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专科幼儿教育的特点及方法实用性毕业论文(共2篇)

发布时间:2023-12-10 21:05

第一篇:幼儿教育的特点及教育方法分析


  幼儿阶段是人类成长与发展的关键阶段,幼儿教育不仅能够影响到幼儿的性格与能力,同时还影响到其身心的发展与成长。近年来,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幼儿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以孩子为主体,围绕孩子为中心开展教育活动,针对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


  一、目前幼儿教育的主要特点


  首先,幼儿不宜管理,现阶段,在所有教育阶段中幼儿教育最为棘手,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少,心理不成熟,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有限,并且情绪变动较大,在幼儿园中与同龄幼儿经常发生矛盾,给幼儿教育工作的正常进行与顺利开展带来不少困扰,增加幼儿教师的工作难度。其次,幼儿个性鲜明,目前,在不少家庭中独生子女较多,在家中,幼儿的地位较高,不少父母缺乏正确的教育管理手段,一切以孩子的要求为主。但是在幼儿园中,教师往往是平等对待每一位孩子,不像家长那样对其重点照顾,所以部分幼儿感觉心理平衡,给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再次,缺乏家园交流,在幼儿教育中,不仅幼儿园起到重要作用,家长的作用也不能忽视,需要积极配合幼儿教师,共同教育和管理孩子。幼儿教师需要与家长及时沟通交流,互相了解孩子的表现,适当的调整或改进教育方法,两者需要有机结合。


  二、幼儿教育方法的有效研究


  (一)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在幼儿教育阶段,这一时期的孩子心理特点比较特殊,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并且善于模仿他人,因此,幼儿教师应该全面了解幼儿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特点,并且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来教育和感染他们。在幼儿时期,孩子的社会经验较少,身体与大脑还未发育完成,所以对于幼儿教育不能过于重视结果,重点是培养其爱好与兴趣,主要以赞赏和鼓励为主,以此来促进幼儿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同时,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每个幼儿都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与性格特点,教师应该综合考虑,使用发现与鼓励的态度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幼儿的身体情况与发育程度也不尽相同,一些幼儿的能力、智力可能发育较慢,对于这部分幼儿教师不能够歧视他们,要关注其自尊和心理状态,给予重点照顾,帮助其树立自信。


  (二)尊重幼儿的想法行为。在幼儿教育中,幼儿虽然心理年龄较小,但是人格比较独立,也需要爱护与尊重。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学习和接受知识的速度较慢,部分幼儿教师在平常的教育管理中,容易附带情绪,而这些情绪容易伤害到幼儿,不仅影响其自信,还影响到他们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因此,在具体的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幼儿的心理特点,尊重他们的想法与行为,注重对其心灵的关爱与呵护。在与幼儿交谈时,赋予他们表达自己想法与意见的权利,并且耐心倾听,让他们能够进行合理的表达,同时应该注意讲话的语气,不能够让幼儿产生畏惧感,导致他们产生心理压力,在交谈过程中,教师可以蹲下,与其视线平行,让他们感受到尊重与平等。另外,幼儿在表达过程中,往往无法通过语言来准确描述,一般会加入部分肢体动作,教师应该给予理解,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其真实意图。


  (三)应该有责任心和爱心。在幼儿教育阶段的孩子,不少行为举止往往不够成熟,且性格特点差异较大,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比较费心,这就要求幼儿教师需要具有一定的爱心与责任心,发自内心的教育和管理幼儿,不仅需要温柔,让幼儿感受到温暖与关爱,还需要严厉,能够促使幼儿对其听从,及时发现他们的问题,然后耐心解决。在平常的教育中,要认真细心,及时发现幼儿所遇到的困境或问题,帮助其快速解决。另外,幼儿在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较差,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做好幼儿教师的各项工作,在教学和生活上爱护和关注幼儿,把他们的健康成长当作是自己的责任,用心去关爱和教育幼儿。当幼儿比较顽皮或产生叛逆心理时,教师应该细心教育,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弥补不足,引导幼儿向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四)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在幼儿教育管理中,家长也起着决定性因素,家长的行为与举止对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影响较大,所以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幼儿教师的影响力。所有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对其充满期待与希望。因此,幼儿教师应该增加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互相配合,共同教育和管理孩子,彼此反馈孩子在学校与家庭的具体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家长会或者是家访的方式来实现,把发现的问题互相告知,然后和家长共同解决,一起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同时,教师可以把学校的一些要求准确传达给家长,让其辅助孩子完成,从而实现幼儿教育的目的,与家长之间构建一个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这对于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与发展情况具有重要教育意义。


  综上所述,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该针对幼儿的心理特点与年龄特征,采用符合幼儿成长与发展的教育方法与模式,并且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共同配合。在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想法,维护其自尊,帮助其树立自信,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魅力中国 2016年24期  作者:杨海超


第二篇:如何提高幼儿教育的实效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幼儿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特点进行教学,用活泼的教学方式激发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不断掌握新的知识和能力,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心理状态,耐心与他们进行交流,使幼儿对教师充满信任,并在教师引导下摆脱在幼儿园新环境中产生的焦虑感,使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使幼儿教育获得实效。


  一、从幼儿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提高幼儿的主动性


  在幼儿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能力进行教学,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同时要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幼儿刚入园时,对环境感到新奇,对学习和生活充满好奇,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提高综合能力。由于幼儿的适应能力不同,一些幼儿在刚入园就能积极主动地和教师进行交流互动;还有一些幼儿来到陌生的环境中会感到害怕,不敢主动和教师进行交流。根据幼儿的不同表现,教师要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耐心引导,使所有的幼儿都能够快速地融入到新的环境中,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和探究,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


  二、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具有一探究竟的欲望。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利用幼儿的好奇心,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只有幼儿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才能调动积极性,在活动和游戏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耐心地引导幼儿,为他们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教师可以创设故事教学情境,通过给幼儿讲他们喜欢的故事(如小红帽、孔融让梨、海的女儿等),提高幼儿的专注度,让他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明白一些简单的道理。教师讲完故事之后,可以让幼儿进行故事复述,让他们通过回忆进行讲述,能够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参与积极性


  幼儿对游戏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把学习内容和游戏相结合,能够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进行学习和探究,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寓教于乐。幼儿在思考问题时主要是运用直观思维,在学习加法计算时,他们不容易理解加法的实际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幼儿玩手指游戏,使他们在直观情境中体会加法的意义,掌握所学的知识。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促进幼儿的理解


  多媒体具有声、像、音相结合的特点。在幼儿教学中,把多媒体和教学相结合,能够让幼儿保持较高的注意力,使他们在生动、直观的情境中进行学习。由于多媒体具有动态演示的效果,在让幼儿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把文字知识设计成动态的影像,让幼儿在多媒体的引导下学习,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四)创设问题情境,让幼儿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由于幼儿的知识和经验较少,在学习过程中,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很难取得较高的学习效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利用问题引导幼儿,使他们进行积极思考,有效地解决问题。问题情境教学为幼儿提出了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来掌握所学知识。在提问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兴趣进行巧妙提问,使幼儿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充满兴趣,积极地进行思考。在幼儿的积极参与中,可以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三、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


  幼儿在探究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其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非常强。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幼儿的学习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活动,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对学习充满了兴趣,能够调动思维的活跃性,使他们积极地进行思考。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对幼儿进行引导,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取得进步,获得创新能力的发展。针对接受能力较慢的幼儿,教师要耐心引导,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快乐地进行学习。


  四、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高他们的动手意识和动手能力。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比赛活动,以竞争促发展,促进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例如,举行“我的事情我来做”系列活动之“我能行!我最棒!穿鞋袜比赛”“我能行!我最棒!穿衣服比赛”“我能行!我最棒!叠被子比赛”等,同时将活动以照片的形式展示给家长看。获得成功的愉快感是推动幼儿自我服务的动力。当幼儿取得点滴进步时,教师的一句“你真棒”“你真能干”都会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成为激励幼儿自觉掌握自理能力的强大推动力。当幼儿限于自身能力,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时,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引导,并用语言对幼儿进行鼓励,如“你能行”“我相信你会干好的”等,必要时教师还需协助幼儿,使他们在比赛中成功,以免挫伤幼儿积极进取的精神。


  总之,教师在进行幼儿教育时要注重培养幼儿素质和能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有效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进行教学中,教师要对幼儿进行激励教育,对幼儿取得的进步进行及时表扬,使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健康成长。


  魅力中国 2016年24期  作者:司瑞艳

上一篇:学前教育专业就业指导论文(共2篇)

下一篇:加强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的研究论文(共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