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阅读场”的有效构建问题探索
“场”,是指物理学中物质相互作用的范围。“阅读场”,则是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读者内心世界发生的一种作用——共振、共鸣。当阅读者内心的“场”在阅读时被文字材料激活为生动的场景、形象的画面、动态的世界,就能更轻易地读出会心的微笑和感动的泪,留下深刻的记忆。良好的阅读场的形成,能让阅读成为一种精神享受。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也就是阅读者内心的“场”已和文字材料融合在一起,自然能体味出文字背后的深意。如果学生不能充分读书,根本无法深入文本解读课文,更无法品评文字体会情感,并进行有效的言语实践,那么这种情况下的学习只能是教师把答案告诉学生,或者过多地替学生思考,甚至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学生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长此以往,就无法培养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的能力。良好的阅读场的形成,能让阅读成为一种精神享受。
一、第一课时是构建阅读场的最佳时机
阅读教学第一课时是学生刚刚接触新的课文,相对于其后进行的第二课时,它具有基础性、工具性和自悟性三大特点。第一课时要了解许多第二课时的前期基础知识,如生字词的字形、字音、释义,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这些都是阅读理解的基础。第一课时的学习要运用许多工具,如查字典、上网搜集相关资料等,这些都是进行有效阅读的保证。第一课时之后,有了学生的自悟,才有讲解的基础,更是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的基础。由此可见,第一课时是构建阅读场的最佳时机。
教师要让学生在激情的话语中、在生动的画面中、在动人的音乐中、在恰当的材料中走进文本,拉开学习的序幕,在形式上吸引学生,在情感上震撼学生,在心灵上呼唤学生,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当学生处于“心未通而求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进行“开其意,达其辞”,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把握文本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这至关重要。
而中年级的语文学习,正是孩子语文学习全面铺开的转型期。研究中年级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读准读顺课文,进行扎实的词语教学,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这几点是重点和难点。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和策略时,就要根据重难点,了解学情,因课而异、因材施教,在有限的40分钟内,确切了解学生的兴奋点,通过教师的语言、文本的材料、学生的学习体验,抓住最佳时机构建阅读场。
二、整体通读是构建阅读场的主体思想
如何让学生在第一课时进入一种真正的阅读状态,从而达到进入第二课时(深入品悟文本、习得语用方法)的“临界点”呢?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简化教学环节,以最简洁的方式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拿出尽可能多的时间让学生沉浸在通读的境界里,读、思、品、评、议、诵……循环往复,读通读透。
第一阶段读书,是初读课文,学生会遇到一些生字词,感受作者的用词习惯,会遇到新的句型和新的表达方式。这些新知会形成一定的阅读障碍、阅读困惑,学生的阅读思绪被打断,使之对课文内容不能很快形成一个清晰的、连贯的完整认识,书读得不流畅是正常的。在初读的时候,安排词句的学习正是时候。
第二阶段读书应该安排在词语学习之后,因为对词句的正确感知会将读书水平带上一个台阶。此时的读,既能使学生体会词语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在文章句段中的呈现方式、构建方式,又因为基本扫清了词句读音和理解上的障碍,学生能分出一部分注意力关注文章的内容及其前后联系,阅读思绪连贯了,课文也就读得流畅了。此时再完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就不是很难的事情了。
第三阶段读书,最好安排在质疑问难环节之后,或者放在教起始段落或重点段落时。在中年级的语文教材中,起始段落或重点段落应是第一课时精要的教学部分。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作深入的解读和适当的取舍,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做到读有要求,读有层次,抓住关键词和重点句的剖析来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让学生在语言精华处潜心揣摩,体味其中滋味,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内化。
在上述三个阶段的朗读中,整体感知是第一课时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落实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整体把握的能力”的一个重要训练内容,需要有效的方法和科学的训练过程,以此对文本进行整合。
根据文本的不同特点,借鉴阅读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采用如下一些策略:
(1)引导学生学会在标题或段落中发现一个主题句,这个主题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如苏教版第七册《开天辟地》在文末就有这样的主题句:“就这样,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田园风情》在文首也有这样的主题句:“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2)如果标题或段落中没有这样的主题句,就需要提炼一个这样的主题句。如苏教版第七册《李时珍夜宿古寺》就要根据文章的情节,提炼出:李时珍为修订《本草纲目》住破庙、吃干粮以及认真记载寻访所得。
(3)对一些具体的人物、事物、项目、行动或段落进行一个上位水平的概括。如苏教版第五册《三袋麦子》中,学生将课文内容概括为:“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猴、小牛各送了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了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则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的麦子。”可以用一个上位水平的句子概括:“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小猴各送了一袋麦子。小猪、小猴和小牛对这袋麦子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获得了不一样的结果。”
(4)删掉课文材料中并非主流的、冗余的、价值不大的、琐碎的东西,留住课文材料中高度概括的精辟语言。如苏教版第六册《菩萨兵》中,就要根据“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啊”提炼出一个主题句:长征途中,朱
德总司令带领的红军以菩萨一样的心肠为藏民着想,替藏民春耕,赢得藏民的信赖。
用不同的方法建构阅读场的“土地”整合工作,有效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提高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学生经历整体把握文本,通读文本,达到阅读的“临界点”,便为构建阅读场建立了可以依托的载体。
三、词句教学是构建阅读场的基础力作
扎实的词句教学是第一课时的要务,教师要舍得花时间,把词句教学抓实抓细。有效的词句教学不是机械地读读认认写写的教学,是要能够根据不同词句的结构、表达及应用的特点,引导学生深入感知,点石成金,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语感,为构建阅读场打下扎实的基础。
1.用关键语素,帮助感受词语意义
“越王勾践万般无奈,只好派人向吴王夫差求和,表示愿意和夫人一起去吴国,给吴王当奴仆。”(苏教版第五册《卧薪尝胆》)在“奴仆”这个词语中,“奴”是关键语素,“奴”字指古代的奴隶,多为在战争中抓来的俘虏和从别的部落中掳掠的人口。古文字的“奴”字,像一只大手抓住一个女子的形状,其本义当指女奴、婢女,又泛指奴隶。通过理解关键语素的字形分析,理解越王勾践忍辱负重的内在精神世界。
2.理解生僻语素,相关词语链接
“他有两只水罐”(苏教版第七册《一路花香》)中的“罐”和文中出现的“灌”是课后要求读写的一类字。“罐”字从“缶”(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的盛酒瓦器)中演化而来的,“罐”就是盛东西或汲水用的瓦器,亦泛指各种圆筒形的盛物器皿。右边的“雚”表读音。那么“灌”也就可以迁移着学习了。
3.捕捉词语中的灵气,体会人物的心理情感
常有一些看似平常的语素,在构词后却变得动感十足。像“破涕为笑”“夺眶而出”等,如果简单地理解成停止哭泣笑起来和眼泪从眼眶中流出来,就扼杀了词语的灵性,忽视了词语背后的人物情感。如“破”有冲开之意,“破涕为笑”是一下子收住了眼泪转悲为喜,这个情感变化于瞬间。
4.结合课文语境,归类学习词汇
如《九寨沟》(苏教版第七册)一课,分自然风光组:银光闪闪、色彩斑斓、五彩缤纷、高低错落、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雪峰插云、古木参天、林深叶茂、平湖飞瀑。分珍稀动物组:攀吊、窥视、窜出、咀嚼、敏捷、憨态可掬、若无其事、美滋滋。这样学词,学生既能从中找到构词规律,又对词语描绘的画面有一定的了解,还帮助了解了文章的大概内容,可谓一举多得,洞悉每一语素的意思,整体感知其内涵,形成丰富想象。
5.品味文中口语,感受强烈生活气息和独特表现
在语文教材中,越是堪称典范的名家名篇越不乏鲜活妙用的口语。如冯骥才笔下的《珍珠鸟》(苏教版第七册):“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抓住嘴、脚、毛,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一下子就让一只可爱的珍珠鸟形象跃然纸上。
运用上述例举的部分方法,对不同的生字新词进行有针对性、有重点、有取舍的引导和引领,就能为构建阅读场打下扎实的基石。此外,“创设情境,唤起阅读期待”“切入重点,设置悬念”等也是激起学生探究欲望、构建阅读场的途径,合理巧妙地使用它们,才能使学生的阅读品悟给力。
实际上,在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中,目标的实现都是有先有后,教学的内容都是有轻有重。满足学生需求的内容才是学生乐于学习、善于接受的前提,帮助突破重难点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这样有利于目标的实现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形成。
“整体感知”“整体通读”“词句教学”正是提高中年级阅读教学第一课时有效性的关键要素。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认知特点,得“时”,得“体”,得“力”,得第一课时之“要”,才能为构建良好的阅读场夯实基础、铺平道路、蓄积力量。
上一篇:谈小学语文单元类结构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