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谈班级管理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发布时间:2015-07-28 18:06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3-016-1
  一、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是建设幸福班级的前提
  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肩负着班级日常管理和德育工作的重要职责。其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特别是班主任的乐观、豁达、宽容、富有同情心等情绪特征对学生的影响极大。同样地,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班主任可以使自卑怯懦的孩子昂起自信的头,使孤僻多疑的孩子绽开笑脸,使暴躁易怒的孩子拥有平和的心态。相反,如果班主任心理健康水平低下,就会把不良情绪带到班级,甚至采取不恰当的方式对待学生。鉴于此,时刻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努力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建设幸福班级的前提。
  二、树立心理辅导员的意识,是建设幸福班级的基础
  现代教育的发展提出了“班主任应当是心理辅导员”的新要求,要求班主任不仅要做学生学习、生活和行为的管理者,更要做学生心理的塑造者,做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从培养对象上来看,学校教育面临的是还处于似懂非懂的孩子。他们正处于人生发展极为重要的十字路口。一方面,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迅速发展,是学习知识、开发智力的黄金时期。另一方面,学生思维方式尚不成熟,是极易发生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出现过失行为的时期。另外,有些学生还存在着思想道德修养不高、行为习惯不良等问题。所以作为全面负责班级学生管理工作的班主任,为了使班级和谐发展、学生健康成长,就必须树立起作为学生心理辅导员的意识,全面详细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立足发展,及时地教育、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科学有效地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与实施加强班级管理,建设幸福班级。
  三、营造健康和谐的心理氛围,是建设幸福班级的保障
  在班级教育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为学生和班级创设良好的心理气氛,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情感,建立师生及生生间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这是加强班级管理的心理环境保障,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和切实提高班级管理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班级中营造和谐健康的心理氛围,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首先要以心换心。班主任工作要真心,遇到挫折不灰心,克服困难有决心,待人接物不偏心,学生才会渐渐与你心贴心。其次要以情动心。班主任要在与学生沟通心理、交流情感的过程中放低姿态,真诚、尊重、宽容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从而达到情感相通、心理相容。最后就是要以理疏心。班主任工作中要抓住“理”字,以真理服人,用理启发学生的心灵。班主任应当抓住典型材料对学生反复开导,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形成并深化健康的心理氛围。
  四、灵活运用心理学效应,是建设幸福班级的重要措施
  心理学效应是隐藏于生活中的各种心理行为规律,对指导个体自身发展和人际交往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比如晕轮效应告诫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避免出现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鸟笼效应告诉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培养逻辑思维,避免惯性思维的消极影响;习得性无助实验提醒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把自己的眼光在开阔一点,看到事件背后的真正的决定因素,不要使自己陷入绝望等等。班级的管理离不开班主任和学生的交往,那么如何在班主任和学生的交往之中提高班级管理工作实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这往往会借助到某些心理学效应。
  以罗森塔尔效应为例,简单介绍心理学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如果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就对他们会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以及对待自己的行为,并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这些学生常常会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师忽视、歧视的学生,久而久之会从教师的言谈、举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自己的学习,产生一定的自卑情绪,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所以在以后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尽可能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在对待差生时不能歧视、侮辱,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具有可教育性,并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对他们的期望,这样才能促进班级的整体进步。
  五、开展心理辅导活动,是建设幸福班级的有效途径
  有人曾说过,活动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对于学生来说,单一的说教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通过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才是最合适的方法和最有效的途径。首先,它具有互动性,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其次,它具有渗透性,活动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
  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班级管理,可以开展各种心理辅导活动方式,在班主任指导下由学生自行设计一定的活动情境,围绕一个中心或者针对一个心理问题,采用调查、访问、讨论、表演等不同形式让学生充分打开内心世界,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启发自己,自己调整自己。比如,角色扮演可以实现班主任和学生的角色互换,使二者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班级管理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心理放松操可以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从而为班级管理营造平和的心理氛围等等。

上一篇:论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的培养措施

下一篇: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措施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