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转换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的方法分析
新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过程,鼓励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顺应新课程改革趋势,贝学问校长创立了“四步转换教学法”的教学模式,2012年3月该模式被评为淮安市“十大教学模式”。它将传统的“带着问题学”转换为“学出问题来”,将传统的教学过程转换为同构自学过程的优化的教学过程,是适应新时期教育的以人为本的新型学习方式。本文以《信息的获取与管理》为例,说说“四步转换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的运用。
一、“四步转换教学法”的具体内容
所谓“四步转换教学法”,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按照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创设、构建了一组体现“三个转换”教学思想的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这是一种教师精心创设情境,铺垫背景,启发引导学生充分参与、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式、情境化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学教材谈感悟、抓重点定目标、作互动明认识、找规律说策略四个教学环节。其教学原则是:学生主体原则,先学后教、不学不教的原则,激励性原则和反复运用元认知的原则。
二、“四步转换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1.学教材谈感悟:问题设计要有方向性
一般而言,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信息量设计“学教材”时间,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内容较少,设计为5分钟较为合适,教师的提问设计主要是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学生初学教材后的认识和感悟,是知识点和能力点的反映,教师要在努力营造最佳的学习情境的基础上热情鼓励,尽可能地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各抒己见,在《信息获取与管理》一节中,笔者将问题设计为:你从课本中了解了哪几种信息获取的途径?哪些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很密切?通过合书后回忆,学生在总体回忆和模糊印象中才能较为整体地把握问题,也有利于生成新的问题。
2.抓重点定目标:目标定向要呈现学生的“最佳发展角度”
在《信息获取与管理》一课中,学生结合自身经验确定了多个知识点,本着趋同存异、面向大多数的原则,师生不断调整各自的认识和看法,最后,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讨论最终确定了“网络获取信息的方式、网上信息的下载方法等”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是师生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教师课前的预设,也是学生思考的结果,这样的教学目标不仅能呈现学生的“最佳发展角度”,而且能让学生予以更多积极的关注。
3.作互动明认识:师生互动要注重阅读、比较、反馈、辩论等教学活动
优化的学习目标已经产生,接下来是解决问题的阶段了。现在黑板上既有师生趋同的学习目标,也有各自存疑的不同问题,本阶段必须在共同落实学习目标的同时,顺便解决一个个疑问。学生通过教材和教师课前准备的学法指导、屏幕录像等教学资源完成一系列的学习目标,同时,小组学习对学生的自学和探究是很有帮助的。
就《信息的获取与管理》一课教学内容而言,并非所有的知识学生都能自学和探究。因此,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并不是要否定教师的讲解。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讨论的基础上,教师一方面要根据前面确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必要的精讲,特别是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如搜索引擎的概念及工作方式,教师要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增强直观性、形象性,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找规律说策略:通过追寻思维]进的痕迹提炼规律性的东西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探明问题的解决过程为宗旨,以能力形成过程的揭示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反馈为立足点。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践操作的内容占90%,学生只有在不断的思考练习中摸索出一定的规律,从而内化为自身的学习能力,才能为终身学习提供策略保障。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操作过程提炼出操作方法,如网上信息的下载,文字、图片、文件各采用怎样的下载方式?面对提问,学生首先要自主思考,得出自己的操作心得,同时,还可以通过交流和讨论,听取别的同学的不同看法,这样便进行到再一次的思考过程中,最终得出更加成熟完善的结论。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自然而然中得到了锻炼,它不仅能树立学生的主体思想,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还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发表独到见解的胆量。
通过课堂练习,强化巩固,推进内化。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通过课堂练习能得到较好的反馈。信息技术课堂的练习设计要考虑到学科的特点,实践操作是重头戏,但是在设计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设置多梯度任务,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成功的喜悦,同时,在练习选材上要注重思想性,尽量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和人格培养。信息技术课堂的最高目标并不是让学生掌握好一堂课的内容,而是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总结出实践学习的方法,同时内化为自身的能力,成为他们一生都受用不尽的财富。
三、“四步转换教学法”的课堂学习中存在的误区
1.引导自学的误区
自学教材首先要有必要的自学环境,初中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对于“自学信息技术”来说,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胜任,教师如果一味地要求所有学生都以自学来完成课堂任务则是不合理的。而且,对于课堂自学环境的设计,一些教师只是设计了一些简单的参与环境,这样的学生参与,只是表面的情景重复,形式上是课改,实际上却仍是传统教学。
2.定目标的误区
课堂研究要有着共同的探讨性,很多教师只是将课堂参与形式虚设,教师没有提供讨论情境的实效性。例如:在学习《信息的获取与管理》时,学生进入了必要的自学阶段,教师提出了自学的问题,然后进行互相探讨,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总结出教学目标,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还是以课前设定的教学目标来引导。这样的环节看似没什么问题,可是仔细一想,这种教学方式完全忽视了学生提出的教学目标,那学生的思考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教学环节上看似以学生为主体,实际上还是教师在唱独角戏。这说明,在抓重点定目标的环节中,教师只是简单地完成教学过程,没有完全领会“四步转换教学法”的精髓。其实,只要在后面的学
习中,对学生提出的小知识点予以解答,这个环节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3.巩固提高的误区
对于巩固提高环节来说,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层次性。信息技术学科中存在学生操作能力差距大等特点,有些教师在课堂练习环节中布置了作业,但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层次差异,作业的布置应具有梯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运用“四步转换教学法”,要避免教学实施过程中容易陷入的误区,选用合理有效的课堂实施策略,这样才能使得课堂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目的,反映出学生自学、探究后的自主学习效果,让课堂真正活起来。
[参考文献]
[1] 贝学问.开创研究性学习的实惠时空[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1,
(7).
[2] 李慕南主编.课堂教学心理学[M].沈阳:辽海出版社,2011,4.
上一篇:《岩石的组成》教学设计的理念分析
下一篇:《散步》教学的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