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幼儿教育中的不良行为纠正

发布时间:2023-12-09 13:33

  摘要:欲望的轻易满足是导致幼儿任性的主要原因,帮助孩子学会克制忍耐,是从根本上扭转其任性的至关重要的人生必经一课。


  关键词:幼儿教育;学会克制;幼儿成长


  1案例简介


  亲戚家有一位3岁幼童朵儿,因2岁时身患哮喘,体质欠佳,生病时身体不舒适常常乱发脾气,父母看着心疼,就放任小孩胡闹,一味地满足其无理要求。其实,一开始孩子确实只是因为难受而哭闹耍赖,但是,朵儿逐渐感受到了哭闹的好处,以致在后来只要一不顺心就拿出“哭闹”一招百试百灵之后,更是频繁使用。家长感到困惑的是,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并未表现出在家中那样无理取闹的情景,朵儿也从来没有与其他孩子发生过冲突事件。亲戚认为,平时朵儿与小区中的小孩玩耍的时间毕竟有限,再过2个月,朵儿就要上幼儿园了,整个白天都要与幼儿园老师和其他孩子们相处,如果也是动辄乱发脾气,那么她的蒙学生涯的开启就太糟糕了。为此,朵儿家长希望笔者在今年暑假到她家对朵儿进行幼儿园预备教育。在与朵儿家长协商、沟通之下,形成了一份针对朵儿的暑假教案提要,双方达成共识,遵循教案基本原则,努力让这位家中的刁蛮公主转型。于是,今年暑假周一至周五,笔者以表舅的身份全权行使幼儿园教师的职责,天天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去朵儿家,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从教实习之路。


  2案例定性分析


  处于自主行为能力发展期的幼儿,因为自我意识还不够健全,不能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评价,加上通过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感受的能力欠缺,心理上或多或少承受着焦灼不安的不良情绪,负性情感的淤积使幼儿借助平和的自然方式输出的路径受阻,哭闹便成为其强烈的非自然的宣泄手段。


  3问题关键点


  3.1面对偏爱有恃无恐的任性


  朵儿在外面与家中截然不同的表现,可以推测她已经初步明了成人世界的价值评判标准,也知道家人和外人对自己情感投入的深浅不一。众人面前有着“乖孩子”光环的朵儿,也常常表现出乖巧、可爱的一面来。但是当在家里面对特别宠爱她的家人尤其是爷爷奶奶时,她清晰地知道向他们发脾气是不用承担后果的。于是,朵儿在面对偏爱自己的家人时,常常有恃无恐。


  3.2面对亲人无理取闹的跋扈


  由于3岁孩童的表达能力有限,朵儿对于外人不能及时满足其要求而且不能感受到她内心的情绪波动尚能克制。而对于情感上特别亲近的家人,就认为自己提出某种需求家人理所应当支持,因为自己需求实现不了的切肤之痛家人也理所应当感同身受,所以,委屈便由此产生了,大动肝火的哭闹情景一再出现了。


  3.3钻进单级思维模式出不来的困境


  幼童常见的单级思维模式同样显现在朵儿身上,面对心理期望越高的家人时体现尤其明显。朵儿一旦定下目标,就会不顾一切、毫不考虑实际情况地去实现,不实现便决不罢休。这种思维模式的开启,认定世界就应该围着她转,把自己和家人都陷入“天塌地陷、洪水猛兽”的糟糕环境之中,朵儿自己不快乐,家人也因此受害不轻。


  4解决思路和实施办法


  4.1表明态度,绝不让步


  得知朵儿特别喜爱鲜艳的颜色,笔者预先准备了色彩绚烂、材料丰富、形状多样的半成品折纸。朵儿看着笔者用灵巧的双手逐个把他们变成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成品,她的眼睛都亮得发光了,伸出小手就想全部占为己有,笔者态度友好但又毫无商量余地加以拒绝,告诉她如果能够跟着教师一步一步认真完成一个物品的折纸,就可以选择桌上的任意一个折纸作为奖品奖励给她。因着对漂亮折纸的渴盼,朵儿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教师折纸步骤,有模有样地依序完成了。教师也兑现承诺,立即让朵儿选一个她最中意的折纸成品。结果,朵儿在彩球、仓鼠和牵牛花三个作品之间徘徊不定,纠结了一会儿之后,她提出三个都要,在得到否定的答案后,她习惯性地在家里又祭出了耍赖的撒手锏。她边哭边从手指缝中偷瞄笔者,看笔者没有让步的意思,慢慢地也就停止哭闹了。接下来的相处过程中,朵儿还会时不时出现不守规则无理取闹的现象,不过,因为从来没有得逞过,她哭闹的时间越来越短了。


  4.2有效沟通,鼓励交流


  其实,在笔者走马上任伊始,笔者就告诉她:通过哭闹就指望实现自己的愿望是不可取的,要尽量用语言来表达,告诉请求满足你愿望的对象为什么要让你实现这个愿望。对于3岁的幼童来说,自己想要“这样”的欲望非常强烈,而大人却故意对着干偏偏不让自己“这样”,于是,自发本能的情绪激动,声嘶力竭地哇哇大叫,虚张声势的满地打滚,由萌发时尝到甜头后就成为常态。现在突然让朵儿改变已经习惯了的模式确实有难度。但笔者还是不遗余力地坚持这么做。每次朵哭闹后平静下来,笔者总是极其有耐心地引导她表述刚才为什么那么伤心,哪怕她说得结结巴巴,笔者也从不打断,微笑着点头鼓励她继续大胆地说下去。因为朵儿在陈述时表情丰富,加上肢体语言的配合,只要足够耐心,她想表达的意思倒是能够让人明白。孩子的思维常常有异于成人,所以听完朵儿的陈述,笔者会在尊重她的想法的前提下,跟她说明道理。“总算明白朵儿为什么这么想……不过,你这个愿望还是不能满足你,因为……”这是在她说出理由之后还是不能满足其愿望时常用的句式。一般情况下,如此沟通三到五次后,笔者会用“朵儿说服我了,来,我们一起来……”这种句式来鼓励朵儿学会用心平气和的语言表达方式来有效达到沟通目的,实现自己的愿望。


  4.3克制忍耐,延迟获得


  欲望的轻易满足是导致幼儿任性的主要原因,所以,帮助朵儿学会克制忍耐,是从根本上扭转其任性的至关重要的人生必经一课。笔者以“延迟获得”作为训练朵儿“克制忍耐”良好性格的抓手。只要朵儿一天下来不乱发脾气,放学时就奖励一小包朋友从德国旅游归来送的味道特别鲜美的牛奶果仁饼干。起先的半个月,因为朵儿时不时耍性子,当天的饼干得到的次数不多,半个月后,情况有所好转,大多能够拿到奖励的饼干。当朵儿习惯了每天等到放学品尝自己喜爱的饼干时,我告诉她,今天给她饼干,如果她能忍住不吃,到明天放学时还没吃掉,笔者除正常奖励一包外,还会另外奖励一包,外加她渴盼已久的彩绘小灯笼一个。如果今天吃掉饼干,额外奖励一概没有。大概是延迟获得的奖品比较丰厚,首次实施,就实现了目标。除了兑现物质奖励外,还给予精神上的表扬。有了良好的开端,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中,继续进行“延迟获得”尝试,期间偶有失败,但更多的是成功。每当朵儿“刷新”自己以往的纪录,都不吝词语表扬肯定,使她得到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满足,让她懂得等待可以获取更大满足,现在的克制是为了今后长远的利益。


  5结语


  为期两个月的从教经历,让笔者欣喜地看到了朵儿的蜕变。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人生的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3岁直到死亡的总和。”无独有偶,中国自古也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民间谚语。无论是西方的学者,还是东方的民间,都不谋而合地阐明了培养处于3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将使孩子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张灵美.学前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7(8):233-234.

  [2]邵美涵.学前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分析[J].职业技术,2017,16(9):80-82.

  [3]李莉.家庭教育与幼儿个性的发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2(29):262-263.

  作者:陈拙单位: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本文来自《世界儿童》杂志

上一篇:挖掘乡土资源 拓展农村幼儿数学活动

下一篇: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