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方式的实证分析
摘 要: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方式的调查,已经成为当前教师研究的热点。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立足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方式的现状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讨论和建议,旨在进一步顺利推进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的广泛运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方式;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0-0006-03
目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研究已经深入开展,在开展过程中取得很大成效,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方式缺乏深入研究,为此课题组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访谈对山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在全省12个地市发放教师问卷260份,回收235份,其中有效问卷233份;共访谈了30所学校的106位教师。在首次访谈过程中,课题组留下部分教师的联系方式,根据问卷数据和访谈结果分析,对部分问题又利用网络进行了第二次访谈。在访谈过程中,课题组还与聊城大学36位教育硕士进行了座谈和单独访谈,这些教育硕士有中小学学科教师、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人员、中小学校长和教育局工作人员。
研究表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方式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我们重点调查了制作课件、利用网络两大方面,具体涉及课件制作、下载资源、网络教学、网络教研、教育博客、与家长联系等六个层面。
一、制作课件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以其教学媒体的表现力和交互性,使得教学内容的展示更加具体形象,因此深受中小学教师喜爱,众多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表1中的数据表明,自己制作过教学课件的教师比例是88.9%,仅有11.1%的教师不用。
我们进一步探寻了这些教师一直不用课件的原因,访谈发现,这部分教师一直不用多媒体课件的原因多样,有的是因为学校硬件条件限制,有的是因为对多媒体作用认识不清,有的是因为没有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如访谈中一位农村学校教师谈到,“我们学校根本没有多媒体教室,我制作课件也没有用处。”
二、利用网络下载资源
网络日益成为中小学教师下载资源的主要渠道,表2的数据表明,使用过网络下载资源的教师比例是89.6%,仅有10.4%的教师从未使用过网络。
访谈发现,一直不用网络下载资源的教师与上述从未制作课件的教师比例相当,原因也类似,部分是因为条件限制,部分是因为认识不到位。如一位教师谈到,“我又不制作课件,课本的知识足够教给学生了。”
三、直接使用网络教学
随着“校校通”和“班班通”工程的推进和完善,众多教师开始把网络直接用于教学,如教师课堂演示直接调用网络资源;或者去微机室授课,学生也可以直接运用网络搜索相关资源。网络直接运用教学,极大促进了教学发展和学生发展。
表3中的数据表明,仅有18.9%的教师没有直接把网络用于教学,原因依然是我们熟知的设备限制、时间限制、观念认识等情况。
四、网络教研
网络教研克服了传统教研时空的限制,以其灵活的优势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表5中的数据表明,有87.1%的教师接触过网络教研,访谈过程也遇到不少网络教研的典型案例,青岛某中学自主开发了网络教研平台,为各个教研组的网上教研活动开辟空间,并举办培训,调动其他学科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积极性,为学校网络教研团队的形成打下基础。淄博地区由教育局统一组织网络教研,而且与国内知名网络教研团队联系紧密。
但访谈发现网络教研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城乡差异较为显著,很多农村地区教师没有接触过网络教研;学科差异较为突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参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学科等。顺利推进网络还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热情。
五、教育博客
博客已经以一种强大的力量在教育领域引起了极大轰动,各地教育博客不断涌现,聚集了众多为教育事业献计献策的教育者,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调查发现,淄博地区2003年已经以政府文件的方式推进教育博客发展,目前以高中新课程网络教研为代表的市级博客平台和以义务教育阶段网络教研为主的区县博客平台,有效整合各层级教师的教研力量,对推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新课程的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他地区教师也纷纷开通自己的教育博客,书写教育叙事和教育反思。但表6中的数据表明,仍有41%的教师没有使用过教育博客。
六、使用网络与家长沟通
教师和家长的有效沟通有助于学生成长,实地调研和访谈结果表明,山东省基于网络的家校合作正逐渐推广。有的学校建立了专门的家校沟通平台,“家校互动学习社区”、“家长学校”成为很多学校与家长沟通的纽带;有些班主任每月在网上召开家长会,开通“班级网页”、“家长论坛”等;有的教师借助博客开通“家校直通车”,也有的教师把自己的QQ号、电子邮箱和个人博客公开给家长。
接受访谈的教师都认为合理利用基于网络的家校合作,有助于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当然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教师还不能利用网络开展合作,而且基于网络的合作在实际应用中也遇到过一些问题,表7中的数据表明还有58.9%的教师从未使用过网络与家长沟通,但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这种沟通形式将会日益发展。
七、讨论和建议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实践的复杂多变决定了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的应用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由于政策规定、组织制度、教师认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效果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实地调研结果表明,有些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方式还仅仅限于课堂展示,过多地关注技术的呈现效果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发展;有些教师还没有把信息技术变成自身和学生发展的工具;有些教师尽管参加了相关培训,由于后续支持的不足还没有在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等。
我们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认识
调查中发现39.6%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应用的重点应该是教学理念,32.4%的教师认为应该是信息技术操作能力,26%的教师认为应该是教学设计方法。
因此,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认识,从教学理念、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教学设计方法等各个层面展开工作。
2.促进信息技术应用方式的多元化
除了我们上述详细论述的一些应用方式,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应用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状态,其他方式如qq群聊、家校互动、师生平台等也在发挥着作用,如淄博市每年数百上千人参加的教育信息化论坛,成为一线教师搜索、吸纳新技术、新应用的平台。
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由于信息技术的多样性,教师水平的参差不齐,很长一段时间,信息技术应用方式依然会朝着多元化的状态发展,我们要认识到这一点,因地制宜,指导和鼓励教师合理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信息技术方式。
3.加强信息技术培训的后续支持和服务
培训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主要方式之一。调查数据表明95.2%的教师认为有必要接受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其中38.4%的教师认为非常有必要,而且已经参加过相关培训的教师也特别强调信息技术培训的必要性。访谈中,很多教师和校长都反映,通过培训肯定能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但是很难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如何在后期应用中提供相关支持是保证培训效果的关键。
因此,信息技术培训的后续支持会直接影响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提高培训的实效,就要加强培训后的跟踪支持,让中小学教师真正学有所用,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从而促进信息技术应用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钟伟,张鹏.山东省淄博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现在进行时[N].中国教育报,2008-3-20.
[2]李娟等.影响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的因素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7(5).
[3]蒋敦杰.上博客,做教研——海南省网络教研新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06(2).
[4]罗亮,徐建桥,韩先策.萧山信息技术学科网上教研纪实[J].信息技术教育,2004(10).
[5]王丽.对校园网络教研的尝试与思考[J].宁夏教育,2006(12).
下一篇:巧用多媒体对聋哑学生的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