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问题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的策略分析
一、关键问题运用不当的表现
1?郾问得散,缺乏方向性。教师在教学中追求面面俱到,形成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学生就像一台台回答机,面对教师环环相扣的提问,被动地思考着……结果缺乏对目标的指向性,重点不突出。
2?郾问得杂,缺乏联系性。教师提问随意性较大,问题之间缺乏逻辑联系,导致学生的学习活动没有条理性和层次性,师生互动效果差。
3?郾问得浅,缺乏思考性。教师提问过于简单,总爱这样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学生无须思考就能回答,积极性很高,煞是热闹,不仅收效甚微,学生的思维也得不到训练。
4?郾问得死,缺乏灵活性。教师课堂提问按部就班,没有创意,篇篇文章分析提问都雷同:“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教学过程显得非常僵化,课堂不够活跃。
5?郾问得空,缺乏启发性。教师对教材、学生研究不到位,提问太空洞,脱离语境,而问题表达也不明确,越想让学生明白,语言就越啰唆,导致学生糊里糊涂,不好回答,缺乏思维导向。
6?郾问得难,缺乏全员性。教师对关键问题没有精心设计,提问脱离了多数学生的实际,学习活动成了老师与少数几个尖子生的对话,其他同学只好坐冷板凳。
二、关键问题的设计
1?郾紧扣目标,关键问题要问得准。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知识点、培养的能力点、受到熏陶的情感渗透点,也是教学的重点和关键点。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目标来进行,关键问题的设计也不例外。关键问题的设计要依据课标中的学段教学目标、单元导语、精读课文后的思考题、略读课文前的“连接语”来进行,这样才能问得准,切中要害,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把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的课后思考题:(1)“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心里有哪些变化?”;(2)“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3)“读句子,讨论:①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②课文中为什么反复出现类似的话?”(4)“小练笔:阿曼达在废墟里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这些都是关键问题,都能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语言,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2?郾活跃思维,关键问题要问得精。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质上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关键问题的设计不在多,而在精。出色的关键问题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未知的领域,获得知识和智慧,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设计关键问题要多用开放性问题,少用封闭性问题。那些答案唯一,诸如“对不对?好不好?……”的问题就是封闭性问题。而开放性问题不求答案的唯一,强调方法的多样化,展现的是一个广阔的求知空间。把封闭性问题转变成开放性问题,能激发学生源源不绝的求知欲、创造欲。如《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写了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圆明园毁灭的经过三部分。可设计以下关键问题:“仔细阅读课文,思考昔日的圆明园是怎样的,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呢?”这样提问,学生阅读的范围就大了。他们通过深入思考与理解后得出圆明园景色壮观,建筑宏伟,收藏着很多奇珍异宝……这样提问,为学生提供了参与机会,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的认知能力,促进他们阅读技巧的发展。
3?郾重在引导,关键问题要问得实。
“都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关键问题的设计要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而又生动活泼地学习,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使学生确实领悟学习方法。
(1)关键问题的设计要注重作者的“文路”。叶圣陶先生曾说:“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关键问题如能紧扣文章的思路,学生就能有序可循,顺藤摸瓜,从而较好地理解课文,准确把握课文的重点、难点。如教学《新型玻璃》一课时,把关键问题“课文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它们有什么特点和作用”设计成表格形式,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完成表格填写,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关键问题的设计要注重把“教路”变成“学路”。参与式教学的责任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努力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和快乐。设计关键问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他们经过努力就可以解决问题,如同摘果子,“跳一跳,够得上”。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设计的关键问题有①大娘、小金花、大嫂分别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②志愿军为什么称他们为亲人?③这里的亲人是指大娘、小金花、大嫂吗?为什么?这些关键问题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培养每个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4?郾关注发展,关键问题要问得巧。
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巧妙的提问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关键问题要变换提问角度,既要发展学生的能力、思维,又要发展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如果把“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改为“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就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就能让学生通过阅读,在头脑中加工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象和惨遭侵略者任意毁坏的图像,就能感觉到圆明园的毁灭确实损失巨大,令人惋惜,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实在可恨。那我们怎么办呢?学生们众说纷纭,最后归结为: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能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从小要努力学习,长大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增强国力,振兴中华,让圆明园的毁灭不再重现。
三、关键问题在教学中的运用
1?郾关键问题出示后,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关键问题出示后,应
给足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要指导他们充分地读书,以读促思,以思促读,读中求解。当学生回答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以期待的目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这个等待虽然费时,却是值得的。如教学《将相和》一课时,我提了一个关键问题:“你喜欢课文里的哪个人物,为什么?”问题刚出示完,就有两三只小手举了起来。我没有立即让他们回答,而是用手势示意这几位学生把手放下,亲切地说:“你们的反应可真快,我想你们如果和其他同学一样能认真读读课文,把语言组织得精练些,回答一定会更精彩。”这样,既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又调动了他们思考的积极性,同时还稳定了全班学生的情绪。学生在我期待的目光中认真读、仔细想,教室里鸦雀无声。不一会儿,学生陆陆续续举起小手,一个学生回答道:“我喜欢蔺相如,因为他聪明,不畏强暴。”另一名学生补充道:“蔺相如、廉颇、赵王我都喜欢。因为蔺相如勇敢机智,为了赵国大局识大体,团结人才;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知错就改;赵王赏罚分明,会用人才,廉颇和蔺相如才得以齐心协力保护赵国。”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从学生的回答中不难看出他们经历了一个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历程,经历了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
2?郾关键问题出示后,要留给学生想象的余地。
关键问题出示后,要把想象的余地留给学生,让学生以思促读,读中有思,发挥想象,把文章中的一个个词,一句句话,一段段文字转化为有声有色的事,有血有肉的人,丰富多彩的景,真挚感人的情,在头脑中加工成生活中的画面或影视画面。如果学生想象有困难,可播放相关的影视画面启发学生进行想象。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可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影像,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可播放同名电影片段等。通过想象引领学生在语言王国里遨游,让他们创造性地阐述关键问题,深刻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3?郾学生想好后,要给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
参与式教学的优质、高效,离不开全体学生的全程参与和主动参与。教师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交流的平台。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满足每个学生的表现欲望,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激活了思维、启发了想象,产生了情感的共鸣,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从而生成了对课文的新认识。
4?郾学生交流、回答时,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
学生在组内交流时,教师要巡视检查,参与学生交流讨论,引导他们想说、敢说、抢着说,不断地超越他人,超越自我。各小组展示交流学习成果时,教师要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发言,关注他们的动态生成,捕捉他们交流中产生的不足之处,随机调控学习活动进程,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与编者之间的有效对话。
5?郾学生回答后,要及时评价。
对学生的回答,要及时做出评价。要把每一次的课堂提问变成对学生能力的认可和鼓励,营造出学生敢于被提问、乐于被提问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习领悟语文课程标准,把握教材,研究教法,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出每一个关键问题,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