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让苗班儿歌教学“活”起来
摘 要:在儿歌教学中,教师常常会觉得幼儿基本学会儿歌后,很容易将儿歌遗忘。特别是针对苗班幼儿,对于枯燥的复述活动不感兴趣。《纲要》中指出:音乐活动的情感性、愉悦性、形象性(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想像性、活动性特征,成为幼儿喜爱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我尝试用音乐中的节奏、旋律、歌曲与儿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儿歌教学,通过测试表明,音乐与儿歌相结合,孩子不仅增加对儿歌学习的兴趣,儿歌遗忘率也大大减少。
关键词:音乐 儿歌教学
苗班幼儿注意力时间比较短,因此在儿歌教学中,教师往往因为幼儿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而苦恼不已,幼儿对儿歌的掌握也就一般。音乐活动的形式比较多样,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琅琅上口的歌曲,再加上各种打击乐器的演奏,都能激起孩子学习的兴趣。因此,儿歌教学中加入丰富的音乐元素,将会激发孩子学习儿歌的兴趣。那怎样在儿歌教学中加入音乐元素,让儿歌变有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活动:
一、节奏让儿歌教学“活”起来
教师根据儿歌内容和其节奏特点,对节奏的形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就会使儿歌的朗读显得更加具有趣味性、自由多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丰富儿歌的表现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节奏听觉和记忆。对于苗班幼儿,教师可采用同一首儿歌用不同速度朗读的方法来帮助幼儿掌握儿歌。如儿歌《小手爬》,学习初期,教师让幼儿用慢速来感受儿歌,“小——手——爬,小——手——爬,一——爬——爬——到——头——顶——上。小——手——爬,小——手——爬,一——爬——爬——到——脚——趾——上。”接下来的游戏中,教师逐渐加快儿歌节奏的速度,让幼儿在速度的变化中,体验儿歌的趣味性,加强记忆的效果。同时,教师可以借助打击乐器,为儿歌设计伴奏。
二、旋律让儿歌教学“活”起来
不同的音乐风格都能给人以不同的听觉盛宴。干巴巴的反复朗诵儿歌,往往会使幼儿失去兴趣。结合儿歌内容,配以恰当的音乐旋律,幼儿受动听旋律的熏陶,增强幼儿学习儿歌的趣味性。在开始阶段,特别是年龄较小的苗班幼儿,教师可在选择儿歌题材时选用现成的儿歌加旋律的磁带或碟片,先让幼儿学习儿歌,最后让幼儿跟着磁带或碟片将儿歌配上旋律。现有的题材往往旋律比较活泼多样化,幼儿非常喜欢。如儿歌《滑稽脚先生》所结合的音乐,诙谐幽默,幼儿觉得非常有趣。在结尾处的滑音,孩子们觉得像是摔了一跤。因此,结合音乐朗诵儿歌之后,孩子们都大笑不已:“滑稽脚先生真是太滑稽了。”
三、歌曲让儿歌教学“活”起来
经常会在教室里听到孩子们哼唱喜欢的歌曲。教师根据儿歌所描述的意境,选择合适的歌曲,把儿歌放到歌曲里,和小朋友一起唱一唱。孩子们受到新鲜刺激的同时,更在无形中记住了儿歌。最近班里小朋友特别喜欢看《米奇妙妙屋》的动画片,对于片中的主题曲孩子们更是喜爱有加,户外活动,洗手时间,都能听到小朋友哼唱的声音。儿歌《颜色对对碰》教学之后,教师把儿歌编进了主题曲中,孩子们高兴地鼓起了掌,并不由自主地跟着老师大声唱了起来。活动结束后,依旧能够听到孩子们三三两两在一起大声高歌的声音。
把音乐与儿歌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得益最多的便是孩子。多种形式、多种手段的儿歌教学,增加了幼儿对儿歌的学习兴趣,相关能力如口语表达、记忆力等得到了发展;同时孩子的自信心、音乐表现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当然,在活动中,教师应给幼儿更多自由探索的空间,让幼儿主动学习,尊重个性差异;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地探索,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制定一些适合幼儿,更利幼儿发展各种能力的活动,促进幼儿更全面和谐地发展。
(江苏省无锡市侨谊苗苗园)
【参考文献】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南京:江苏省教育出版社,2002
浦东新区托幼工作办公室《浦东新区学前教育论文集》.上海:浦东新区学前教育协会,2003
下一篇: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几个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