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小学语文现代阅读方式探讨

发布时间:2015-12-15 11:09

摘 要:

关键词:
  阅读教学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既起着拓宽视野、积累知识的作用,更起着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小学语文的阅读方式也应积极改进。怎样让学生乐于读、善于读,使阅读成为学生受用终身的习惯和能力,值得我们探讨。
     一、营造阅读 培养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能勤于学习,乐于学习。培养阅读兴趣,需要教师精心营造阅读氛围,可以在教室里张贴字画,读书名言等,在教室里存放丰富的书籍,如历史、科幻、中外名著,各国童话、寓言等;运用多媒体,视频播放教材中的经典名篇和优秀影视作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能力;定期组织课本剧比赛,朗读比赛,诗歌朗诵比赛,学生欢雀勇跃,为了再现作品,同学们下深功夫进行研读,阅读范围不断扩大,阅读习惯逐步养成,阅读能力不断增强。
     二、有效预习,学会质疑
     预习是必要的,但不一定就是有效的。课前预习做得怎样,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如针对课前导语、课后练习等进行阅读预习。特别是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如从课题质疑、从中心句质疑、从结果可以不唯一处质疑等。因为预习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探究创新能力,所以应该把预习作业放在比课后作业还重要的高度,认真检查,认真评价。要对提问和答问富有创意的同学给以肯定和鼓励,以达到学生积极预习,认真思考,有效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
  三、走进文本,精心设问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实践也证明,疑问、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因此教师应在吃透大纲教材的基础上走进文本,通过提炼抓文眼。抓准文眼就是抓住了关键词,就是抓住了文本的核心知识。那就是最刺激、最新奇、最能吸引学生兴趣和注意并乐于去探究的学习任务。根据任务精心设问。方法如下:从课题切入,可以提问:看了课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的思维马上集中到课题上。他们想知道是哪里的乡村,乡村生活怎么样,乡村生活有哪些特点。从文章主要脉络着手,可提问:作者是抓住哪些景物写的?每处景物又写了些什么?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迅速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从中心句渗透,可分步提问:第一步可问中心句在哪里?学生抓住了中心句就抓住了关键,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以利于深入理解课文;第二步可问:“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些这么?”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很快就能找出文章的脉络主干。第三步可问:“哪些词句与中心句紧密关联?” 这样,有效地加速学生对课文的深层次理解,让学生牢牢地把握课文主题和中心意思。不难看出,好的问题,易于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并为阅读提供动力。
     四、巧读课文  重点理解
     对于课文的处理,最好不要让学生泛泛而读,更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被动接受。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创设情景、方法指导学生阅读。如片断阅读法,即挑优美的、思想性强的、有深度的、感人的、最重要的句段来读。这种读法吸取的是精华,学生很快就能掌握文章的精髓。如音诗画阅读法,《草原》一课的教学就适合。用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呼伦贝尔大草原》把学生带入美丽大草原场景中,再配乐阅读部分段落。学生阅读的情感和理解再现的效果都不错。教师还应该适时采用想象阅读法。如教学《丰碑》一课时,指导学生想象阅读“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丰碑本来指什么?文中指什么?为什么说是晶莹的丰碑?学生通过想象,加深理解,体验情感,升华情操,懂得伟大的精神,应当用生命去讴歌!掌握了恰当的方式,师生幸福地享受阅读。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新的语文教学理念促使我们自觉突破传统,不断改进和创新阅读教学方法,有趣的、艺术的阅读,必将让学生的语文世界更加色彩斑斓。

上一篇:构建“日常生活化”的哲学教学

下一篇: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