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学前教育美术课中探究式教学应用价值体现

发布时间:2015-07-28 18:01

 摘 要: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重视美术教学结果,忽略了学习过程。探究式教学是以研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内容,本文作者通过尝试在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教学中有效地运用探究式教学法,通过自主探究及小组合作探究,进而使学生学会学习,是一种注重学习过程的美术教学方法。在幼师美术教学过程中,作者结合幼教职业特点和以职业能力,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行探索。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12-0119-02
  在当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中,美术学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重视美术教学结果,忽略了教学的过程,结果使学生探究式思维的自由空间越来越小,探究能力的培养成了一纸空文。
  1990年,美国教育家杜威最早提出要在学校科学教学中使用探究方法,他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教育家施瓦布也曾提出教师应采用探究方法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学会用探究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探究式教学是以研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美术教学方法。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自主探究及小组合作探究,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进而学会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
  那么在幼师美术课程中怎样运用探究式教学法?课堂上教师应怎样引导学生运用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又如何参与其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以及合作学习?下文笔者将以《装饰画——植物造型》课程为例,进行初步探索。
  美术课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而装饰画又是学习的重点内容,所以装饰画的造型也就尤为重要。在《装饰画——植物造型》课程的传统教学中,通常采用教师讲授、示范,学生在此基础上拓展,方法比较局限,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尝试在此课程中通过设立符合职业特色的问题进行导入并形成探究学习任务,再借助幼儿园常用到的玩具、积木、线条等多种材料,通过美术独特的艺术语言,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并激发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也总是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却忽视了学生本身的需求,若能将学生的需求变为学生自己的兴趣,那么学习就容易多了。因此,在《装饰画——植物造型》课程中提出“为幼儿园选择墙面装饰画”的问题作为情景,引导学生思考,由此作为铺垫,让学生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地进入探究阶段。教师通过给学生设问让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使学生在学、思、疑、问的过程中增加自主探究的乐趣,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得到自我满足感,也得到教师的信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必然提高。
  二、情景再现,提出任务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就是在教学需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时,利用一个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
  美术学习也是如此,并非要求学生像艺术家那样,而应解决某些具体的问题。所以,在此笔者提出“要为幼儿园完成一个实物花卉的装饰创编,作为一幅画装饰幼儿园的墙面”,通过问题情境再次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出探究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并实践职业角色,这正是在情境的作用下角色转换所产生的积极结果。
  三、引导探究,合作学习
  课堂上,学生准备工具材料开始进行自主探究,教师作为组织者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可以先给学生3~5分钟时间,简要表述自主探究过程中的难点。学生自主探究完成的练习容易千篇一律,是否能自主学习探究出了什么结果并不重要,关键是通过课堂上的自主探究,创造最佳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乐于学习,乐于了解研究知识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究问题的意识。
  教师要给学生进行简单的示范、引导、提供资料,并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分组解决重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并在实践中提升探究能力。鼓励学生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拼图、雕塑等形式,探索多种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学生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思想和情感。
  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并运用不同的工具方法进行探究,例如,可采用绘画的方法、拼积木的方法、线条类的工具等进行造型(如图1所示),这样学生可以清楚地将自己的结论表达出来,教师则不断点拨强化学生,并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促进学生思想情感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观察、体验、收集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会思考、质疑,从而进行调查、探究。
  四、拓展提升,学以致用
  探究式教学评价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学习,已经得出结论,教师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激励评价可由教师进行,也可以让学生自评、互评,大家总结,教师补充。
  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兴趣,课后教师要因材施教,布置拓展练习,采用分层作业,如在装饰画的课后布置两个层次的作业:①对柳树、椰子树等进行装饰造型创编;②在创编的基础上进行拓展,采用多种形式及不同的工具进行创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学生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工具材料,而且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训练,提高学生主动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另外,教师要把局限于课堂的时间与空间扩大到课堂之外,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儿童活动室等,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究。探究的关键就是让学生“走出去”,参与到各种实际活动中,在活动中锻 炼学生的美术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给学生提供更多动脑、动手、实践、探究的机会。
  以上是笔者在幼师美术教学中采用的探究式教学法的一些尝试,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有效地将美术课堂与幼教工作结合起来,并且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材料让学生去探究、实践,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在学生普遍喜欢上美术课,认为上美术课没有压力,而且对就业很有帮助。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艺术素养也得到了提高,积极动手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也得到了体现。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更愿意参与到这样的课堂中,主动地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为他们到幼儿园工作奠定了基础,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打破课堂教学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陈兵.透析高校美术课堂中的探究性学习.教育与职业,2006(27).
  宋秋前.教学有效性问题浅析.课程、教材、教法,2004(10).
  王立福.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百度文库,2012.

上一篇:流动学前儿童生命教育的问题和方式

下一篇:与其他领域整合的美术教育活动的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