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教师“巧”指导的方式
区角活动幼儿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为什么孩子们这么喜欢它呢?因为区角活动是幼儿自主选择的活动,它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满足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让孩子在区角活动中有好的发展呢?《纲要》提出,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维果斯基曾说过:“没有教育的作用,游戏就不会产生或者就会停滞不前。为了使孩子掌握游戏的方法,成年人的干预是必要的,必须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上教儿童学习怎样做游戏”。可见,在幼儿游戏中教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观察幼儿,适时指导
教师要细致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各种行为,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如游戏中的同伴关系,游戏的持续时间、专注程度,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关系等等,才能对区域游戏进行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有的放矢地介入,帮助幼儿获得发展,并使区域游戏得以延伸。只有通过观察,教师才能知道幼儿是否需要更长的时间去玩,材料恰不恰当,经验丰富程度如何等,再决定是否加入幼儿的区域游戏,以帮助幼儿提升区域游戏的技巧。教师只有通过观察去了解幼儿的区域游戏内容,并在幼儿游戏的兴趣与需要的基础上巧介入来帮助他们,才可能避免以成人的需要和看法去干涉幼儿区域游戏的现象发生。
二、关注个体差异,实现富有特色的发展
区域活动的最大特点是为幼儿提供适合其本身需要的活动环境,每个班级活动区的侧重点不同,有的侧重于知识的学习,有的着重于技能的锻炼,还有的为满足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等;为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在材料的的投放上也有层次性。如果教师在指导上不因人施教的话,区域活动的长处就荡然无存了。如:在科学区针对物体排序这个目标,我投放了2组材料,一组是按形状大小排序;二组是按颜色与大小的排序。这样的幼儿可根据兴趣、需要选择,教师也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进行不同的指导与帮助,幼儿会在不同水平上获得不同的经验。
三、教师适时介入,因势利导
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理念:只有当幼儿确实因其本身经验与能力的局限,致使探索活动难以继续的时候,才给予一定的支持。所以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具有敏锐地观察力和判断力。比如当孩子在很专注、很顺利地进行制作活动时,老师最好不要在此时去打扰他,以免中断孩子的思维、影响孩子的活动。
四、适度评价,满足幼儿需求
游戏活动中设定的目标是否完成、游戏中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和提升等等都需要在游戏后的评价中体现。这个环节使幼儿有机会了解各游戏开展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能拓展幼儿游戏的经验,提高幼 儿游戏的水平。评价的重点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有所重点得指导,如游戏中发生的问题、出现的各种需要、纠纷等,从而使游戏预期的目标获得实现、问题得以解决,幼儿的各种需要得以满足。教师评价的对象可以针对个别幼儿,也可以针对小组或全班。教师评价方式可以是幼儿自评、幼儿与教师互评、教师主评等。如小班游戏的评价可以以教师的主评为主;大班游戏的评价可以以幼儿自评为主,老师可以提出游戏间出现的主要问题,让孩子们进行讨论研究,然后老师根据幼儿讨论的情况进行提升。让幼儿在老师或成人的赏识中不断学习、探索,去发现更多更新的科学奥秘。
总之,对幼儿区域游戏的介入关键在于一个“巧”字,即巧妙点拨,使其延续、提高、升华。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观察、分析的能力,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能力、特点,及时调整目标,进行支持、合作、引导,使每个孩子都得到满足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