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信息技术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路径

发布时间:2015-11-17 09:27

一、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没有兴趣之原因
  1.信息技术学科“地位”不高
  虽然,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一再声明,学科无主次之分,但是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没有偏向信息技术学科的背景下,决定了信息技术学科在中考和高考中的“地位”是不高的,有些地方甚至根本就不开设信息技术课,只是上面有人来检查了,才临时换个课表,开设一两节信息课做做样子。学校如此,学生自然也对信息技术学科“另[相待”了。
  2.信息技术教师不专业
  “学高为师”,但是,有些学校信息技术教师是由其他教师兼任的,这些教师信息技术专业水平欠缺,是不可能唤起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的。当然,这也是信息技术学科在中考和高考中“地位”不高的产物。
  3.信息技术教师任务繁杂
  绝大部分学校中信息技术教师除了少量的教学任务外,还担负着沉重的维护、维修任务,甚至在学校里负责电铃、接电话、文印等工作。信息技术教师们的精力无法集中在教学上,无法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自然也就上不出精彩的课,学生也自然不会对他们的课感兴趣。
  4.目标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信息技术学科在初中和高中学段结束时要进行考试,不同的地方要求不一样。比如:江苏所有高中生必须参加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信息技术要取得合格等级才能毕业。但是,由于上机测试中题库内容及批改方式等的限制,每年考试题目变化不大,有些学校为了应付考试,信息技术课上只是让学生机械地训练这些考试题目,学生学习索然无味。
  在目前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左右中考和高考指挥棒的情况下,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更要集思广益,好好反思一下,学生们喜欢iphone,说明他们喜欢新的事物,可是为什么不喜欢信息技术课呢?除了中考和高考中“地位”不高的原因,还有就是“学不得其法,教不得其道”。在无法改变外部事实的情况下,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从自身找找原因,要创新教法,努力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在信息技术课堂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八个策略。
  二、激发学生信息技术课兴趣之策略
  1.情境导入法
  没有什么比一开始就扣住学生的心弦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设置适当的情境,让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感受即将要学习的知识的用途,吸引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教学实例】在讲授信息资源管理的时候,请学生查看一个WORD学案,然后用电子教室将近五十个以日期和时间作为文件名的文件发到学生桌面上。看着满满一桌面的文件,学生们一片惊呼,在教师的要求下,学生开始一个一个文件打开查看哪个是要找的学案。接下来笔者再讲述资源管理的必要性和按类别分级管理以及要有合适的文档名的重要性,学生有了之前的情境体验,所以,很容易接受笔者讲授的内容。
  2.学科融合法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入一些其他学科的内容,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其他学科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理解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提高自己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实例】在讲述EXCEL中数据的图形化这一节内容时,笔者了解到学生刚学完数学上的抛物线方程,所以,要求学生用填充的方法生成了很多的X的值,又利用公式生成了相应的抛物线方程中Y的值,通过X和Y两列数据生成了抛物线的折线图,使学生了解抛物线的形状。不断改变抛物线方程,相应的抛物线图形也会跟着改变。学生学得认真,不但熟悉了EXCEL中如何将数据图形化,而且也巩固了数学知识。
  3.作品展示法
  不少信息教师在讲课时喜欢“就事论事”,讲到什么地方就发几个题目给学生做练习,比如:讲到信息获取时,要求学生在网上搜索相关材料,讲到网站制作时,给学生发几个素材和一个网站样例让学生制作网站。学生完全被教师牵着走,这样的教学自然是索然无味的。学生有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可以适当引导,使学生完成自己有个性的作品,通过作品展示使学生有学习成就感,并通过作品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为每节课提出作品要求,也可以每个章节提出作品要求,甚至可以整个课程有一个完整的作品要求。
  【教学实例】笔者在每学期开始时告诉学生本学期信息技术课的任务以及最终同学们完成的作品是什么内容,同时,笔者会把以前学生完成的优秀作品拿出给学生欣赏,让学生知道自己最终要完成的作品内容是什么。在讲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信息技术基础》时,笔者从把握整个教材出发,用信息做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学生开始学习信息技术时笔者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以后的信息获取、信息的处理、信息的集成等章节都是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的,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保存在FTP上,课程结束时,学生将自己以前搜集和处理的素材集成为一个主题网站,完成一个自选主题的完整的作品。将所有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学生间进行互评,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也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同时,通过作品展示和学生互评,学生也可以了解自己作品中的不同和别人的经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4.就地取材法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其教学素材可以让学生自己就地取材。因为就地取的素材都是学生周围的事物,他们非常熟悉,有非常好的感性认识,所以,会更加感兴趣。同时,让学生自己获取周边的素材,他们乐于参与其中,使得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实例】在讲图像的处理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让各组学生自己用数码相机现场拍一些照片,然后要求学生针对所拍图像进行一些处理,最后通过展示各组学生的作品,小组间进行评价,指出作品中的问题,学生根据其他小组的提议继续修改作品。在整个课堂上学生都反应强烈,学习热情高涨。
  5.互评激励法
  信息技术课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改变以前教师只给学生的作品打分数的做法。因为学生既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做得不好,也不知道别人有什么好的想法,他们更不知道自己的作品中有什么样的优点。因此,可以让学生互评,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并结合教师的评价给出作品的综合等级。
  【教学实例】在讲完WORD时,笔者要求学生完成一份WORD小报,通过自建的教学网站展示其作品,并让学生互评,每位学生评价不包括自己作品在内的五份作品。展示的所有作品均被匿名,评价的学生须写明被评作品的优点和不足。课堂上每位学生都在认真地评价作品并查看别人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被彻底地激发。
  6.作业点评法
  一般情况下,信息技术课的课后作业很少,课上的练习也是教师讲一步,学生做一步。对于学生的练习和作业有不少信息技术教师不检查或只是个别抽查一下,这样学生自然就会感觉信息技术教师自己都不重视,信息技术课不重要。时间一长,学生会对信息技术课产生怠慢情绪,进而产生应付考试的学习态度。
  【教学实例】笔者自制了一个教学平台,无论课后布置的作业,还是课上要求学生完成的练习,都会要求学生将完成的作业传到教学平台上,笔者会在课后很认真地批改和点评,每次上课前学生们都会认真地查看教师对他们作业的评价,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也在这一次次的点评中提高。
  7.自主探究法
  教师在课堂上讲得过多,会削弱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不愿意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学习方法。在信息技术课上自主探究学习尤为重要,因为信息技术课上要求学生掌握的操作技能较多,教师讲千遍不如学生做一遍。信息技术教师不能有“控制欲”,动不动就用电子教室广播,锁定学生的屏幕,强迫学生听讲,其结果只会是适得其反,学生会有抵触情绪。信息技术课上教师应该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师通过设计科学的任务评价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
  【教学实例】在讲述用Photoshop进行图像调整时,笔者没有用教师先讲、然后学生练的常规教学方法,而是要求学生打开图像“岛上的女孩”,这是一个非常暗的图像,笔者要求学生尝试使用“图像”→“调整”的功能项,将图像调整好,并且完成下表:
  学生在小组内可以讨论,借助于教学平台学生将表格填好并提交上来,学生自主学习非常积极,在规定时间基本都完成了任务,教学效果非常好。
  8.应用体验法
  “学以致用”,这句话是一个真理。如果一个人学到的知识一点用处都没有,那他为什么要学这些知识呢?相反,如果他将学到的知识用起来,解决了实际问题,这是对他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肯定,也会激发他继续学习知识的热情。同样,如果在信息技术课堂学到的东西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不能将其应用于实际,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会高涨,兴趣不会太浓。所以,信息技术教师要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布置一些利用课堂上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作业,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能有感性认识,增强他们的成就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例】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笔者和所教班级的任课教师商量,给每位教师指派3-5名学生,每次考试的成绩由学生来进行录入、处理、统计,班级网站由各小组组长将网站内容进行分割,每个学生要完成一些具体的内容。教室后面的公布栏中的内容及班级小报也由学生输入、排版、打印。这些具体的信息技术实践体验让学生兴奋,学生发现他们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原来这么有用,在课堂上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上面阐述了笔者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为了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所采取的几种做法。这些做法应用于教学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它们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起学生探索信息技术的欲望。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创新教学方法,就一定能使信息技术课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

上一篇:《吸烟的危害》教学的设计分析

下一篇:《岩石的组成》教学设计的理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