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幼儿攻击性行为功能评估及干预的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28 17:58

攻击性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幼儿问题行为。有研究报告,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检出率达11.9%。〔1〕攻击性行为会影响幼儿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关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早期干预,已有研究较多聚焦于行为矫正技术的应用,也有较多质性研究。本研究试图采用基于功能评估的积极行为支持策略,尝试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进行早期干预。
  功能评估(functional assessment)是指对个体问题行为的功能、引发和维持等个体因素及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基于功能评估的干预,旨在达到减少并消除个体问题行为的目的,促使个体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2,3〕
  积极行为支持(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是指系统地改变导致个体问题行为发生的因素,并根据个体的发展需要和发展水平实施干预。本研究中,研究者同时使用了行为替代策略,以期减少或消除被试的问题行为,增加其适宜性行为。〔4,5〕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小岑(化名),男,5岁,中班幼儿。其父经常夜不归宿,喜欢玩电子游戏,常常讲脏话;其母经营一家公司,平时工作甚忙,常常很晚回家,喜欢对小岑讲道理;外公外婆十分宠爱小岑;小岑家雇有司机小杨,常被小岑欺负;雇有保姆,常会用“外面有魔鬼”之类的话来吓唬小岑,以促使他听自己的话。
  小岑有较为明显的问题行为:经常打人且出手很重;经常抢夺同伴的物品;经常破坏游戏规则;喜欢用力推门等。
  (二)研究工具
  1.《ABC行为观察简表》
  为了全面分析小岑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因素及其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者使用《ABC行为观察简表》,详细考察被试问题行为的三个主要变量:前奏事件(antecedent)、行为表现(behavior)及行为结果(consequence)。
  2.《攻击性行为频数统计表》
  研究者自编《攻击性行为频数统计表》,记录小岑在特定时间段内攻击性行为出现的次数,并分析被试在基线期和处理期攻击性行为频次的变化。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A-B-A倒返实验设计,研究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准备期:研究者对被试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观察,对被试的攻击性行为进行了统计和分类。
  第二,基线期(A1):采用时间取样和事件取样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者观察记录了被试在特定时间范围内(晚上5点半到9点)出现攻击性行为的次数,并以此为研究设计的基线水平。基线期的观察天数共计20个工作日。
  第三,处理期(B):研究者对被试的攻击性行为进行系统的功能评估,实施干预措施,并监控被试的行为改变情况。处理期共计20个工作日。
  第四,第二次基线期(A2):取消实验处理,统计分析被试在自然情境中出现攻击性行为的次数。第二次基线期共计20个工作日。
  (四)研究过程
  1.观察分析被试攻击性行为的类型及具体表现
  研究者在征得被试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借助家庭教师的身份,在准备期对小岑进行了长期观察,初步发现,小岑的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为叫嚷、推人、用力推门、拍小朋友脸、踩人、抢东西等(见表1)。
  2.统计被试攻击性行为发生的次数,确定干预目标
  研究者自编《攻击性行为频数统计表》统计被试在不同阶段攻击性行为发生的次数。在近一年的研究准备期内,被试的攻击性行为次数详见表2。基线期内被试的攻击性行为次数详见表3。由此可见,踩人、抢东西、打人三类攻击性行为的发生频率较高。研究者在征求了被试家长的意见后,最终确定将控制被试这三类攻击性行为作为本研究的干预目标。
  3.评估被试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的情境
  研究者每天下午5点半到晚上9点,使用《ABC行为观察简表》对被试的攻击性行为进行观察评估,共记录到71个项目。对部分项目进行分析后发现,被试的攻击性行为在下列几种情境中发生频率较高:(1)自尊心受到打击。例如:觉得别人嘲笑他。(2)游戏中处于劣势。此时被试往往会试图扰乱游戏规则以赢得游戏。(3)想要达到某个目的却被拒绝了。(4)希望引起关注,或参与到其他小伙伴的游戏中。(5)回避老师和家长的要求或交给自己的任务(见表4)。
  研究发现,被试的攻击性行为与其所处的环境关系极为密切。第一,父母经常晚归,被试等待父母回家时会出现较长时间的焦虑和烦躁;第二,被试爱看的动画片《猫和老鼠》《熊出没》及《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常有一些暴力镜头;第三,家人及身边其他人总是用生气、责备或者停止他的游戏等方式试图减少其攻击性行为。观察发现,被试每次受到责备后都会表现得很沮丧,多数时候会通过攻击性行为加以发泄。
  研究同时发现,被试的攻击性行为与其自身因素有关。首先,缺乏自信容易导致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例如,当其他小朋友说自己的船最好时,或当被试与其他小朋友争论谁的玩具小汽车最好时,被试都出现了抢他人东西或损坏他人物品的行为。其次,缺乏同伴交往策略容易导致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例如,被试想和社区的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但不知道怎么表达,就用抢对方瓶子的方法试图引起同伴的注意。再次,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容易导致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例如,当不被允许看电视或者出去玩时,被试表现出了打人的行为。
 研究者通过分析被试不同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对被试进行了干预(见表5)。
  4.实施干预
  传统的行为矫正技术较为关注行为本身,干预过程中往往忽视个体的实际感受和周围环境等影响。基于功能评估的积极行为支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强调持续、长久的干预效果。(2)强调干预的生态效应和社会效应。(3)强调多方成员合作。(4)强调多要素干预。(5)强调开展有效的实证研究。〔6〕本研究基于对被试的功能评估,采用的是积极行为支持的干预策略。
  (1)正、负强化相结合
  研究者观察发现,被试对围棋活动非常感兴趣,最喜欢的玩具是小汽车,最喜欢的活动是在小区里玩耍。因此,研究者决定每次到其家中进行干预时给被试5颗围棋,并告诉他:如果发生一次攻击性行为,围棋就会被拿走一颗。最初研究者为他定的目标是每次干预结束时如果还剩下3颗围棋,他就可以得到奖励。奖励的内容是可以得到一辆玩具小汽车或者到小区里玩一次。
  如果被试在干预 过程中出现一次攻击性行为,研究者立即停止陪伴,扣除一颗围棋,并对他说,“老师不喜欢你这样的行为”。如果被试在干预过程中没有出现攻击性行为,研究者则给予上述相应的表扬和奖励,并对他说“你今天表现很好,老师很欣赏你今天没有用你的小拳头”。
  (2)口头提醒与行为阻断相结合
  在干预过程中如果发现被试有出现攻击性行为的预兆时,研究者会及时加以提醒,如“你刚才表现很棒,接下来要继续保持哦”“我们刚才说好了,不许打人”“如果你打人,那我会扣掉你的围棋的”等等。观察发现,被试很渴望与人交往,但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意愿。为此,研究者鼓励被试尝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或需求,努力避免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当口头提醒失效、被试的攻击性行为还是不可避免地产生时,研究者会对其进行行为阻断。例如,外力辅助,控制其肢体动作;变化场景,转移其注意力,等等。当被试出现严重的攻击性行为时,研究者则会暂时移去所有强化,采取暂停策略。
  (3)行为替代
  如果幼儿能用适宜的方法来满足自身的要求,那么相应的负性行为就会减少。因此,研究者可以引导被试使用合适的替代行为来帮助其达到相应的目的。〔7〕例如,玩玩具时,被试总想要拿最好的玩具玩,拿不到就会攻击他人。为此,研究者在游戏之前就对被试进行了引导,例如,“如果你想要玩什么玩具,请你告诉老师”“如果你想要他的玩具,请你拿你的玩具跟他交换,不可以打人”,等等。渐渐地,被试开始用言语或交换等替代行为来表达需求了,从而减少了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干预结果
  A-B-A倒返实验可采用视觉分析和简化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视觉分析可分为阶段内及阶段间两部分。阶段内分析旨在探讨某一特定实验阶段内,有关资料的水平范围、变化、平均值;阶段间分析则是对相邻两个实验阶段资料进行比较,计算两者的重叠百分比等数据。简化时间序列分析的C统计主要分析干预效果的变化趋势。〔8〕本研究中,被试在基线期(A1)、处理期(B)和第二个基线期(A2)的攻击性行为发生次数如表6所示。以各个阶段的时间为横轴,以被试的攻击性行为次数为纵轴所描绘出的二维多边图如下图所示。
  (二)数据分析
  统计值C接近0,表示时间序列观察值接近平均数,说明时间序列观察值变化不明显;统计值C接近1,表示时间序列观察值呈上升趋势;统计值C大于1,表示时间序列观察值呈下降趋势。统计量Z用以判断被试行为变化的幅度。在阶段内,统计量Z若达到显著性水平,则表示被试在该阶段行为变化幅度大;在阶段间,统计量Z若达到显著性水平,则表示干预的介入效果显著或者维持效果不佳。〔9〕由图1和表7可知,被试在基线期(A1)的攻击性行为波动范围为0~5,波动较大。统计结果显示,C=0.11,Z=0.52,p>0.05,表明被试的攻击性行为在基线期(A1)内没有显著差异,持续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行为问题。进入处理期后,被试的攻击性行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8显示,在基线期(A1)和处理期(B)之间,被试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差异(Z=2.79,p<0.05),表明干预措施是有效的。从阶段平均值也可得出相似的结论,基线期(A1)的平均值为2.8,远高于处理期(B)的平均值1.45。基线期(A2),数据呈上升趋势(C=0.37,Z=1.74,p>0.05),攻击性行为的平均值较之于基线期(A1)有所下降,但干预效果的维持情况不是很好。
  三、讨论及反思
  (一)单一被试法是探索幼儿行为问题的有效途径
  当被试数量较少且异质性较大时,单一被试法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10〕本研究采用A-B-A倒返实验设计,通过有针对性的干预有效减少了被试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次数。不过,单一被试法仍有需要改进之处。例如,如果条件允许,本研究采用A-B-A-B倒返实验设计可能更为理想。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及持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幼儿攻击性行为不会无端出现,它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被试本身可能就是其中的原因,周围环境更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周围环境因素不仅会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对干预过程及效果也有影响。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周围人员的干扰因素比较多。例如,(1)外公外婆的来访会让被试比较兴奋,此时出现的攻击性行为频率较高,研究者也较难介入干预。(2)有其他家长在场时,研究者无法正常实施干预。(3)家人的介入也会影响干预效果。虽然研究者在实施干预之前与被试的父母有过约定,但在干预过程中,被试的家人还是会自觉不自觉地介入。
  (三)基于功能评估的干预策略能有效减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通过功能评估,找出幼儿问题行为背后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减少幼儿的问题行为是有效的。〔11〕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是选择与制定干预策略的关键。从本研究来看,被试的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为踩人、打人和抢东西。通过功能评估发现,被试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躲避不良刺激、引起他人注意以及自己想要达到某种目的而受阻。为此,研究者针对不同原因采用了不同的干预策略。
  总起来看,本研究所采用的干预策略有一定的效果,但被试的攻击性行为在基线期(A2)后期出现了回升趋势,表明幼儿的行为改善需要干预人员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干预人员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功能评估,采用多种办法来持续改善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参考文献:
  〔1〕管红云,王声湧,刘治民,等.珠海市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5,(4):96-97.
  〔2〕CHANDLER L K,DAHLQUIST C M. Functional assessment: Strategies to prevent and remediate challenging behavior in school settings〔M〕.Merrill:Pearson,2009:35-39.
  〔3〕韦小满,杨希洁.功能性行为评估的特点及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1,(2):38-46.
  〔4〕CARR E G,DUNLAP G,ROBERT H,et ve behavior support:Evolution of an applied science〔J〕. Journal of Pos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s,2002,4(1):4-20.
  〔5〕林云强,张福娟.学生课堂 自伤行为的分析及干预策略探讨〔J〕.中国特殊教育,2009,(11):92-96.
  〔6〕昝飞.积极行为支持〔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3-9.
  〔7〕林云强,张福娟.自闭症儿童攻击行为功能评估及干预策略研究进展〔J〕.中国特殊教育,2012,(11):47-52.
  〔8〕杜正治.单一受试研究法〔M〕.台北:心理出版社,2006.
  〔9〕KRISHEF C H.单一受试者设计与分析〔M〕.蔡美华,等,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138-141.
  〔10〕杜晓新.单一被试实验研究中的效度问题〔J〕.中国特殊教育,2002,(3):21-24.

上一篇:专业技能训练与专业教育素养培育结合,培养高

下一篇:幼儿园“养植”活动与大班角色游戏相融合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