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教学策略的发展方式
集体教学是孩子在园活动的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要让孩子真正在活动中获得知识,教学活动的组织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探究集体教学中的有效策略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突破点,成为我们的研究方向。结合几轮的课题研究,我们发现只有在以下几方面做好,便能使教学活动有效的开展起来。
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提问
一个教学过程要顺利的开展,教师必须牢牢地把握住教学的目标,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些问题,让孩子们紧紧地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来一步一步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教学的预定目标。在这一过程中要使教学的有效性真正凸现,教学中的提问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就成为教学有效开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比如在大班科学《油水画》中,教师为了让孩子探究油水混合后会发生什么现象,设计的提问为:猜一猜如果我把油倒入水中或者把水倒入油中,会发生什么呢?问题一提出就引来孩子的积极谈论:有的说会变颜色,有的说混在一起,有的说没有变化。老师没有表白,而是又提出了一个建设性的问题:让幼儿接下来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试验。在此案例活动中教师提问明确、具体,又有一定的开放度,利于幼儿思考、自主表述意见。幼儿回答后,教师没有给出答案,而是让孩子通过操作实验自己发现。
可见,一个活动的有效性,不仅体现在把握教学目标,教学环节上,还体现在教学中的一个一个具体问题的设计上,只有这样,才能将教学环节有效地串联起来,真正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二、灵活回应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一个教学活动要成为一个有效的活动,除了老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回应也显得尤为重要。有时教师一个恰当的回应,能让课堂活动的气氛起死回升,而一个不恰当的回应,能让教学陷入僵局。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回应策略就成为有效开展教学的一个决定因素。
比如在小班美术《烧鱼》活动中,当老师问孩子我们要烧鱼,要放些什么调料时,孩子回答不出,老师就说:“我要放一些醋,它是什么颜色的?请你帮我找出来。”在此案例中,由于孩子对调料的知识不如前面试教的孩子丰富,教学发生了困难,幸亏老师这样机灵的一问,启发了孩子,让原本陷入僵局的状况得到了改变,孩子们就围绕老师的补充提问顺利地进入下一环节,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可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回应可以扭转教学的整个过程,它起到了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只有把握好这个可变因素,我们才能让教学真正发挥它的有效性。
三、深刻反思教学过程中的状况
要真正获得一些教学中的有效策略,反思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在整体反思和局部反思中,能够让我们在再次梳理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为再次组织活动提供有效的经验帮助。同时在一次次反思中,我们才会有所发现有所提高。
比如中班折纸活动《小猪宝宝》,具体教学环节:
1.出示老师画的折猪宝宝的图示,说:“请小朋友看看哪一张你能看懂,哪一张看不懂?”
2.幼儿提出看不懂的地方,老师马上进行解答。
3.老师示范折猪宝宝的完整过程。
4.幼儿自由的看图示折纸,老师巡回指导,提示会的孩子教不会的孩子。观察发现孩子在折时还有困难,有的不会,有的折的不整齐,有的没有压平,折好的26人,占65%。
5.请折好的孩子将猪宝宝贴到展示板上,讲评。老师:你喜欢哪一只猪宝宝?为什么?幼儿基本不会评价,老师从平整度、是否对齐等方面进行评价。
反思评价过程:
1.老师给予了孩子自主学习的空间,但是在时间的安排上不够,而且仅仅是看很有可能看不懂,为何不让孩子去试着折一折呢?
2.没有给孩子自己思考的空间,且没有发挥孩子学习中相互借鉴的作用,可以让其他的孩子说说会不会折,怎样折。
3.如果要示范,为什么开始要让孩子看图示呢?这一部分可以变为对折纸要求的提示。
4.幼儿自己折的过程中,老师让孩子相互学习很好。
5.按照折纸的要领进行讲评,这点很好,但是不能全部是老师在评价,应该引导孩子来评价。另外,这些要求如果在折纸前提出来,效果会更好。
评价:老师在教学中已经有了让孩子自主学习的想法,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又不放心孩子,生怕他们学不会,所以没有让孩子去自主的看图示折。如果老师在一上来就让孩子看图示自己尝试折宝宝,也许孩子在折的过程中能够自己读懂图示,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折纸的基本要求应该在每次折纸之前强调,当然在评价时也可以结合进行讲评。
在本案例中,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一次深刻而又全面的反思,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有效的剖析,最后产生了一个本次活动的总结性评价。整个分析到位,相信在这一次的反思之后再实施此活动,一定会有一个实质性的改变,在教学活动的时候也能更加体现本次活动的重点难点。
又如中班语言活动《小黄和小蓝》中,部分环节:
1.看PPT电子图书。引导孩子看图书画面,进行猜测和讲述。当孩子讲到小黄和小蓝有许多的朋友时,老师一带而过。
2.继续看电子图书的下半段。老师还是没有引导孩子进一步关注画面,没有让孩子充分的讲述观察的结果。
反思过程:
1.应该让他们观察一下,他们的朋友是谁?为下文的颜色变化打下基础。
2.应从引导孩子观察和想象讲述的角度设计提问,帮助孩子提升经验。
总评:1.在每一个环节中,还有很多元素没有很好的挖掘出来。2.语言教学要求老师充满激情,用丰富的语汇和表情来诠释故事,要允许孩子充分的讲述,要引导他们讲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引起孩子的共鸣。3.在看图书中要突出“看”,让孩子关注画面中的有效元素,展开想象,养成孩子看书的好习惯。
在本案例中,对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深入的反思,能够让我们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为调整教学环节提供一个可行方法,这种反思具体有针对性,能够真正解决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两个反思案例中我们发现,反思可以是整体的,也可以是局部的,只有在反思中深刻的反省教学活动中的状况,才能让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上一篇:与家长有效沟通的小技巧的方式
下一篇:浅谈学前班汉语拼音教学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