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材料的合理利用方式
“教育上最重要的事是要给学生一种改造环境的能力,平民教育是改造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方法。”要提高幼儿素质,必须创设适合幼儿活动的环境,提高幼儿表现与表达能力的机会,促进幼儿在操作、学习、游戏中获得发展。因此我园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材料,生动活泼地组织好幼儿的手工活动,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一、合理依据自然形态,为我所用
俗话说的好,“心灵手巧”。幼儿经常动手操作,有利于小肌肉群的发展,会变得更聪明。于是我们有意识的开设了“美工区”、“益智区”、“建构区”等,给幼儿有充分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师在各区域中按幼儿实际水平,分层次投放材料,如智慧区由大到小的种子粘贴、蔬菜和水果的分类;美工区有麦管制作、土布绣花、蚌壳添画、竹签画等等,让幼儿由与他人合作到独立完成一件件作品,来体验成功的喜悦。我们根据每类种子的形态特点,进行广泛联想,认真琢磨,巧妙拼补,合理加工,就会制成一件件情趣别致的艺术品。例如南瓜籽的形态既像荷花的花瓣,也像青蛙、鱼的身子;葵花籽特别像椰树的树叶;玉米粒像花瓣……把一枚单仁花生在两侧粘上两片葵花籽皮做翅膀,底部粘两小粒葵花籽做脚,就成了一只憨态可掬的小企鹅。由此可见,农村自然材料取之不尽,只要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富于创造,就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合理利用其物理性,精心雕琢
在众多植物中,每种植物都具备其独有的物理特性,利用它们不同的物理性质,进行制作,使作品别具一格。例如苇草穗蓬松,很有毛的质感,色调接近皮毛,用来粘贴皮毛动物,栩栩如生。成熟的丝瓜瓤表面粗糙,弯曲盘旋,将其染色再粘上斑点,一条蛇会跃然纸上。另外,可拼可剪的树叶、可伸可捏的泥巴、树皮、草根、小石子、种子皮等,均可利用他们不同的特性,成为手工制作的好材料。
三、合理采取各种方法,竭其所用
根据自然材料本身形态和物理特性,采取可行的制作方法,进行合理加工,才能使作品生动形象,更具有吸引力。
1.拼贴
依据自然材料的平面形状,进行初步加工,可拼贴成单幅图案或多幅图案,所用材料一般是树叶、花生仁、种子、瓜子壳、核桃壳等。
2.平面粘贴
可以事先画好轮廓,粘贴时保持边缘整齐,可依次粘贴,也可采取叠压、交叉的方法,再用毛线、色纸等适当装饰,效果更好。所用材料一般是麦秆、茎皮、草穗、种子等。
3.立体粘贴
根据所用材料的立体形状,进行加工装饰,使之成为立体作品,如花生、胡萝卜、大枣等,也可用麦秆、草茎等编插成形。
四、合理利用农村资源,形成特色
1.有利于园所勤俭办园
幼儿园每天的活动需要大量的操作材料,因此,我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掘了一切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为幼儿所用。通过实践,乡土材料的应用不仅促发了幼儿探索、创造能力,而且也为幼儿园节省了一笔昂贵的开支。我们何乐而不为?
例如在美术活动室中,我们就充分利用了乡土材料进行精心的合理布局以及创设。我们在活动室的一角创设了蚌壳添画,孩子们用各色颜料,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每一个蚌壳都画上了美丽的图案,有脸谱、有蝴蝶、有花园,还有可爱的各种小动物,墙壁上有孩子们用竹签添画后的小花园;置物架上有孩子们创作的一顶顶颜色鲜艳的草帽;桌子上摆着各种形态可掬的鹅卵石添画等,孩子们在自己的一片小天地里自由创作,玩的不亦乐乎。
2.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因没有现成东西,教师们就认真学习并进行大量的收集、整理、创编等工作,从而使她们的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也更好的发挥了教师内在的潜力,创编的教材教案、撰写的文章均发表在市、县级刊物上。同时,教师的奉献精神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幼儿园里来不及做的就带至家中,一个人干不了的就辐射到亲戚朋友,材料不够就下农村收集,教材没有就自己创编,教育方法不适应就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创新,经验不足就围着老农学习讨教等等。教师们通过对课题的实施,有了长足的进步,感人的场面也给课题添上了亮丽的一笔。
3.有利于促进社区资源
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教师们加强了社区与家长的联系,从而得到了社会与家长的帮助和支持,更营造了乡土材料应用的大教育环境,形成了实施乡土教育齐抓的合力。
4.有利于园所形成特色
幼儿园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已有了自己的办园特色,具体表现为:
(1)突出了本土性。农村是个资源丰富、广阔的天地,在这里有我们宝贵的基本的教育资源,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这么多的基本的美术材料,有利于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
(2)体现着兴趣性。因为乡土材料唾手可得,资源丰富。因此,孩子们更加着迷于每天的区域活动,因为在这里有不断刺激孩子的新鲜事物,有令孩子们冥思苦想、却又津津乐道的小制作、小实验,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兴趣递增。
(3)强调了层次性。教师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在区域活动中投放材料。如小班的材料趋向于生活方面,中班趋向于尝试探索方面,大班趋向于合作探索。
(4)反映着季节性。乡土材料的提供具有季节性。如春季投放:野生的花、草,丢弃的小桃、小梨,芦竹芦叶和各类树叶,还可带领幼儿野外观察等;夏季:各类水果、蔬菜、沙、石、水、土和各类昆虫等;秋季:种子、麦管、稻草和果实,还可组织幼儿到田间小路上走走,沟洼边跳跳,草堆里钻钻、爬爬等;冬季投放:蛋壳、土布、芦花、落叶和干果类等等。
合理利用自然材料,组织幼儿进行手工制作,可以节省财力、物力,我们组织起来也得心应手。此外,利用农村的自然材料组织幼儿进行手工活动,也是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发展幼儿形象思维的一个有效途径。而运用多种手段,发动家长帮助孩子掌握各类乡土材料的名称、性能,发现其利用价值,并动手尝试,再来园与同伴交流,可以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