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养成教育,幼儿入园前的必修课

发布时间:2015-07-28 18:04

幼儿期是人生的初始阶段,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如果不适时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养成不良行为习惯。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中的宝贝,大多数在家里娇生惯养。有些家长也总是觉得孩子年龄太小,行为习惯的养成等上了幼儿园自然就会变好。这种误导性的观念在很多家庭中还普遍存在。因此,孩子刚入园时出现了哭闹不止,自由任性,不能适应有一定规则的环境,适应新环境的时间变长,在家里寻找各种借口回避上幼儿园等等……
  案例描述
  豆豆今年3岁,是刚入园的新生,曾经在外婆和妈妈的陪同下上过亲子班。开学的第一天,豆豆刚来到教室,眼睛到处看,一会摸摸这儿,一会拍拍那儿。对新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对老师和同伴有种新鲜的感觉。外婆离开后,表现也一直趋于平稳状态。下午离园时,外婆紧张地问:“今天表现怎么样?我家孩子可没离开过我。”我微笑着鼓励地说:“今天的表现非常好,希望明天要保持哦。”其实以我将近十年的带班经验来看,孩子到明天可能会出现哭闹的情况,今天只是他还没缓过劲来的一种表现。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豆豆在教室门口就大声地哭了起来,嚷着:“我要回家,我要回家,我不要上幼儿园。” 外婆焦虑地看着我,说:“怎么就这样了?昨天不是还好好的,今天怎么就不要来了?”我抱过孩子,说:“外婆,你放下孩子后就走,这样会减少他哭闹的时间。如果你这么抱着不撒手,他一定会哭得更厉害。”外婆看着哭闹的孩子,显然没听进去我的话,说:“我再带着他在操场上转转,一会儿不哭再来吧。”说完便把孩子抱走了。过了一会儿,外婆拖着哭闹不止的豆豆,一把推给我,说:“这孩子,怎么说都没用,真不听话,我走了。”只见外婆转身走了,还用手抹了抹眼角的泪水。豆豆一个劲地哭闹:“我要外婆,我要外婆。”午餐时不肯吃饭,午休时不肯睡觉,哭闹的时间很长。
  接下来的第三天、第四天……第七天,豆豆每天入园前都要和外婆进行一番较量,不肯进园和哭闹不止,很显然他不适应这样有规则的集体生活。集体活动时,小朋友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他从不坐下,跟在老师后面,一个劲地问:“外婆什么时候来?外婆什么时候来?”午睡时,他想哭就哭,想大声喊就大声喊,怎么哄劝他都不听,经常把已经入睡的孩子都吵醒。
  第八天、第九天……第三十天,豆豆逐步有了集体的概念,知道自己要上幼儿园了。同时还是存在哭闹的现象,只不过从任性的想哭就哭发展到阶段性哭闹以及情绪性哭闹。这时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不接受规则,不愿受到约束。同时,家庭教养中的行为习惯逐渐显露:集体活动时,不愿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午餐时,不愿意自己安静进食,老师喂他,不爱吃的菜就往外吐,吐得桌上地下到处是。午睡时,不愿睡在自己的小床上,穿着袜子在地板上跑来跑去等等。爱粘着老师,老师去哪里他也去哪里。如果老师帮助他坐回小椅子上,他就耍脾气,赖在地上不起来……
  应对策略
  1.与家长积极联系沟通,家园协力,促幼儿健康成长
  要找出根源所在,我觉得首先和孩子的母亲及外婆进行一次深入的沟通是十分必要的。在进行沟通之前,除了凭借一些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以外,我还翻阅查找了一些资料,以便于在沟通时能让家长从心理上接受我传授的正确教育观念。在进行沟通之后,孩子的妈妈说以前没意识到孩子的这些习惯会让孩子变成这样,她认同我的教育观念,而外婆却在一旁不说话。于是,我便和外婆聊开了,从孩子的衣食住行一直聊到现在入园的表现。外婆终于说:“其实我们也发现他到了幼儿园有了些进步。”听完,我立即从孩子身心健康的长远发展入手,与他们共同协商,制定了以下的教育策略:
  (1)孩子哭闹或者不想入园,是因为在幼儿园里会受到规则的限制,不会像在家里一样无拘无束,也不会像在家里一样,时时刻刻有一个人陪在他身边。无论孩子用任何理由、借口、哭闹等方式不想上幼儿园时,在身体没有不舒服的情况下,请家长坚持送入幼儿园。
  (2)将孩子送入园后立即离开,多黏在一起只会让孩子哭闹更久,对健康不利。这种情况家长也试过很多次,越是不放手孩子越是闹得厉害。
  (3)回家后家长和豆豆多交流,正面地引导:“你在幼儿园里有什么开心的事情说给外婆和爸爸妈妈听一听好吗?”加深他对幼儿园的好感,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热爱幼儿园,热爱集体、同伴与老师。
  (4)希望妈妈能多抽出时间来陪伴豆豆,促进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样豆豆对妈妈有了熟悉感、亲切感后不会一味地黏着外婆。外婆在家庭教育中要学会对豆豆说“不”,合理地满足孩子的需求。
  同时,我也告知他们:爱孩子,并不是他要什么,就给他什么。这不是爱,这是溺爱。现在的溺爱会“成就”他将来的自私、任性、经不起挫折。因此,有要求的爱、适度的爱才是对孩子最具有责任的爱。他们连连点头,说一定尽力配合帮助豆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2.根据孩子年龄特点,给予其安全感和熟悉感
  豆豆在班级中属于月份最小的孩子,和月份大的孩子还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在孩子年龄越小的时候表现越明显。因此,根据小年龄幼儿的心理特点,首先要与他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方式,让他信赖,让他感觉到在这个环境中是安全的。采取的方法:当孩子的表现有进步时,抱一抱,亲一亲。经常对孩子微笑,说话的语气放慢。用眼神、动作、表情等进行沟通。真正地用心去感受孩子,感受他的喜怒哀乐。
  3.凡事要求在前,鼓励与道理并进
  孩子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后,要想让他尽快适应新的环境。那就必须要让他熟悉新环境中的规则和要求。因此,在做任何事情之前,教师不是光说出要做什么,对于做什么事要提出一定的要求。例如:户外活动之前,请豆豆去排队。事先要和他提出要求:我们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排队,就像开着小火车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开出去,好吗?排队的时候要像解放军叔叔一样,抬头挺胸这样才会有精神。而不是一味地说:“豆豆快去排队。”实践证明:前种方式对孩子比较有效 。当孩子能达到一定要求时,鼓励要跟进。豆豆排队排得好,教师此时要抓准时机,恰当鼓励,增强豆豆在集体活动中的自信心。
  4.适当地转移其注意力
  豆豆后期的表现状态是情绪化的哭闹,或者是遇到不满足他的要求时便哭闹。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及时转移他的注意力。因为之前观察到豆豆在动手能力方面的发展是较好的。于是,我请他帮助别的小朋友分发书本。或者是帮助老师找寻操作材料,或请他参与示范活动等。这些方法都是帮助豆豆转移注意力的方法。
  5.利用同伴的力量为其建立归属感
  豆豆这样哭闹时间较长的孩子,他自己心里也清楚在集体中他是特殊的,因此,他会觉得缺少安全感,没有归属感。为此,在一日生活中充分利用各个环节帮助豆豆建立归属感。例如:在洗手前的环节,念儿歌,请豆豆去与每个孩子握握手;在集体活动中,老师适时找机会让同伴与他互相拥抱;在玩角色游戏的环节,豆豆喜欢做“娃娃家”的娃娃。那么同伴便是他的爸爸、妈妈,一家人在一起相亲相爱。我还为他们照了相留念,拿给他们看。从每个细节中帮助豆豆获得同伴的认可,增强豆豆在集体中表现的欲望和自信心。慢慢地,豆豆有了一定的归属感,他知道自己是班级中的一份子,便会慢慢找到归属感。
  6.持之以恒,适时观察
  对豆豆的教育方法多样的同时也要持之以恒,坚持与家长积极沟通,及时反馈在园表现。家园教育要求保持一致,不能给孩子制造机会,变成 “两面派”。家长每次听到、看到豆豆在园的进步,以及养成的好习惯自然地表现出来的时候,豆豆外婆觉得孩子上幼儿园和不上幼儿园完全不一样了。因此,对于我提出的家园一致要求,也坚持了下来!
  豆豆入园的表现一天比一天有进步,渐渐地,他有了很多好朋友,集体活动中能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积极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自己动手吃饭,不挑食;午睡不再黏着老师,能独自入睡……看到豆豆的变化,豆豆外婆心里说不出的高兴和欣慰!
  (江苏省省级机关第一幼儿园)

上一篇:让民族音乐融入孩子幼小的心灵

下一篇:国内外幼儿游戏治疗的实证研究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