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的小学教育调整
伴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进入新常态,从事小学教育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在遵守教育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对教育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进行必要调整。
基本的理论都是主张从孩子实际出发,师者要遵循以身作则、文道结合、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原则和方法,中外教育家的许多理论和实践文献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教育遗产。从理论上讲,关于儿童教育的理论应该是相通且具有延续性的。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首先是儿童成长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儿童的认知范围和认知能力发生了变化,面对这种新变化,小学教育工作者该如何从幼儿实际出发,做到教育的与时俱进呢?
伴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进入新常态,以实现“中国梦”为主旋律的新常态在欣欣向荣的经济基础上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局面,而教育领域也产生新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适应新常态。从事小学教育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在遵循教育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对教育的态度、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式方法等进行必要调整。
从社会整体层面看,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进一步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文化,在这种变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景象时,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我们,该如何应对知识爆炸时代的到来,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的浮躁,如何应对激烈的关于学习和学习力的竞争,如何满足社会对小学教育的需求……这些新问题的出现要求小学教育走出一条新路。
从每个家庭和学生个体看,在一定时期内,人们急功近利,唯分数第一的认识普遍存在,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达到空前地步。但基本上都是把教育当成了“学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的终南捷径,所以我们就会看到教育产业的奇观:各种各样的补习班、特长班风靡全国,家长们趋之若鹜,领着孩子们东奔西跑,四处求习,广泛学习。尽管素质教育在不断深入,但应试教育仍普遍存在,教育内容也仍旧单一,除了知识教育和技艺教育外,公民教育、生命教育、思维教育少而低效,孩子们被迫远离大自然,远离运动场,身心疲惫,个性受到压抑,创造性逐渐湮灭。这种现象对于青少年而言是比较残酷的历练甚或是摧残。也许这种现象是几千年遗留的“官本位”思维的产物,但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实际上已经从社会生态上推翻了过去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样从社会发展和社会观念的层面需要家长和孩子树立新的学习观和成才观。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新常态,需要教育也进入新常态,教育的新常态实际上就是要回归教育本身的使命:我们不是为了培养“第一名学生”,而是为了培养千千万万个有用的人。我们要关注生命,关注发展,培养学生的幸福感,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每一位教师都要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思想,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从教师对待教育的态度角度分析,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是一个未成年人最需要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一般是一个人一生中时间最长的学习时期。新常态下,对于老师的要求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更需要老师站在孩子未来成长的纬度,重新定位老师的态度和角色,既要关注眼前孩子所有的表现,更要引导孩子、帮助孩子走向一个充满幸福感的未来,小学老师一定要认识到:这不仅是为了孩子,为了教育,也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从事小学教育的老师需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只要有了这样的态度,老师就一定能够站在未来需要的高度对学生的成长保持一份豁达与宁静,也才能够对学生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以家国的情怀和担当,尽力让学校、让课堂成为美好事物汇聚的地方,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乐园。
从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角度分析,新常态下的小学教育,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全面了解学生认知倾向,掌握学生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单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潜能进行个性化引导和帮助,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愉快学习、探究学习,从而在学习中快乐成长。从教学的具体方式看,我们要实现不强迫,要引导;不填鸭,要融入;不高压,要影响;不改造,要改变,因为,老师虽然没有能力让孩子一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但老师一定可以引导或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有利于家庭、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的人。
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传递的思想和内容角度分析,新常态下的小学教育,我们要把孩子的生命教育和习惯教育放在首位,生命教育就是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引导学生关注环境、关心他人、关爱生命、关怀人类,并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教育实践看,我们并没有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本身是附着在课堂内外教育活动之上的,几乎所有课堂都可以将生命教育的魂牵引出来,让课堂教学从人性角度得到升华。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发现:在有意培养小学生的好习惯时,很容易将生命教育灵魂牵扯到教育空间中,这种牵扯是先天的,因为好习惯的背后就是生命教育所诉求的真谛——认识、尊重、珍爱、敬畏、关怀、关爱等,例如,遵守纪律体现的是尊重和敬畏,按时、守时体现的也是尊重和敬畏,讲究卫生、勤俭节约体现的是珍爱生命、尊重劳动,等等。
在小学教育阶段,生命教育和习惯教育永远比知识教育更重要。我们绝对不能以分数为目标,以考试为法宝,为未来社会生产“考试机器”,而是要基于大众创新的需要,基于实现“中国梦”的需求培养出具有健康人格、品德高尚、懂得担当,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合格公民。
在这个伟大变革的时代,传递知识和正能量的老师要将自己塑造成新常态下的教师,善于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典范;善于倾听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善于分析问题,帮助学生寻找最佳路径。在教育学生成长的路上,我们做——好园丁。
作者:广利青 来源:考试周刊
上一篇:新时期背景下农村小学教育管理研究
下一篇:学习美国小学教育理念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