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新课程的小学体育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6-07-14 11:02

  以素质教育为前提下的新课程改革,更为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自身的学习需求,体育教育在我国长达几十年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致处于一种可有可无,可标准可粗放的状态,对体育教育的不重视,忽略了体育教育的功用,再加上随着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的强调下,课业紧张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以及体育课程本身的教学模式老化,学生的兴趣不高等等原因,一度造成了当前学生体育素质较差等现状,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改善体育教学模式,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是当前小学体育教育研究的重点方向,也是本文探讨的目的。

 

  新课程中对小学体育的要求标准是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原则,重点从学生的需求和成长与发展入手,要在学生心理与身体双重健康培养的基础上,发挥体育工科学的强健身体和增强耐力,培养良好品质的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有效改善小学教育中体育教学的具体思路与措施。

 

  一、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指出,要以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与技术为培养目标。但由于长期的体育教学中对体育增强学生体质,拓展体育技术等方面的了解不够,也忽略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与新课程改革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目标有所偏差。

 

  1.体育教育认识不足,教学目标不明确

 

  小学阶段,不仅是学生知识积累的时期,也是学生全面成长的时期。通过一些资料文献和相关的数据调查显示,我国目前从小学至大学的体育教学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和问题。具体表现在学生普遍身体素质不佳,运动能力不高,没有持久的耐心和毅力,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很脆弱,在一些强度指数较高的运动,或者军训等活动中,晕倒、恐惧等症状明显。抓好小学阶段的体育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更有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但由于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不足,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评价不足等问题,影响着体育教育的发展。

 

  2.忧患意识过度,教学内容开放性不足

 

  从当前学生的整体情况来看,存在着不同程度模式化和标准化的特点,没有将学生的个性彻底解放出来。尤其是在体育课上表现十分明显,按照老师的指令去完成某些任务,没有将体育的活泼性体现出来。再加上现在学校的对学生的安全管教的较为严格,忧患意识过度,怕学生出现意外不好收场,形成了望而生畏局面,在体育教学内容,限制一些有难度的,存在任何危险性的活动出现在教学计划上,由于开放性不足,也就造成了能够让学生练习的项目也就是一些简单的跑步、跳绳等基本活动,与教学大纲的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

 

  3.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兴趣不足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体育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制定教学计划,以自然的走、跑、跳、投、攀登、翻滚、悬垂和平衡等为主要的运动项目。但在却除因为教学设施不足,达不到教学要求的场地和器材的问题,以及防止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发生等因素外,只剩下走、跑、跳等基本内容,再加上教学上形式单一,枯燥无趣,无法更多的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缺乏了学习的动力,也就逐步造成了小学体育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局面。

 新课程的小学体育教育研究

  二、改善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不足的思路与措施

 

  通过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更能够培养学生坚强的品格,这是适应未来学习和生活的重要保障。因此改善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不足,提高体育教育的成果势在必行。

 

  1.完善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

 

  要想进一步达到小学体育的有效教学,实现学生强健身心,增强毅力的目的,必须要先从教学的目标、过程与结果的全程改革开始。第一步必须改变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目标不明确,随意性大,教学结果没有核查和评价的问题。制定完善的体育教学目标,以注重学生的主体发展和个性成长为主,加强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的培养,以及体育能力的提升为主要目标。并且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等因素,对教学成果进行监督和检查。如短跑、跳远等基础项目的完成情况,以及平时训练的结果,合理的评价综合为最后的成绩,以此带动体育教学的发展。

 

  2.拓展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爱自、活泼是一种天性,如果能够合理的利用这一特点,将体育教学的内容更为开放化,将实效性与教学目标更好的结合起来,不仅能够将学生引入体育学习的新领域,更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将生活中一些可以接触到的内容带入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情境模式中,体验到体育运动的魅力。如乒乓球、武术套路、足球、舞蹈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能够接触到的体育项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达到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

 

  3.创新教学模式,增加趣味体育活动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有效的提升了教育教学的效果。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教学内容或者有些项目中涉及的要求及场景,通过视频动画让学生更清楚,更直观的了解到一些原本抽象化的事物,引领学生进行模仿和学习的状态中,不断的创新教学模式,同时要注意体育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如增加一些有趣的寓教于乐的体育项目,投沙包、模仿走、竞技类,或者团队合作性要求比较高的,能够兼顾到全体学生都能参与的活动,但与此同时,一定要注意活动的项目要与学生的年龄和活动能力相适应,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达到锻炼的目的。

 

  总结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学大纲为主要目标,没有根据学生的兴趣喜好来选择教学内容,一方面是担心扰乱教学计划与常规,另一方面是出于安全第一的考虑。但通过实践对比,在新课程背景下,开放教学内容,拓展教学项目,创新教学形式,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能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主动性,更能够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和与人交际的能力,从而达到体育促进身心健康,获得体育科学知识的目标。

 

  作者:林丽洪 来源: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16

上一篇:问学: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

下一篇:农村小学数学个性化学习指导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