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发展策略

发布时间:2015-11-09 10:26

心理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语文教学设计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渗透心理教育,要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资源,营造轻松和谐的心理氛围,构建和谐课堂,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
  一、?在教学目标设计中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多年来,许多教学工作者一直在探讨如何在语言能力训练各个环节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却忽略了进行心理教育。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教育,首先要确立好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包括教养(语言能力)、德育、心理素质教育几个方面。
  语文教材中隐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资源,它需要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去挖掘,并把它定为教学目标之一。例如,《云雀的心愿》一课可抓住“云雀的心愿是什么”这个问题,并把它转化为心理教育内容:如果是你们会不会发出与小云雀相同的心愿呢?再如,在《天鹅的故事》一文中确定教学目标时,除了语言能力的训练,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天鹅破冰的过程之外,还要确定心理素质培养目标:学习老天鹅舍己为人、勇敢无畏和天鹅群团结一致的精神等等。
  二、?在教学策略的设计中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教无定法。教学方法的设计是依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的。一篇课文的心理教育因素很多,选择哪些作为重点也应视学生的心理现况和教材的特点而定。我认为以下几种方法比较能实现心理教育:
  1.?启发想象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根据文中的语言文字,去想象它能描绘的情景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让学生把内心的体会说出来,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受到心理教育。例如,在《生命的壮歌》一文中,设计这样的环节:引导学生对“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这一景象进行想象。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想象力,又能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老羚羊舍身为人的精神品质,受到只要坚强勇敢有信心定能战胜困难的心理教育。
  2.?角色扮演的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中的角色是让学生把自己放在课文中人物的位置上去,替人物去说去做,对课文人物现象进行再塑造。角色扮演,既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又可以使学生在表演时设身处地地实施文中人物的良好的或不良的行为,并获得各种不同的体验,使学生受到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敢于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表演才华的心理素质。设计《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的教学时,可以多用一节课设计这样的环节:让学生们分组表演公仪休、子明和管家,之后再让学生对换角色表演,表演完了,老师采访这三位学生交换角色后有什么不同的感受。这样使同学不仅体会到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明白做人要光明磊落,象公仪休一样正直清廉,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敢于在人前表演。
  3.?问议结合的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总少不了问问题,这问题由谁来问、由谁来回答都应该从心理角度去考虑。一般来说,对于要普遍掌握的,则由教师提问学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于启发性、创造性的问题则由个别成绩好的学生提出;对于开放性的问答,则由老师引导小组讨论解决问题,以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
  如在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一课时,我设计质疑导入,让学生们针对课题提出疑问。这时,学生们纷纷举手提问,我根据学生的情况,先让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提问,他提的问题是:“题中的课本指什么?”这个问题很简单,笔者让学生来解答,学生们异口同声地答道“大自然”。这时,全班的答题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接着,我又让成绩比较好的同学提问,她问道:“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为绿色的课本?”这个问题很有难度,笔者没有立即让学生回答,让同学们讨论,结果还是没有人能解答,于是顺理成章地过渡到品析课文的环节。在引导学生学完课文时,笔者又给了学生5分钟时间讨论那个未解决的问题,学生通过对文章的理解将问题解决。
  三、?在作业内容的设计中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以单纯的语言能力训练为目的的作业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也往往因为作业的枯燥无味而不做作业。所以在作业设计中结合心理教育因素来给学生练习,既能让学生感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例如讲完《新型玻璃》一课时,让学生自己设计几种新型玻璃,在讲评作业时,则以“产品设计推荐会”的形式让学生介绍自己的设想。学生们在这一环节中,积极性很高,都抢着要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创意。这样即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
  (作者单位:昆山市千灯镇炎武小学)

上一篇: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训练的策略分析

下一篇:浅谈农村初中语文学科学困生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