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阅读 彰显个性的方式分析
一、阅读教学旁征博引,学生兴趣盎然
阅读教学既是教师分析文章、讲解知识点的主要途径,也是展示教师基本功及知识厚度的平台。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不但要知识渊博,充满激情,还要在教学中旁征博引,出口成章,给人以美的感受。
我在分析《纪念白求恩》一课作者写作语言时,为了突出毛泽东用词精妙,无人能比,引用了《沁园春·雪》的例子,当堂给学生背诵“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用美的诗词感染学生,同时告诉他们,蒋介石读到这首词后,为了与毛泽东一决高下,马上召集一帮人来写冬雪,他们聚集在一起,作诗一个月,但无一人的诗能与主席的媲美。相信这样的讲解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受此影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变单纯的抄写记忆作业为开动脑筋想做作业
语文学科的性质就是抄写记忆的多,理解的少,尤其反映在作业上更是如此,所以导致一些爱动脑筋的学生不喜欢语文,感觉“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何把这部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我认为可以在每课中有针对性地给成绩好的学生布置一些值得深入思考的训练题。
我在讲《勇气》这一课时,正逢美国攻打伊拉克期间,很多学生非常关心这次美国的“倒萨”战争,每天都在谈论,我让他们在预习课文时,结合这次战争和我们前一单元学过的有关生命的话题谈谈自己的观点。结果同学们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们各抒己见,偶尔还有争论。这样学生既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复习了旧知识,使知识融会贯通,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用优美的语言、哲理的警句引导学生
“语文知识在于积累,书读得多了,自然就有话说有事写了。”从事十几年语文教学工作也使我懂得,只有善于积累的人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积累知识的能力呢?在《热爱生命》一课中,我首先出示几句优美又富含哲理的句子:“你可以到工厂去订购一定容量的瓶子,一定尺码的衬衫,可生命却容不得你如此订购啊!”“别用三年糊涂的快乐换取一生清醒的痛苦。”……果然,一下子吸引了许多学生,有很多孩子当时就把这些话记在了笔记本上。我趁热打铁引导道:“这些名言警句既是哲人们做人、行事的经验总结,也是他们对后人的谆谆告诫,如果我们注意收集这些语言精华,继承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去认识人生,认识社会。”后来班干部从大家收集的名言中,选择了“初中三年在悄无声息中决定人生的方向,好好把握呦!”一句挂在班里,勉励同学们珍惜时间,努力学习。这种教学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还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四、多与时事相联系,让阅读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当今的学生已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了,一味闷头读死书,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所以必须培养学生由课内迁移到课外的阅读能力。
《我的母亲》这一课中,因为作者的母亲心地清明、宽容隐忍、仁爱善良,所以培养出胡适这样异常优秀的儿子。生活中也同样如此,央视二套主持人李佳明说,他在美国得知四川汶川地震后,第一反应是回国,回到家乡四川绵阳,但母亲的一句话阻挡了他回家的脚步,母亲说:“你回来喝的每一瓶水、吃的每一片饼干,都可能挽救一个灾民的生命。”就因为这句话,他心甘情愿地为灾区人民祈福。当我把这些内容滔滔不绝地讲给学生时,他们不仅听得投入,频频点头,还不时地补充几句,积极参与。这样的阅读教学显然已把学生的全部热情调动起来,而且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多关心生活吧,因为那里充满了语文知识。
总之,先有兴趣,再读文本,无疑是通往成功阅读的大路,教师只要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一切问题真的可以迎刃而解。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区包钢实验中学)
上一篇:例谈幽默感在作文中的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