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菜养鸡喂孔雀,小学教育有点“田”
自从“素质教育”这个词在1985年写进《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里,三十年来就一直是教育界的热词。当年和它一起成长的80后们,如今都为人父母了,却还在为怎么教孩子发愁。
其实老师也头痛这事。现在的孩子大不同,懂事早、见识广,学校除了传授知识,还能在素质教育领域做些什么,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2014年,一直提倡“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教育理念的重庆龙湖巴蜀学校在摸索多年后,大手笔开设了“校内课程实践基地”,把60余种兴趣选修课都搬进学校。儿童礼仪、小厨当家、机器人设计……素质教育这样“接地气”,孩子们放学后都不愿回家了!
真正的素质教育,一定有家校联动,是让老师、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的有趣项目。
在龙湖巴蜀学校的实践基地里,最受欢迎的是“开心农场”。学校把中庭和后庭的闲散地开发成农地,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责任田”。
开设农场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在挥洒汗水中理解“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也能不出校门就亲近自然、认识更多农作物、增长知识。但学校没想到它在父母和孩子中会那么受欢迎。
同样“五谷不分”的80后父母成为农场的第一批粉丝。虽然不能亲自耕种,可是为了让父母对学校的实践基地有全面的了解,也打消部分家长关于“放学后种地会不会影响学习”的顾虑,班主任们干脆把买种子和肥土的任务交给父母。
接到任务,父母群里一下炸开了。大人们兴奋地组队去了多年没有光顾过的农贸市场,买菜籽和改良土壤用的油饼。
肥沃的土地交给了孩子们,一放学,菜地上就热火朝天。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学会了撒种和插苗,知道何时该浇水、松土、施肥,了解到不同品种的蔬果对水土阳光有不同的喜好。
而当蔬果成熟可以采摘时,老师们还会邀请幕后功臣父母们一起见证丰收时刻——这可是咱们一块劳动的成果!
种地也能促进学习
素质教育一定会与传统教育对立?李美进校长的答案是“不”。“我们坚定地认为培养兴趣、养好习惯、提高能力远比单纯地追求分数更重要。”
教一年级新生的老师王锡梅每年都会遇到诸如毛毛这样的孩子:幼升小,不适应新环境、坐不住,小动作不断,书本文具扔得满地都是,还影响了周围的同学,经常和别人闹矛盾,却怎么招呼都没用。
但一次她意外发现调皮的毛毛对开心农场特别感兴趣。他经常跑来和王老师分享新发现:“老师,我发现了一颗红色的麻椒,它昨天还是绿色的。”“老师,我知道这是艾草,姥姥会用它烙好吃的煎饼。”“老师,我知道怎么治丝瓜了,我请科学老师给丝瓜苗喷了药。”
能在只有几颗麻椒的树上发现红色的麻椒,小小年纪能认识艾草这种植物,主动想办法救治丝瓜苗,说明孩子有强烈的探索欲与求知欲。所以只要解决了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这又是一个优秀的孩子。
快乐是方式、是过程,其目的仍然是学习。于是美术课时,王锡梅让孩子们把画架子搬到菜园旁,观察刚冒出地的小幼苗。利用好这些小植物,不但让毛毛回归了课堂,更带动了全班同学的学习兴趣。
四年级四班的班主任老师杨健婷,也挖掘出开心农场的文学作用。
她让孩子们在日记和周记里记录下种植的每个阶段:播种、浇水、抽苗、除草……这样一来,孩子们除了学到种植技术,还在作文里记录下与同学、老师间协作的点点滴滴,收获到团队协作、互相帮助的喜悦。
这些充满童趣的文章最终被杨老师集结成册,看到自己的作文变成图书《我们一起成长》的一部分,孩子们别提多开心啦!
有爱的小动物饲养园
有家长向学校反映难题: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自私,不懂得分享和爱呢?
培养孩子的爱心、责任感,是让他们终生受益的事。但现实是,大多数孩子不需要怎么付出就能得到想要的,父母们又不愿让他们分担家庭事务,这样怎么能理解付出和责任的含义?于是龙湖巴蜀学校在设立实验基地时,下决心要开设一门关于爱与责任的选修课。
学校在操场旁的小树林里,修建了一所隐蔽的小动物饲养园。园里起初只有鸡鸭鹅几只家禽,孩子们围观几天后就没了新鲜劲。但二年级学生何美琳找到班主任杨健婷:“小动物们好孤单,我可不可以把家里的长毛兔带来跟它们作伴?”
何美琳的妈妈就爱养小动物,女儿自然也超有爱心。得到老师的赞许和同意后,小姑娘第二天就把长毛兔带到学校,还专门找到学校里的饲养老师嘱咐:“它喜欢吃苜蓿草,还有点怕热……”一副饲养小专家的模样。
何美琳的小小举动引起班上不少同学的效仿,他们纷纷将家里的小动物带到学校来,当饲养员成为媲美开心农场的大热课。
当饲养员能学到的事太多了。关爱小动物,可不是投喂、抚摸这么简单的事,孩子们要套上鞋套、拴上围裙、戴上口罩,跟着饲养老师学习清扫卫生、喂饲料。有孩子在清扫动物便便时受不了刺鼻的气味,抱怨“真脏”,饲养老师就会抓住机会教育他们:“养活一条生命,不只是喜欢它这么简单,还要照顾他们,接受它们不好的一面。”
慢慢地,大家对生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当饲养员意味着要对小动物们负责,而真正爱小动物,就是要学会对它们的生命、健康负责。
诚实的财商教育
与时俱进也是素质教育的特征。如今理财是大热门,财商教育当然也要从娃娃抓起。不过,龙湖巴蜀学校的财商课不讲“赚钱”,讲的是“诚信”。
学校开业了一家“红领巾”诚信超市,食堂边上的一间闲置房间被清理干净,布置好货架,摆上了货品。这里没有售货员、收银员,从进货到销货都由老师指导着学生完成。
每个班轮流管理超市一个月,四年级二班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开业那天,超市大门一开,期待已久的小朋友们一股脑儿挤了进来,根本不听老师招呼。班主任刘静心里一慌,可回头再看自己班的小营业员们,心就定下来了:孩子们都异常淡定地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条不紊地工作着。
负责看守收银箱的小组长倪雅馨,看到某个低年级的小朋友把五元钱扔进去,只拿了一支价值一元的笔。她连忙拉住人家,使劲把手塞进收银箱的小孔里,抠出四张一元钱塞到同学手里。
明码实价,不多拿人家的,这就是诚信。
等第二次轮值时,意想不到的事又出现了。孩子们的主意比大人还多,有人提出要去朝天门进货,“老师,我知道哪里的货最好最便宜。”有的想担任账簿小先生,“老师,我能把钱算清楚。”
轮值结束开总结会,孩子们的小脑筋转得更快。“我觉得卖不掉的东西可以买一送一,做促销。”“服务态度很重要,我们不能怠慢顾客们。”“家长赚钱很不容易,我们要进一些更实惠的商品给同学。”原来孩子们都很会做生意,放手让他们去做,主动性、积极性、处理事情的潜力,全都会被激发出来。
素质教育就得接地气
这几年来,许多小学都开设了各式各样的课外活动,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也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提升孩子的素质。但谁都没试过把这么多的课外活动集中放到一所学校里。
会不会影响学习?有没有安全和健康隐患?一连串的顾虑下,事实却证明了素质教育就得迎合孩子们的口味,贴近他们的生活,接地气。
两年里,学校不断调整选修课的数量和内容。报名太少的课程会被取消,“说明孩子们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对于报名人数爆满的课,则会扩充内容。学校就为饲养园又陆续引进了小孔雀、鹦鹉等观赏性更强也更难照顾的小动物,而孩子们的第一反应,是从“好玩”变成了“好学”——“我要先学习如何照顾它们。”
让孩子在浓厚的兴趣中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这正是学校想要的结果。
父母们的感受就更直观了。选了礼仪课的孩子,经常在公共场合活学活用,甚至纠正起父母们的坏习惯:不能跷二郎腿,不能歪着坐,吃饭不能高声喧哗……这可给家长敲响警钟,一不留神,自己就输给孩子了,那多没面子。
但他们最喜欢的还是看到一个个“熊孩子”的消失。那些因为父母不满足自己需求就生气、撒野、掉眼泪的小公主小王子们,如今一个个可有理财观了。
“我的零花钱、压岁钱都得存起来,留作以后念大学用。”“不必要的开销就是浪费,爸爸妈妈挣钱很辛苦,我们不能浪费。”
念着女儿的这些话,倪雅馨的妈妈一个劲地感谢老师。
最鲜活的校园生活
诚信教育不仅有“红领巾”诚信超市的润物细无声,学校图书室同样实现了无人值守:“你来了,欢迎。你走了,请为自己打个分!”
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他们心里种下快乐的种子,健康成长。做到这点,无论用哪种方式,都是真正的素质教育课。
这些让孩子自己做主的校内课程实践基地,是龙湖巴蜀学校素质教育工程的一部分,但也是最鲜亮的那部分。
每天到学校,是李美进校长最期待的事。看孩子们在校园穿梭,图书室可以推门而入、诚信超市无人值守;闲庭漫步,随时可能遇到正在“闲逛”的小鸡、小鸭乃至开屏的孔雀。书声朗朗之余,远眺窗外,看到的是亲手种下的四季豆绿油油地挂在枝头,这正是孩子们真实而鲜活的学习场景。而孩子们的生趣也带动了老师们的心境。
对教师而言,不论年龄,无“迟暮”之感 ,一群真心的教育人,谈理想、谈读书、谈学生,忙而备感充实,疲而不觉心倦,这正是老师们幸福而鲜活的工作场景。
这样的校园生活,又有哪家父母不打从心眼里喜欢呢?
作者:王凤 来源:家人 2016年7期
上一篇: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现阶段农村小学教育现状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