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重要性及策略论文(共4篇)
第1篇: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重要性
新课标明确提出,小学音乐教育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识谱能力,识谱唱谱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小学生的识谱现状而言,普遍比较困难,一方面在于乐谱本身有一定的难度,面对各种复杂的音乐符号,学生比较难熟练掌握;另一方面在于日常生活中的音乐歌曲,在演唱时大多是不出现乐谱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率低而又不影响唱歌,所以导致学生对识谱教学并不重视。
一、不会识谱对于音乐学习的消极影响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即使不识谱也可以唱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觉得,音乐教学中的识谱教学并不那么重要。那么不会识谱对于音乐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理论知识支撑的音乐学习
对于一首歌,很多学生听着音乐和范唱经过许多次的熟悉到模仿,最后学会唱的一个过程。这种主要以模仿和练习为依托的学习方式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一旦换了一首歌,这个学生又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模仿和练习,即使整个操作过程的时间因音乐熟练而减少,其本质依然是没有任何理论基础支撑的。
不仅如此,小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由于本身年龄较小,音准以及普通话的标准度都是有问题的。他们如果失去理论知识的支撑,无法理解音高音低以及节奏等乐曲必备因素,唱歌是非常容易跑调的,包括唱歌的速度也是几乎很难符合要求的。
2.不会识谱对于学生乐感的消极影响
不会识谱的学生除上述音乐实践中会遇到阻力以外,对于学生的终生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识谱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识谱演唱。笔者所在学校的小学生有很多都被父母带去学乐器,一般乐器老师首先第一课就是会教授学生识谱,因为只有识谱才能理解乐谱所表现的音符与意义。光靠声带记忆或手指记忆所得到的声音并无法达到音乐教学所要求的标准。音乐强调严谨、准确,就如钢琴上的琴键,在演奏时是需要把握分寸的。
二、识谱对于音乐学习的意义
1.识谱是学习音乐应具备的一种技能
识谱是学习音乐的一个必要环节,不会识谱的音乐学习者,犹如在黑夜中摸索,没有固定的章法和方向,是注定会迷失的。尽管时下音乐事业本身的繁荣,各种音乐作品,流行音乐、摇滚音乐、民谣、电子、蓝调等音乐异彩纷呈,越来越多的人对音乐感兴趣,也会唱歌,也逐渐出现了许多避开识谱教学学习唱歌的新学习方法。
在小学音乐教育阶段,应科学的新课标要求及音乐本身对演奏者(演唱者)的要求,我们依然不能丢掉识谱这一技能。乐谱是对音乐最直观、最准确的表达。即使在没有乐谱的情况下,有人可以表现音乐,可是若没有乐谱作为支撑,一切音乐都是杂乱无序的。那么音乐的美将无从谈起。识谱教学对于刚刚系统接触音乐学科的小学生而言是一种技能的传输,是一种能力的培养,是将来学生在音乐学科上持续发展的基石。
2.识谱教学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虽然目前人们广泛认为,识谱是影响一个人音乐学习兴趣的因素,但是如果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识谱教学,也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这就在于教师如何把握了。
以笔者总结的经验而言,教师可以把音乐课堂搬到教室之外,在户外学习有助于放松学生的心情,有助于避免学生在教室内的紧迫感与不适。包括制作一些标注有音乐符号的卡片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下,以游戏的方式接触乐谱的组成部分——音符。在逐个认识熟悉音乐符号之后,将卡片组合排列,形成一段较为简单的乐谱段落,此时识谱教学已经不再是枯燥的认识符号,在游戏之中渗透识谱教学是十分有意义的。
三、识谱教学有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1.识谱教学有利于唱歌
小学生在初步掌握识谱以后,面对各类歌曲都可以尝试去演唱,因为有一定乐谱理论知识基础,对于音乐乐感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唱歌将会比以前更好听,音调也更准。
2.识谱教学有利于学习乐器
目前各类乐器的普及,学生对于新鲜乐器的兴趣也是与日俱增,包括对吉他、架子鼓、钢琴、电子琴等乐器的好奇心越来越强。这是好事,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识谱也是最为基础的一部分,不识谱就不可能演奏得了乐器。
3.在培育乐感的基础上愉悦身心
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原因,其内在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愉悦身心,希望陶冶学生情操。在识谱的基础上对乐曲有一定把握之后,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体会音乐的韵律以及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
识谱教学的重要性贯穿于音乐教育的始终。不论是唱歌还是乐器演奏,都是必不可少的。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音乐爱好者加以重视。
作者:周宇 罗佳玉
第2篇:浅谈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有效方法
新课程标准对于中小学生的音乐教学要求如下: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丰富学生情感、提升学生文化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挖掘学生音乐表现及创造潜能,使得学生可以运用音乐抒发感情并与他人获得共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通过对音乐乐谱的探索,来促进小学生音乐想象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发挥;通过乐谱的文化宣扬,增强小学生文化素养的感悟,从而使得学生音乐方面的视野得以拓展、提升对音乐品鉴的艺术水平。针对以上新课改的四个教学目标,小学音乐课需要运用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识谱能力,从而达到音乐教学目标。
一、小学音乐课中关于识谱教学
识谱是了解乐谱的过程,通过一些音乐符号的形体来进行乐曲的识别,从而感受音乐。可以说乐谱是音乐与心灵之间所搭建的桥梁。识读乐谱是一个加强日常音乐教学积累的过程,需要通过一些形象音乐符号来进行音乐的心理反应,从而进行乐谱的听觉识别。因此识谱教学应当在音乐教学中予以重视,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由浅及深、从简单到专业性知识的了解,来最终使得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大放光彩。
识谱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在日常小学音乐课堂中落实。识谱教学的学习种类包含字母谱教学学习、五线谱教学学习、简谱教学学习等。通过一些初步谱种认识,使得学生对于乐谱能够提升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提升学生音准及音高的学习水准,帮助学生通过音乐的各类实践活动学会基本的读谱技能。下文主要研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识谱教学的有效实施方法。
二、小学音乐课中有效识谱教学方法
(一)节奏体验
节奏体验方法是识谱音乐教学中较为广泛推崇的方法。在识谱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唱名所对应的音高,再通过对音乐节奏的把握,来加强对学生识谱的能力,包含从乐谱中掌握音乐节拍的强弱规律,使得学生可以尽快深入音乐意境,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人教版中的音乐教材内容较为丰富、多样,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可以合理利用教材内容来展开教学,使得节奏训练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比如通过对动物叫声的模仿,帮助小学生区分音符与时值的关系。通过富有节奏性的大自然声音,引导学生增强对音乐体验及感悟。通过类似活动的节奏体验训练,进一步提升小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提升对音乐的鉴赏水平及识谱能力。
(二)器乐演奏
器乐的演奏是提升小学生识谱能力的良好手段。教师在演奏前可鼓励小学生清唱唱名,教师再加以乐器辅助,使小学生依据器乐本身的音高来进行自我调整,潜移默化中建立相关音高及音阶的听觉记忆,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识谱能力及歌唱水平。在课堂音乐识谱教学中,教师广泛应用钢琴乐器、电子琴乐器、口风琴乐器、手风琴乐器等,来进行对学生音准方面的训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摸索乐器的音高,帮助学生识别乐器音高所对应的唱名,提升小学生对识谱教学学习的自信心。
(三)手势运用
运用手势是较为良好的识谱辅助方法。柯达伊手势语可以通过7种不同手势来展示7种不同唱名。学生首先要熟悉柯达伊手势,通过手势变化来明确唱名的音高,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音高、音程的旋律多加以把握。比如,针对不同年级段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将唱名编制成儿歌并加以手势辅助。通过儿歌的朗朗上口来增添音乐识谱的趣味性及新颖性,帮助学生将唱名音高与手势相结合进行记忆,一方面体现了识谱教学的灵活性、创新性,避免音乐知识的枯燥现象,激发小学生对音乐乐曲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识谱理论可以寓教于乐,更易于小学生接受。教师也可以通过改进游戏,使得游戏结合音乐元素来开展,类似击鼓传花游戏教学。可以通过音乐唱名的穿插,来增强小学生对音符唱名的识别能力。柯达伊手势一般情况多用于辅助音阶方面及音高方面的训练,使得学生音准能力得以提升,有助于提高在音乐课堂中小学生识谱教学的效果。
(四)多媒体手段
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让枯燥的音符变得生动起来,帮助学生形象掌握读谱知识。通过7种多媒体卡片及相关节拍卡片,帮助小学生分析渗透歌曲,引导学生读谱唱歌。另外,还可以增添音乐课程的趣味性,寓教于乐,使得识谱教学由重于理论向视唱实践方面推进,利于小学生对音乐的创造能力及反应能力发展。
多媒体方法也是识谱教学的另外辅助手段,可以帮助小学生进行视唱方面的练习。比如,在音程与音准、节奏熟练掌握的前提下,将音符卡片穿插于空白小节中变为曲调连接的视唱练习。音符卡片的来回变动可以形成新的曲调连接让学生通过反复变化的视唱练习来达成强化识谱能力的目的,激发学生音乐创作潜能。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对音乐卡片的视觉反映来进一步提升乐谱识别能力,最终识别能力转化为发声动作行为,使得学生在一系列动作反应中,提升自身智力发展水平。
三、结语
识谱教学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日常音乐教学上的不断积累。通过节奏、器乐、手势、多媒体的有效方法开展,使得小学生的识谱能力获得有效提高,从而增强小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小学生综合音乐素质得到良好培养,最终达成新课程标准的音乐教育目标。
作者:白瑞华
第3篇:提高小学音乐识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多地将改革的目光投向教育质量的提高上,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是明确指出“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作为提高教育质量重要途径之一的“有效教学”就成为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焦点问题走进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视野,成为教育工作者热切追求的目标。
识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一定的识谱能力不仅能够持续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也为他们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了基础,对学生良好音乐素养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探索如何实施有效的识谱教学,对于改善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现状,增强学生识谱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识谱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可塑性,但同时也存在理解力差、坚持性差等特点,针对小学生的这些特点,结合新课标要求,提高小学音乐识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从几个方面展开:
一、采用游戏教学法培养学生识谱兴趣
众所周知,情绪和兴趣对一个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来说,他们好玩好动,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只有学习兴趣强烈,他们才会主动地去学。因而,提高识谱的教学质量,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识谱兴趣。
枯燥的学习方式会让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识谱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儿童好玩、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识谱教学与学生爱玩的游戏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
1.采用游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轻松认识、识别音符的唱名和时值。
针对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可以采用游戏《苹果树》:将乐谱写在各种鲜艳、可爱的苹果卡片上,把它挂在“树”上,游戏开始后,让学生取下后唱出卡片上的音符。
2.先认识唱名、音名,再进行听辨单音的练习。
游戏:在让学生初步认识各个音的前提下准备7张椅子,在7张卡纸上写上7个音,分别贴在椅子上;再用卡纸做7顶小帽子,帽子上分别写上7个唱名,选出7个学生,每人戴一顶帽子;游戏开始时放一小段音乐,要求学生在音乐结束时坐在与自己帽子上的唱名相同的椅子上,最后请学生逐个站起来介绍自己,如代表mi的同学说:“我叫mi用阿拉伯数字3来表示,mimimi。”其他同学跟着他唱“mimimi。”
二、灵活采用多种手段进行识谱教学
1.熟悉歌曲旋律在先,识谱在后。
一般而言,学生听完歌曲,对歌曲旋律有一定的印象之后,就会萌发出学唱的意愿。只要让学生多听几遍,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跟唱。让学生先会唱歌曲,再出示曲谱进行视唱,有利于学生识记音符在曲谱上的音高位置。因此,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先通过听范唱或教学光盘的演唱,熟悉歌曲,再让学生视唱曲谱。
2.掌握歌曲节奏在先,识谱在后。
加强节奏、节拍的训练是识谱教学的重要内容。用听唱法让学生学习全曲的旋律,有利于学生正确地把握歌曲节奏以及节拍的强弱规律。教师在学生掌握节奏的基础上再进行识谱教学会容易很多,而且学生也学得比较快。
3.突破歌曲难点在先,识谱在后。
在一首歌曲中,乐句的旋律有难有易,有些比较难的乐句学生不易掌握和学习,这些乐句就是整个识谱教学的难点,能否突破这些难点往往是识谱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因此,把难点部分加以重点讲解和练习,突破之后再进行全曲视唱,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有效识谱。
三、视听结合,重视“听”的教学,提高识谱能力
良好的听觉能力是学唱乐谱的基础。听得多了,学生才能找到一些音高的感觉,更好地掌握音准的概念。因此,教师在识谱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听”的教学,且听的时候要变化多种形式,在给学生美的感受的同时强化他们听的感觉。尤其是在教唱新歌前务必先让学生欣赏、聆听歌曲,对歌曲有初步感知。例如,学生进教室用的音乐就是本次教学的内容。尽管表面上看起来,这种无意倾听只是让学生对歌曲有个无意识印象,但实际上这种倾听欣赏是教师有意指导下开展的,为下一步学唱歌曲做好了铺垫。在正式学习歌曲前,再安排一次有意欣赏,诱导启发学生:“刚才你们在进音乐教室时,听到的歌曲是什么情绪的?你听了有什么感受?”激发学生展开联想,从而了解歌曲的情绪、节奏、表现的内容等,同时在脑中积累对旋律、节奏的一定印象,逐步熟悉旋律。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小学生来说识谱教学的重点不在于让他们掌握高深的乐谱理论,而应该帮助他们提高识谱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注重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教师还必须突出重点,利用各种方式让学生进行有趣的视唱练习。
总之,提高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建立在深刻把握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依据小学生理解力较差以及坚持性较差等特点,将抽象、理性的识谱教学转化为生动、感性的识谱游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融入各种音乐实践活动,有效调动学生识谱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识谱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充分利用音乐教育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
作者:林芳
第4篇:浅析农村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现状与解决策略
一、小学生音乐学习现状分析
音乐是动听的歌声、流淌的小河,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可用音乐表现,喜怒哀乐也用音乐去渲染。可经过几年小学音乐教学,我发现小学生在音乐学习上存在诸多问题,最主要的是识谱问题,以下是小学生音乐学习中的普遍现状:
(一)调查发现学生感到学习识谱枯燥乏昧
(二)小学生模唱歌曲
尤其是模唱歌词的能力相当强,但唱曲谱却很困难,许多熟悉的歌曲让学生唱谱,就感到吃力。这说明学生用“唱名”表示音高的这种观念未培养起来,缺乏用“唱名”来唱曲调的能力。
(三)视唱能力测验中。发现用唱名唱准C大音阶的学生比例甚低。
(四)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听到的音乐是歌唱声和乐器声,除音乐课外几乎接触不到“唱名”。若在音乐课上很少进行“唱名”练习,那么,学生们不掌握“唱名音程感”是很自然的。
二、小学音乐学习识谱唱谱的重要性
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文化光谱教学不应该被忽视。《新课程标准解读》指出:比分是录制音乐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要求学生有一定程度的读谱能力。教孩子读音乐,他们觉得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过去的错误理锯的音乐知识技能,只是音乐知识和频谱阅读技能为主体的音乐知识技能,导致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一边倒的趋势,导致学生学习的恐惧和疲惫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课程改革后新课标将教学重点定位为音乐兴趣、情感、审美的培养,很多人又开始全盘否定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新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基础教育课程的任何只要是一门学科,必然会有系统的知识和技能。音乐教育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是必须的,这不仅是音乐的质量在一个人的整体素质的一种需要,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奠定了基础。只有某些基本的音乐知识技能,学生的音乐美学和音乐表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因此不能忽视音乐知识技能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小学生音乐识谱学习培养策略
(一)多重感官。感受音高节奏
1.聆听音乐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赖于听觉。这就决定了在音乐教育中,发展听觉是最重要的。学生对音乐的听觉感受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因此学谱的基础应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听音模唱是识谱教学的第一步,可用“啊”模唱,用“啊”唱不同音高的音,更易听出音高变化,在唱时只需关注音高变化不用去理会那些不熟悉的唱名的变化,练习变得简单。在模唱单音时可要求学生把音唱的稍长点,从开始到结束保持在同样的高度上,提醒孩子注意听自己所唱的音是否与琴声一样。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听琴声更要学会听自己的歌声。这不仅对识谱有帮助,进一步强化了“听”,养成“听”的好习惯。
2.感受音乐
非语义是音乐的另一个特点,所以音高,节奏和音乐元素,如抽象,无法用语言描述,在实践中,短暂的,所以学生的高和低的节奏,模糊的概念。小学生阶段的具体形象思维,可以接受更具体形象。地图集包含旋律强度、长度、声音的旋律使学生有一个更清晰的感觉。绘制线条的音乐是一种常见的新教材,已经成为“有跟踪”音乐,音乐与明确,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音乐感觉。
3.手势音乐教学
方向,帮助孩子区分高和低的声音,语气特征的抽象的概念有一定的形象。教学中,老师可以使用手势“建议”来帮助孩子们唱歌。根据儿童的特点,使用柯达的手势,帮助学生规模和课程培训,培训音调的能力,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提高阅读教学的音乐。平时上课我让学生唱大小虽然手势,有时与“一个人”的游戏,或动作的速度,不要让学生感到无聊。在第十二册第三单元《doremi》中,有介绍五线谱这一记谱方法的内容。一个个小蝌蚪似的音符在五条线间游走,很多学生眼花缭乱。于是我让每个学生拿出他们的“五线谱”—手,右手五指张开刚好当作五线谱的五条线,上加线或下加线可用左手帮忙。结合《doremi》中13|3-|35|5-|24|4-|67|7-|133|355|244|677|的旋律,每唱一个音就将相对应的手指动一动,学生比划得不亦乐乎!孩子天生好动,依照孩子的特征,让他们在学习过程动动手指事半功倍!
(二)形式多样,培养识谱兴趣
1.通过游戏激发识谱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好奇,活跃,自制力弱,我来自游戏的兴趣,让他们拥有快乐的学习,在快乐中学习,让他们保持积极心态的音乐学习。然后设计了很多游戏,帮助学生理解指出,识别笔记点名和持续时间。
(1)认识音符唱名
走格子的游戏创意来自儿时的跳房子游戏,在格子里写七个音,一个同学唱另一个同学跳。“寓教于乐”,通过游戏,不知不觉中,七个音符的唱名就深印心底。
(2)认识音符时值
时值是音的重要属性,所以节奏训练至关重要。传统音乐课中,节奏虽已符号化,但用“×”来表示,太过抽象。新教材在符号化的基础上与生活结合,进行形象化创造:如四分音符用“走”表示,八分音符用“跑”表示。跑得快、走得慢,易掌握各时值的音符。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还有很多节奏藏在生活中,如“预备·起”“叔·叔爸·爸”等,都可拿来服务课堂,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2.运用多媒体辅助识谱教学
多媒体课件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能力,使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了教学质量。新教材配套的教学光盘中自带有关音高节奏的游戏,这些游戏学生百玩不厌。其中激励性的评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激情。适度、有针对性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使识谱教学更方便有趣,达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3.乐器进课堂提高识谱兴趣
学习乐器对增强识谱能力有极大帮助,丰富课堂内容和教学手段,激发学习积极性。选择器乐时,要注意面向全体的原则,首先考虑演奏技巧不是很高、便于集体合奏教学、有固定音高或音准比较容易把握的乐器,如打击乐器、口风琴、竖笛、口琴。低年级以打击乐器为主,帮学生解决节奏方面的问题,即使再简单的器乐演奏也是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学生对谱子有更深的认识,更能注意谱子的各个音乐要素。还可以让学生自制打击乐器来演奏,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演奏中潜移默化地建立准确的节奏概念,加深对曲谱的认识,培养识谱能力。
4.利用音乐旋律来提高识谱阅读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表现在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包括识谱教学。不读的书旧刚性歌唱音乐定位点,也可以唱歌的学生分数褶皱。必须折叠后的反馈是有效的,通过反馈你的旋律,他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知识频谱歌唱能力的锻炼。是因为他的旋律,学生完全沉浸在一个有趣的和他们在学习和弦的成就感,激发学习的热情,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三)循序渐进,巩固识谱成果
音乐简而言之:就是七个音的反复,孩子们唱会这七个音很难吗?识谱教学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由浅入深,由简入繁,有的放矢地进行识谱教学,一步一个脚印的实现目标。“贪多嚼不烂,欲速则不达”,孩子视唱更是如此,一次不能引入太多音,七个基本音级要一个个引进。教学中可采用先节奏后音准、先唱词后唱谱、先唱拼音再唱数字、先乐句后乐曲等形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学会音乐”到“会学音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才能有效地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在提高综合素质的今天,小学音乐教育对识谱的要求是:“立足课堂,面向全体。”在识谱教学中,要团材施教。多用形象、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讲、认、唱、听、记等教学手段,有效调动学生识谱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争取最佳的识谱教学效果。让每个孩子真正走入音乐。
作者:王学华
上一篇:小学语文电化教学论文(共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