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策略创建
一、培养低年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意义
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自理能力尤为重要,他贯穿人的一生,是生活的基础。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自我料理与集体生活中自我管理的能力。自理能力的提高,对培养现代化四有新人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小学教育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培养低年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几代人的宠爱,生活自理能力非常匮乏。例如,近几年我校新生入学,祖孙三代一同来校报名,说明新一代独生子女自理能力的薄弱。我校的不少学生不会系红领巾,有的小学生不会削铅笔,有的小学生书包不会整理——至于洗衣打扫等家务劳动更是无从谈起了。通过对本校新生的问卷调查、个别访谈,认识到当前小学低年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现象:
1. 主干式家庭中祖辈对孩子的宠爱和溺爱。现在孩子的家长大多受过初中以上教育,也有较正确的教育孩子的理念,但相对祖辈而言,家长和孩子两代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对孙辈更加溺爱。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家庭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关爱,使之成为温室里的鲜花,禁不起风吹雨打。
2. 学生中普遍存在不爱劳动,怕脏、怕累的现象。我校一年级学生中大多数不能独立完成自我服务性劳动,像最基本的整理书包、穿衣服、值日工作是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的,上学所需一切用具均由家长帮忙搭理,交作业时甚至打电话问家长作业本放在书包的哪一层,经常进行自我服务性劳动的学生不到10%。
3. 学校教育偏重学科成绩的教育,忽视劳动技能和动手实践的教育。1986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初稿)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要使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等思想品德——要使学生具有健康的身体、爱美的情趣、良好的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但对于人们津津乐道的智力投资来讲,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尚未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三、培养低年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策略
低年级学生虽然有独立管理自己的良好愿望,但是由于他们还不善于记住和运用方法,有好模仿的特点且容易疲劳,以至于常常产生依赖行为。所以,我们要根据儿童已有的认识、行为习惯、心理发展水平来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
1. 走进家庭生活,丰富生活自理能力的活动内容。家庭生活是五彩缤纷的:饮食起居、休闲娱乐、消费与理财、护理与保健等都是家庭生活的内容。以充满情感的家庭生活为着眼点,不断生成有意义的活动主题是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策略之一。例如,利用母亲节给学生布置亲情作业:尽自己所能为妈妈亲自做一件小事,表达爱对妈妈的谢意,然后记下为妈妈做事的真实感想,与妈妈做一次心灵的交流。这样的亲情作业,不仅培养了孩子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习惯,而且在引领孩子为家长服务的过程中,懂得了感恩,体会到爱与付出的快乐、幸福。
2. 走进校园生活,开拓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践渠道。马卡连柯在《我的教育经验中的若干结论》中说:“我的基本原则(我认为这不仅是我个人的基本原则,也是所有苏维埃教师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教师在培养自理能力的过程中,把尊重、热爱、关怀和信任学生与逐步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尊重学生,就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严格要求,就是对学生的管理和培养。
首先,师生共同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学校生活中,学生是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我们除了安排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外,还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讨论,自行制订了《值日生工作条例》、《集体活动公约》、《个人学习用品管理办法》、《文明班级条例》等,使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每项活动都有所遵循。每月末对照自己的行为能力,先自评、班评,再家长评,最后以“得星”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很直观。当学生看到自己的得分后,就能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判断,既看到成绩,又找到不足,促使学生自制力不断提高。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心动”主题活动,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给学生创设一些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对自我、自然、社会、科技、文化引起足够的关注,在了解社会、了解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如,在“校园里的浪费现象”中,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校园里各种各样的浪费现象,通过调查你有什么发现,今后该如何做?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3. 走进社会生活,生成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践资源。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重要资源,在实际的生产劳动、社会服务等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生活,丰富社会阅历,扩大文化视野,获得对他人社会价值的认同感,增强社会责任感!例如,我通过家长会和社区活动,首先让家长明白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得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得从家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争取家长和社区的支持,然后与家长们一起根据孩子的年龄及实际情况共同制订出学习有关自我服务劳动技能和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目标。每个家庭针对自己孩子的不同情况制定出机动目标,以社区为单位,力求家长要求按目标去实施。在目标实施过程中,社区为活动搭建舞台,家庭主要是督促和指导孩子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家庭中能真正做生活的小主人。由于低年级学生做事坚持性差,在培养自我管理能力方面需要老师与家长经常提醒,适时鼓励,来增强低年级学生学习做事的兴趣。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我们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一个良好的习惯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重视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放开我们关爱的双手,给他们一个锻炼的机会!相信孩子,经过磨练,他们一定会像一只只雄鹰展翅翱翔,搏击长空。
上一篇:小学英语新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
下一篇:分层教学在小学英语阅读中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