟,更易为家长认可。
第三,规范幼儿园日常管理工作。机动制教师的日常工作集中以下:档案室、收发室的文件管理、接送;幼儿园环境创设;准备玩具、教具;处理偶发事件适时参与集体活动工作。在不做替班教师时,机动制教师的工作仍是幼儿园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香港对特殊幼儿群体的照拂与个性化关照的经验与启示
根据人口出生比率,各个年龄段均存在着特殊群体,主要表现为身体残疾、智商缺陷、精神问题三方面。香港社会福利署制订了“弱能儿童兼收计划”,在普通幼儿园内兼收轻度弱能儿童。这项计划由政府出资,聘请社会福利人员深入社区了解工作,初步将符合条件的幼儿纳入申报范围,再由幼儿心理等方面的专家进行综合评定,由政府出面、出资,选择合适的幼儿园,让这些特殊的孩子在社会福利人员或义工的陪伴之下,跟普通孩子一样,一起到幼儿园学习。一般情况下,一名社会工作人员能够分配到两个名额,而且一个幼儿班通常不会接收两名以上的特殊幼儿。社会工作人员主要负责观察,并逐步减少对特殊群体的帮助。
“弱能儿童兼收计划”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在混合班里成长起来的弱能儿童和在特殊学校里成长起来的幼儿相比,反社会性情绪更低,更为乐观,而且能够更容易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生活。同时还有更多的机会教育正常儿童尊重不同的群体,养成照顾弱势群体的良好品格。
香港幼稚园对孩童的个性化细致关照值得我们借鉴。香港幼稚园对每一位儿童都有一本每年的学习成长记录册。记录册不仅包含了学生的基本资料,还包括学生每年的综合评估表、每月的详细评估表、观测记录与分析评语、获奖情况与证书,还配有相关的活动照片。这些记录与评估材料,不仅要接受教育局的检查,也是对家长的交待,在学生毕业后,所有的记录都要交给家长。
香港幼稚园对特殊孩童的细致关照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香港幼稚园的膳食指引不仅要经过教育局的审查而制定,而且要通告家长听取意见。在幼稚园菜单旁边还有一张学生食物敏感记录表,详细记录了学生班级、姓名、过敏食物、过敏药物以及过往病史,供厨房工作人员参考,对有过敏记录的学生提供个性化膳食服务。
虽然我们内陆也非常强调对儿童的个性化教育,但是在事实上仍然存有“一刀切”的现象,没有更具体化地关注到儿童的个性差异与个性需要。我们要引导每一个学前教师真正理解以人为本,以儿童为核心的教育宗旨,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面向每一位儿童,关心个性差异,使每一位孩子真正在充满自由、平等、尊重、认可的教育气氛中健康成长。
三、香港学前教育中关注能力培养的经验与启示
1.香港幼稚园对幼儿动手能力培养的经验与启示
一是以信任的心态让幼儿使用物品。幼儿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对剪子一类的物品产生兴趣,比如2岁的孩子会突然开始喜欢被妈妈剪指甲,在眼睛的协助下开始对剪子进行最初探索。为此,抓住幼儿对物品的好奇心理,及时锻炼小肌肉群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香港的幼稚园会给每个小朋友发一把剪子,几乎每天都能在教师的指导或观察下完成自由剪纸或任务性剪纸任务,使小肌肉群得到更好的发展。幼儿园教师还会适时地引导幼儿食用胶水、胶棒,将剪下来的物品单独粘起来,或拼成一幅简单的图画。
二是以鼓励的心态让幼儿完成超大手工作品制作。香港的幼稚园教师经常会花费1个月,甚至45天的时间让幼儿完成一件手工制作,制作成果颇使大人震惊。将为期1个月的手工制作过程变为一个让学生获益颇丰的综合实践课程,让幼儿在实际动手操作时掌握一些教师用讲述法所不能完成的教学目标,是对师资经验的重大考量。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实际上是费尽心思,使学生在轻松、快乐活动的过程中完成预定教学目标的教学工作。因此如果一个综合实践课能够持续10天以上,且仍使幼儿兴致勃勃并最终完成教学目标,可以说幼儿园教师对课程的设计及日常观察、教学内容微调的深厚功力功不可没。
三是以幼儿的兴趣为教学活动的主题中心。给幼儿充分的自由选择和享受活动乐趣的机会。幼儿园都是以各个功能的活动区域格局布置,教师很少去规范孩子的发展空间、尺度、节奏,让幼儿自己决定主题进行的时间和空间,偏重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教师的职责是创造条件,使幼儿从说、看、听、做、想中获取知识,很少告诉幼儿答案。教师说的较多的话是:“很好!请你再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以此鼓励幼儿的发散性探究,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2.香港地区促进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形成经验与启示
香港会由政府出资设立幼儿“书包图书馆”,有资质的社区委员会、学前教育研究机构均可提出申请承办图书馆。图书馆由专业人员管理。对本社区及管理范围内的幼儿进行登记,每个幼儿发放一个书包,专门供幼儿来往图书馆使用。每当幼儿进入到图书馆,图书管理员就会将幼儿的专用书包打开,按照电子档案,帮幼儿换一本适合年龄阅读的新书。按照不同年龄阶段,图书馆分配给不同幼儿每周不同的读书任务,长时间完成任务,图书馆会有奖励。而且图书馆会定时开展活动,如图书管理员会定期讲故事,定期让幼儿跟大家一起分享故事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促进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
作者:卢越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上一篇:浅谈学前教育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下一篇:西藏与内地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