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中如何让“节外生枝”变为“锦上添花
摘 要儿童从出生就开始对周围的环境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主动探索周围的世界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表现出惊人的专注会在积极快乐的情境中获得发展幼儿只有在主动参与探索发现中在与同伴教师的交往交流合作中探索解决问题才能从中获得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和经验本文就我园开展探究性主题活动实践案例来展开一些分析
关键词探究性主题活动 课程 实践 反思
一、欣然“接球”,“收”“放”适度——幼儿主动探究的起点
案例一:一位“不速之客”——蚯蚓
活动实录:
一场大雨过后,晨间活动时,孩子们发现蚯蚓在场地上躺着,于是一个个好奇地瞅着它,正当小朋友们观察得起劲时,老师温柔的声音传过来了:“小×班的宝宝,快来抓妈妈的‘尾巴’哦。”在老师的呼唤下,小朋友们极不情愿地离开了。可是不一会儿,又有几个孩子偷偷地跑过来关注这个“不速之客”。这时,老师走来了,对孩子们十分生气地说:“还不快来抓我的‘尾巴’!”
活动简析:
这个事例就真实地发生在我们小三班的一次玩沙包的户外游戏中,活动时突然听到伟伟大声喊道:“快来啊,沈老师,有好多条小虫子!”其他孩子听见喊声,都跑过去争着看,一下子乱了套。我仔细一瞧,原来这些小家伙是被蚯蚓吸引住了,“看看,虫子长得什么样?”我问。“长长的,不好看,浑身都是黑色的,就像泥土一样的颜色。”悠悠抢先回答。“谁想摸摸它?”“沈老师,我来。”伟伟再也忍不住了,赶紧用小手小心翼翼地触碰了一下,生怕弄疼了眼前的“不速之客”,“沈老师,软软的,像棉花糖一样软。”“我发现它的身体在动,像跳舞一样。”连胆小的甜甜也忍不住讲述自己的发现。我继续发问:“沈老师告诉你们,它叫蚯蚓,这么多的蚯蚓在草地上想干什么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又议论开来了……在讨论中,孩子们又产生了许多有趣的问题,“蚯蚓生活在哪里?”“为什么它一弯一弯的?”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围绕“蚯蚓”生成了有趣的主题探究活动“蚯蚓的秘密”,包括“找蚯蚓”、“蚯蚓长大了”、“蚯蚓身体大变形”和“蚯蚓的故事”四个活动。
在这个主题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来的参与活动的专注程度、兴趣的持久性胜过平时的其他活动,连一些平时胆小的幼儿也表现出了很强的参与性。我深切地感受到由孩子好奇心与兴趣生成的活动是最受欢迎的,具有教师预设活动所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
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幼儿自主探究的钥匙
案例二:美工区的尝试与探究
活动实录:
美工区大(二)班的孩子们在玩着树叶创作画,源源小朋友拿起蘸有颜料的毛笔在叶子上随意地涂抹一番,顿时叶片上的颜料就如同露水一样会从突起的叶脉上滑落到一旁,他有些不甘心并嘟囔着:“看来颜料不喜欢在叶脉上。”一会儿,他又采取了新的方式,就像我们过去印手印画一样在画纸上留下了涂有颜料的叶子的痕迹,将涂有颜料的一面印在一张白纸上,立即纸上呈现出了一个完全清晰的叶子的模样。
严彬雅似乎也受到了启示,她向我提出了更为新颖的想法:“老师,可以把纸盖在叶子上用蜡笔印吗?奶奶在家教我把纸盖在一元硬币上画,很快纸上就会出现一元硬币的样子,我在家试过很好玩的!”这个提议激发了身边其他几位孩子的兴趣,“真的可以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我鼓励起孩子们,并且自己也拿起纸、蜡笔和叶子画起来。大家学着严彬雅的方法,先将纸蒙在叶子上,再用蜡笔在纸上来回地涂。无论是操作者还是观望者,脸上都呈现出不敢相信的喜悦神情。
活动简析:
在秋天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通过与树叶的“亲密接触”,对叶子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在和叶子玩游戏的过程中,已不仅仅满足于绘画,他们期待着更为鲜活的表现形式。于是我在美工区增添了毛笔、水粉、油画棒、铅笔、油泥、彩色卡纸等多样材料,孩子们无论用颜料还是蜡笔所进行的“叶子印染画”、“叶子拓印画”,就如同亲手给叶子拍摄的“彩色照片”,既真实又具备特有的痕迹,它引领孩子们在逐步揭示叶子“神秘”面纱的同时,主动地去关注经脉结构等一些叶子的细微之处,这是一个有趣又令人欣喜的过程。它将叶子的轮廓通过一种“神奇”的方式展现在孩子眼前,从而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审美的思想感情。
三、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为幼儿探究提供交流的平台
案例三:共创主题墙
活动实录:
在主题活动《神奇的现象》中,我们共同布置了墙饰“下雨的前兆”,在早上来园的时候,几个小朋友会聚在一起相互交流着:“青蛙大叫会下雨”、“鸡不进窝会下雨”……放学的时候,有的孩子会拉着妈妈的手来到墙饰边上问:“妈妈,你知道动物是怎样预报天气的吗?让我来告诉你吧。”几天后,有的小朋友也会来告诉我自己在书上或电视上看到的动物的其他预报天气方式。这使得我们的墙饰变得越来越丰富。
活动简析: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主题活动的环境创设要根据主题目标、主题内容的具体要求来做整体的安排,应一切从幼儿的水平和发展需求出发,要让幼儿做主,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在主题环境的创设中既要考虑到幼儿之间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从而使幼儿能专注投入某一活动,充满自信地探索问题。
当某一主题活动开展以后,每个幼儿都会从不同渠道获得不同的信息或感受,正所谓幼儿有“一百种语言”。我们就充分利用活动进行信息交流,让集体了解到个人所收集到的最新、最全的信息,让幼儿在观察、记录、分析、展示和说明中增进相互了解、分享学习乐趣。
图片交流:通过墙面张贴,展示幼儿收集的各种图片。例如:在“我是中国人”的主题活动中,我们收集了体育明星图片,让幼儿了解中国体育明星的事迹和明星 故事,引发幼儿对体育的兴趣,萌发做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我们设立了新闻专栏,剪贴幼儿带来的报纸和杂志中的新闻,使幼儿知道更多发生在身边的中国体育报道。
实物交流:通过区域划分来展示主题活动的信息。例如:在“有用的交通工具”主题活动中我们开设了各种交通工具的实物展示台;在“竹艺品”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利用活动室的自然角来展示幼儿收集到的竹制品。
(江苏省高邮师范学校附属实验幼儿园)
上一篇:区域材料的收集与投放的教育方式
下一篇:管理取胜,助力发展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