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肥”拣“瘦” 创造高效
摘 要:
关键词:
人教版教材编写无论是从内容呈现,还是页面设置上都重视儿童的兴趣特点,提供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特别注重利用童话故事和小动物这些儿童喜欢的内容,这些正是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基础。但,教材的编者只是以普遍资源为切入点,而各个地域的独特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点燃火把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除了充满激情的教学语言,就是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而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教学素材作为依托与载体。因此用心收集、甄别和精选教学素材,是打造有效教学课堂的重要手段。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选用即时社会时事,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进行教学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具有时代气息,反映一定社会气向的素材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内在“有用”、“有为”的情感,激起探究欲望,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会到自己“有用”,达到“我要学”的目的;也只有这样的素材才能让学生在近似现实的生活情境中真正提高自己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统计”时,我由当前天气转冷,人们普遍关注地震灾区灾民生活的话题引入,课件出示四川地震灾区小伙伴现在的生活状况图片,激起他们的同情心,继而启发他们可以为灾区的小伙伴们献上自己的爱心,用自己的零用钱给他们买来过冬的必须品,针对学生的回答我一一给予肯定,“你们的这些方法都很好,今天我们就把这些方法好好的用一用。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知识——统计。”接着我给每组的同学们一张白纸,让同学们把自己最想送的那种物品的图片贴在上面,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统计,然后收上来,在黑板上展示,集体观察。“你从哪张纸上可以一眼就看出他们组送什么东西的人最多?”“你有什么发现?”学生经过观察,发现把图片分过类的,摆的整齐的那一组可以一眼就看出他们组送什么东西的人最多。看来他们组的方法最好。我顺势引导“你们组想向这一组一样棒吗?”“想!”“那老师就再给你们一次机会,希望你们能向这一组同学一样棒。”其他组同学跃跃欲试,都想再次施展手脚。这次他们有了参照的对象,很快就完成了。统计完以后再进行全班统计,就可以让同学们回答上面的几个问题。让学生通过活动,他们觉得学习数学很有趣,体验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二、活用身边事物,在熟悉的氛围中进行教学
只有用新的理念分析新教材,理解新教材,才能真正体会编者的意图。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创造地运用教材资源,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例如,教学统计时,本人觉得光用书上提供的素材(算盘、铅笔、计算器、电脑)来进行教学,学生在操作时很难进行(先要剪下附页中图片,而此图片很细小,一不小心,甚至对着它呼吸一下都会不见踪影),操作中就出现了一下的情况:
生1:老师,这四四方方的中间串着一个个珠子的是什么?
生2:老师,我的电脑图片丢了一张——
生3:老师,我的计算器图片剪破了——
生4:老师,我的铅笔图片被同桌吹走,找不到了,我的统计图做不好——
生5:老师,我不是故意的——
学生充满疑问(我统计的这种东西是什么?);学生心烦意乱(怎么一下子就不见了?)。注意力被与目标之外的事物所吸引,没有向着既定目标发展。而统计结果的不完整,就失去了教学的意义,既浪费课堂教学时间,也没有达到既定目标,不能很好的体现新课程理念。在有限的40分钟的课堂内,此素材缺少可操作性。我就摈弃这一素材,另外选用了“学习用品”作为教学素材。我出示一些日常学习用品“水彩笔、铅笔、文具盒、书本”等,“老师还没来得及登记呢,你们能帮我这个忙吗?”学生一听老师要我帮忙,太高兴了,学习主动性强,积极性高。然后出示每人一个装着空白统计图、统计表和2平方厘米图片的信封,独立完成。这一素材的更换使学生顺利的达到了教学目标,体验了成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人觉得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很必要的,选择他们熟悉的可操作的素材更加必要,让学生在熟悉的素材中进行操作活动,去学习新知识,去理解统计的作用,统计的好处,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最喜欢身边发生的事情,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中进行有趣的数学活动,巩固知识,学生会感到轻松愉快,不会产生枯燥乏味感,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
三、巧用课堂动态生成,在积极的情绪中进行教学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活动,学生也是独立的客体,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课堂中很多教学动态的出现不是我们所能预料的,同时这也是我们教学资源一大宝贵财富。一位有调控能力的教师就可以利用这种动态生成的资源,借机发挥,顺势发展,打造有效的课堂教学。
在低年级的课堂中,小朋友们可真为童言无忌,对课堂中小小的一点意外都很感兴趣,教师就可恰当的利用这些课堂动态,适时的、有选择的组织教学。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素材是创设情境的“肌肉”,是创设高效数学课堂的“细胞”。本人觉得,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不能只会“教教材”。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要有“用教材教”的能力,要有挑“肥”拣“瘦”重组教材的能力。要想充分满足低年级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需求,就必须从身边生活中大量选择补充素材组织教学,且素材所含着的数学信息与本节课教学目标密切相关,才能更好的突现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如此,我们才能打造和谐、生动、活泼、融洽的课堂氛围,从而切实而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上一篇:打开低年级学生写话的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