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小学语文浸入其中 润泽灵智的策略

发布时间:2015-08-15 10:54

 一、价值取向与目标定位
  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它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细腻生动的语言描写,使读者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快乐。小语教材改编名著的做法由来已久,我们不妨揣测一下编者的目的,从教材编撰的角度而言,是为了提高小语教材的文化品位;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而言,是为了让小学生尽早地接触、了解名著,在涵泳体察中提高人文素养。这应该是名著类文本的真正价值所在。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后一个目标,在课堂上让学生与名著邂逅,引领他们叩响名著之门,通过古典名著类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开阔视野,涵养文学素养。
  这样的目标该如何达成呢?
  1.打开一扇大门
  小语教材中的古典名著类课文,无论是改编的还是节选的,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文本意蕴都是经典而悠远的。教学这类课文,如果仅仅局限于文本一隅,就课文教课文,则是教学视野狭隘的表现;如仅仅向学生推荐一下原著,就更不能达到名著类课文教学应有的目标。
  一般来说,古典名著类课文语言的活泼、情节的曲折与原著往往无法相比,改编过的语言风格有时也与原著相差较大。这就是不少学生接触了原著之后,对教材文本感到“不过瘾”的原因所在。“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观景如此,语文学习同样如此。在古典名著类课文的教学中,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就是引领学生步入姹紫嫣红的经典世界,让他们去期盼,去触摸,去感受,去领悟,去积累……
  如教学《武松棒打洪教头》一文后,有教师作这样的引导:从这篇课文中,可以看出武松是个怎样的人?学生纷纷发表意见,说武松是个武艺高强、豪爽神威的人。然而,教师不囿于此,接着向学生介绍:《水浒传》中除了描写武松与洪教头较量外,还描写了武松的其他故事,诸如“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怒平都监府”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借助学习《武松棒打洪教头》的方法去阅读原著中的这些故事,进一步感受武松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在阅读汇报课上,学生纷纷交流,有的说“武松是一个武艺高强,有勇有谋的英雄”,有的说“武松是一个有仇必复,有恩必报的义士”,有的说“武松是一个有血性又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可见,一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武松形象已经在学生的心中扎根了。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感受《水浒传》中108位好汉的不同形象,享受阅读的乐趣,感受情节的曲折和施耐庵笔下文字的精妙。
  可见,如果在古典名著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能抓住典型的人物或情节,进行适度拓展,那么课文虽然教完了,但关于原著人物的阅读与探究却才开始,原著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就会进入学生的阅读视野和阅读实践,学生对课文以及原著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这样教学,一篇课文虽短小,却给学生打开了一扇视野宽广的大门。
  2.涵养一份情怀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就课外阅读而言,《语文课程标准》尤其重视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的品位。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品位呢?教材中古典名著类课文的教学无疑承载着这样的任务。而实现这一任务的关键在于涵养学生一份崇尚经典、热爱名著的情怀。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
  情怀不是知识,也不是能力,但是比知识和能力更为重要。就古典名著类课文的学习而言,重要的不是希望学生对课文熟读成诵,了然于胸,而是涵养学生的一份情怀。著名红学家周汝昌曾说:“倘若问我最喜爱哪一门功课,我将毫不迟疑地敬答两个字——语文。”因为热爱某门学科而成就一番事业的名家何止周汝昌先生一人!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那就是拥有一份执著的情怀。
  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如痴如醉地诵读名著的片段,能关注与名著相关的影视媒体,能常常向别人讲述名著故事,还能将爱经典、爱名著的热情“传染”给同学和家长,并乐此不疲,那么可以肯定,名著类课文的教学已经涵养了学生的语文情怀。中国古典名著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孔子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学生拥有了这一份爱经典、爱名著的情怀,他们的文学素养还会低吗?
  学习《草船借箭》之后,教师引领学生走进了“三国”的世界。曾有学生向教师发问:“诸葛亮神机妙算,他明明知道周瑜让他三天造十万支箭是有心陷害,为什么还不揭穿呢?”“在华容道上,如果关羽斩杀了曹操,难道将来蜀国吴国就能因此打败魏国吗?”……学生能有这般关注,能有这般思考,就是因为拥有了爱经典、爱名著的情怀。
  在古典名著类课文的学习中,教师如果涵养了学生的这一份崇尚经典、热爱名著的情怀,不仅会促进学生对整本名著的阅读,还会激发学生阅读更多的古今中外经典名著。这份情怀对学生学习语文、提升人文素养至关重要,其价值和意义已经超越了语文学习的范畴,能直接影响民族素养的提升。
  二、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目前各个版本的小语教材,特别是高段教材中都有根据《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名著改编的课文。这些文学经典理应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在学生懵懂的心田里熠熠生辉,然而,现实又是怎样的呢?
  以《三打白骨精》为例,随意翻开一本教参或者在网络上点击一份本课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制订不外乎这样几点:(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感受人物不同特点,懂得对敌人不能讲慈悲,要善于识破敌人的诡计,并和敌人斗争到底。于是,依此推进,课堂教学环节大同小异,读文分段、批注交流、复述故事,一 路无阻。可在这样的顺利中,那原本字字珠玑、处处学问的经典片段就只能与学生擦肩而过了。
  细细推敲,造成这样一种高耗低效现象的原因有二:
 首先,学生本位的缺失。本课是经过编者改编的,语言浅显易懂,对于处在六年级下学期即将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无任何阅读障碍。即使没有读过整本的《西游记》,学生也看过电视剧,对于人物形象的把握也是了然于心。要达成如上的教学目标,有半节课时间就够了,何须耗费学生的阅读时间进行着已有水平的重复?
  其次,教师自身未能深入钻研教材与原著,缺乏文学的敏感,只是机械教教材。《三打白骨精》一课值得品味的东西很多,它是根据《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改编的。上接“五庄观观音甘泉活树”,下启“黑松林三藏逢魔”。表层是师徒与白骨精的冲突,深层还有唐僧与孙悟空的师徒矛盾。而且,从语言叙述的角度来看,这一课还涉及小说中常见的一种手法:反复叙事。
  分析原因之后,我们不难发现选入教材的名著章节,有不少是根据名著原文改编而成的,在文字、结构、内容的处理上与原著都有明显的区别,我们在教学改编而成的名著时,是不是只要理解主要内容就行呢?是不是只要感受人物形象就行呢?《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吸收祖国语言文化的珍贵遗产,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所以,笔者认为小学阶段古典名著的教学,在让学生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帮助孩子了解名著,引领孩子走近名著,去体悟名著语言的精妙,享受阅读名著的快乐,进而激起学生有去读一读原著的冲动,这才算达到了名著教学的目的。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探析
  1.在文字去繁处品味原著语言的华丽
  由于古典原著章节篇幅都比较长,为了方便学生阅读,编者往往会对原著的篇幅进行压缩。但是这一压缩,不仅仅是字数变化了,更重要的是原本的文质也随之变异和退化。这就需要我们把此处的文字还原或充实原著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原著语言的魅力。窦桂梅老师在教学《三打白骨精》中的“一打”时,就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很典型的案例:
  生读相关段落:“这时,悟空从南山回来……”
  师: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村姑?(美貌)(六年级的学生想要表达美貌,词语是一个接着一个。)那还不行,你们知道的词还不足以表达出文中的美貌。
  (出示视频)
  师:怎么样?
  生:闭月羞花、眉清目秀、花枝招展……
  师:看原文中是怎样描述的。
  出示原文:冰肌藏玉骨,衫领露酥胸。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月样容仪俏,天然性格清。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半放海棠笼晓日,才开芍药弄春晴。
  生读。
  师:李卓戊在此处批了一个字——妙,妙在哪儿呢?
  生:常人看不出这女子的美。
  师:这美下面藏着的是——恶。
  师:把感受带进去再读。
  ……
  2.在言语改编处品味原著语言的精妙
  我认为名著改编一定要忠实于原著。如果在改编时把原本沉甸甸的东西变得轻飘飘的,醇美的诗情变得淡乎寡味,丰饶的意蕴变得肤浅稀薄,形象苍白,语言平淡,有的甚至会产生歧义,那么就很难激发读者进一步阅读原著的欲望。《将相和》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蔺相如说∶“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笔者在教学时提出了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1)蔺相如在秦王面前真的会说“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这句话吗?
  (2)如果蔺相如真的说了,秦王真的会怕得“被逼得没法”吗?
  同学们经过思考,觉得蔺相如说话不会这么冲,不可能直截了当地这么说;秦王也未必害怕蔺相如,相反,秦王有了杀蔺相如的把柄和指责赵王的理由了。于是,我就出示了原文: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学生通过读原文,知道了蔺相如是要以自杀来威逼秦王给赵王击缶,而非蔺相如要和秦王同归于尽。
  3.在细节削删处品味原著语言意蕴
  著名学者陆建德说:“一部伟大的作品,多‘潜在的魅力’,人物头上小小的饰物或下意识的细微举动都暗含了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如此,文学名著才散发出千古如斯的永恒魅力,给人以经久的艺术享受。但改写者在改编时,往往遗神取貌地抽取所谓故事,而对那些无关宏旨又充满意味的细节,都看成可有可无的枝蔓,往往都被砍去了。《三顾茅庐》主要写了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以此来赞扬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课文在改编“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把原著中的一处细节给删除了,但就是这处被编者删除的文字恰恰最能体现刘备对诸葛亮的虔诚和渴求。
  接触古典名著,让涉世未深的孩子们初见古典文化端倪;阅读古典名著,让孩子认识古代社会,认识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品味古典名著,提高孩子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品位,提高孩子对语言文字的品析、运用能力。那么,老师们,我们还等什么,快让孩子徜徉于古典名著的海洋,浸入其中,润泽灵智,在潜移默化中积淀丰富的文化底蕴吧!

上一篇:音乐课堂回归本位的实践路径的建设策略

下一篇:抓住本质巧设问善用激励拓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