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策略研究论文(共4篇)
第1篇:谈学玩结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一、联系生活兴趣进行学习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有所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设置教学方案。例如,在讲解信息技术理论相关内容时,有一章重点内容“生活中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先从生活入手,让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够接触到的最为直观的设备,现阶段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有计算机,学生在学习之前都会对计算机有一个初步的认知,但并不是特别深入的了解各个部位都有怎样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因势利导,逐步的介绍计算机的结构以及各个组件的功能和作用,这样可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相关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会逐渐的认知到鼠标虽然形状非常的奇怪,但功能很强大,通过移动鼠标可以选取任意自己想要选择的空间;主机部分虽然看起来非常的笨重,没有了主机电脑便是一个空壳子,主机就像是人脑一样包含着许多的信息;显示屏也是计算机的关键部分,没有了显示屏什么信息都看不到。各部件之间紧密联系、充分的配合才能够发挥最大的功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懂得充分的联系生活,单纯的讲解理论知识,便会飞航枯燥、乏味,学生听起来也不会有太多的兴趣,教学效果也会受影响,因而教师要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认知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这样才能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二、适度使用游戏学习软件
随着科技的进步,软件开发越来越多,尤其是针对于小学生智力开发部分的软件也有许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以运用,利用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使用游戏软件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对信息技术的认知以及操作能力。例如,在练习打字部分,有一个软件叫做“金山打字通”里面包含着许多有趣的联系打字的游戏,“打地鼠”、“拯救苹果”、“太空大战”、“生死时速”都是非常有趣并且可以很高效的提升学生打字水平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加以运用。学习计算机需要不断地练习、不断地训练,从而达到孰能生巧的地步,对于小学生而言那些单纯的打字练习会非常的无趣,从而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练习的过程中,这种类似于游戏的方式可以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娱乐当中又练习了技能,对于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提高非常有益。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需要学生操作的部分,教师要懂得运用游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更愿意全神贯注的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去,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电脑进行游戏竞赛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些争强好胜的心态,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更愿意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去,教师可以适度为学生提供互相比赛的机会,在实战中检验哪位学生对知识以及技能掌握的最为到位。有许多软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可以加以运用,可以让学生利用“小学生电脑绘画软件”画画,从而选出画的最好的学生;可以借助于“金山打字通”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打字任务,从而选出速度和正确率最高的学生;以游戏竞赛的方式开展教学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去,发散学生的思维,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的体会学习的乐趣。对于计算机的学习而言教师不能够只通过讲解理论知识或者是教授学生操作方法来进行,这样的话会非常影响教学效率,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不会特别的高,因而要借助于一些有趣的游戏软件开展教学,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充分的提高学习效率。
四、选择合适的游戏进行教学
游戏软件的选择要掌握一定的分寸,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对一些网络上的东西还没有充分的抵御能力,有些游戏接触后会让学生产生网瘾,最后无法自拔,把许多的时间都浪费到网络中,从而影响学习成绩,这是非常可怕的。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讲究方式方法,选择让学生接触的游戏也要适度,这样才能充分的保证学习效果,帮助学生更好的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分组学习也是很好地一种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分享学习心得,从而更好的进步、成长,小组之间还可以以竞赛的方式开展交流,互相切磋、互相进步。信息技术的课程學习除了要了解必要的理论知识之外,更重要的便是操作,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适度,要让学生认识到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的同时也会存在许多的弊端,学生要充分的认识到网络学习的利与弊,在接触以及运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有自我的一个认知,从而能更好的抵制住诱惑,发挥计算机网络设备的最大功效。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接触游戏的过程中要坚持适度的原则,不能太多的投入进去,偶尔的娱乐是允许的,但要把握分寸,不能被游戏牵着鼻子走,而是适当游戏,促进自身更有质量的学习。
五、结语
总之,学习信息技术无论是针对哪个阶段的学生都是非常必要的,在小学阶段接触信息技术是对学生的最好启蒙,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充分的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应用游戏软件,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王雷
第2篇:微课程下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与应用的研究
前言: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我国信息技术水平逐渐提高,以微博、信息等为主的文化主义慢慢的来到了人们的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去,并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的创新、完善,改变了学生学习的需求,并将微课程推广、发展。而微课程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以一个全新的、具体性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不仅可以促进微课程快速发展,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教师的教学质量。由此可见,微课程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的重要性。
1.微课程的概述
1.1微课程。微课程是一种比较常见微小教学课程,在微课授课中,将某一知识点以短视频的形式进行播放,并对学生讲解。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微课作为教学素材,将其看作看做成帮助学生预习、复习的教学素材,只有这样才能集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1]。而短片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好的把握住学习重点。微课教学深受国内外教师的喜爱,并在课堂上广泛应用得到了教师们的好评。
1.2特点。微课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特点是播放一些内存较小的视频,并保证视频时间在3、5分钟左右,而且学生在课后还能将微课进行下载,随时随地观看,巩固教学中的知识点,了解自己在学习时的不足。这种教学模式还可以帮教师在教学时面对课堂上学生人数较多不能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2.微课程在小学计算机课程教学应用的重要性
2.1教学资源共享。随着新课改不断的深入,我国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微课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资源共享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地域与时间的限制,教师只需要使用多媒体就能将教学资源进行共享。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内容,从而找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2.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信息化技术也在快速的提升,视频教学深受学生们喜爱。微课教学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移动设备进行学习,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3]。同时学生还可以自行掌握学生方式,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效率。另外,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找到对应的微课教学内容,丰富其文化知识,开拓视野,提高课堂效益。
3.小学信息信息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
3.1以课程为主的微课程设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现有的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进行全方面的分析,结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与特点设置对应的教学方案,并从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设置对应的教学目标。另外,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过程中通过对教材内容不断的分析,通过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寻找对应的教学情境,并将其以文字、图片、影像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学习分为,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帮助学生养成自我的学习的良好习惯;当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教师还应该安排一些课后的训练任务,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
3.2打造多元化微课教学。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想做好微课程的教学工作,就应该将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扩大,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点。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同时还用要让学生合理、有效的开发教学资源,并将现有的课程资源网络进行创新、完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全新的教学知识,并为以后的信息技术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5]。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多样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并将其放到学生的網络平台中,供给学生观看。
总结:微课程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并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完善,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效益。
作者:黄凯
第3篇:小学科学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科学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从提高基本的学习效率到完成较复杂的研究任务都可以使用信息技术,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而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实施中,又是如何做到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呢?整合的有效教学策略又有哪些呢?怎样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呢?下面是我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一些有益尝试。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整合的必要性
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教育中,成为开发学生潜能、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育手段的一个重要突破口。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能把各种教育因素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最优组合,可以使课程实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信息技术的使用者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教师,但教师的指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研究多媒体技术环境、网络环境下学生、教师和多媒体教学软件这三个教学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习潜能,是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取得成功的难点和关键。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整合的实施策略
1.内容上的整合,体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现实的生活材料和生活事例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所以,学习材料的选择应该是生活化、前沿化的。信息技术的引入和广泛应用,无疑是注入了时代活水,它蕴藏的教学资源浩如烟海,使学生跳出只学课本内容的局限。但信息技术无论多么优越,都应是为了教学服务,即在一堂课中,学生永远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者,信息技术只能是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教师要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而不能滥用,绝不能喧宾夺主,取代课堂教学。
(1)将信息技术用在教学的开头或结尾
课堂上应不断地产生问题,做到“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课堂中逐渐解决问题,再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虽然教无定法,但一堂课好的“开始”,既能快速入题,又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又能节约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此外,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有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导入,有循序渐进、渐入佳境的主体探究,还要有余音袅袅、意犹未尽的结尾。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课结束时,利用课件出示“生态金字塔”图,并随着学生的交流,动画演示金字塔上的动植物一个一个地消失。最后,只剩下孤零零的人类,结果又会怎样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继续在生活中研究。
(2)将信息技术用在教学的关键处
随着探究的不断深入,教师们成功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把文本、图片、音像、声音、动画等集于一体制作成各种课件,用于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实践证明,它的作用极其显著。一般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①学生生活经验不足时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有些知识的理解比较困难,时常不能正确掌握,这并不是学生本身思维水平或知识基础的问题,而是由于其生活经验不足造成的。此时教师如果能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其图文并茂的特点,及时地呈现一些类似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从画面入手,具体感知这些生活情境,然后再来研究所学的知识,就能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学生对事物本质理解较难时
在科学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小学生不容易理解,成为教师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难点。信息技术的介入可使抽象事物具体化,对难点的化解有积极作用,达到变难为易的效果,让学生学起来更轻松一些,使学生愿意去学,有兴趣去学。
(3)将信息技术用在教学设计的优化上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应该实现这样的目标:在学科的教学时间里整合,既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学科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又借助学科载体学习并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学科学习问题。
(4)信息技术并非每节课使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取得的效果。但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使用或者都适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根据科学课内容的特点以及教学媒体自身的功能来进行恰当的选择。
2.形式上的整合,体现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浓浓研学味
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板书教学授课形态,采用更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呈现教学。比如教师可利用现成的教学软件辅助自己的讲解,也可用PPT或其他制作工具充分利用各种素材编制适合自己教学的演示文稿和教学课件,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于理解的内容,或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知识的形成过程,或用外接传感器来演示一些当时当地无法看到和无条件演示的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3.方法上的整合,体现自主探索和民主化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则是交互性、开放性、多媒体化、全球化的全新视野,计算机网络为信息技术与学习方法的整合,实现协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在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竞争、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协作学习,并且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多角度、多方位地进行学习,是学习方法的一种崭新姿态。
三、影响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整合的因素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整合,给传统教学造成了猛烈的冲击,但也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机遇,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模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在整合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和纠正。
1.盲目灌输科学知识
多媒体技术能够方便快捷地展示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正是这种传递知识的快速性,使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时,存在盲目增加教学内容的问题。有些课件不仅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内容的科学性也比较高。但是整个教学仍在以知识为中心的指导下进行,整个教学过程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仍是被动的反应者、知识灌输的对象,教学缺乏必要的师生互动。这样,信息技术的参与并没有使教学方法得到根本的改变,多媒体实际上已成为教师“折磨”学生的又一种现代化的“武器”。
2.忽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学习科学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学习科学的目标,又是学习科学的方式。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的课堂缺少了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然而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因此,在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的课堂中也要创设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的科学实验活动,使学生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教师必须组织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限制学生思维的拓展
有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时,减少了学生“思考——发现”过程,教师变成了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操作者,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設计整个课件的结构和一些问题的“标准答案”。学生按预先设定的模式,进行学习,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思考,只能顺应教师的思维方式简单作答,这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灌输式”教学,因而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只能跟着教师课件设计的模式,机械地学习。因此,教师需要在每节课上都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想象、理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不应该因为有了信息技术手段的介入就省略思考的过程,直接进入答案的呈现,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只会退化。
作者:郭慧群等
第4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点滴
目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具有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必要的基础。但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给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根据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几年的教学中,下面我就谈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学生都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学生这种高涨的学习热情,教师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们把期望变成失望,才能真正让学生对每节课都有新鲜感。
在给低年级上计算机课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学生键盘上的字母不认识,更谈不上让他们去记住字母和其它字符的位置,给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带来很大困难。通过实践,我把有趣味性的内容、图形编制成动画、配上音乐、设计新颖的导课,让学生欣赏,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或找一些较贴切且又能让学生感兴趣,能轻易理解的事物作比喻,效果显著。
比如教学《电脑的组成》一课时,计算机是由:键盘、鼠标器、主机、显示器几部分组成,接着讲:主机内部除了有运算器外,还有一个“仓库”又叫存儲器,一个“心脏”叫中央处理器,英文CPU。形象的比喻,把复杂、抽象的机械原理说得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学生一听就懂,很快便学会了。
二、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
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差异,加上有的学生因为顾及到自己的语文、数学等成绩的不理想,总会存在着担心、畏惧等心理倾向,部分胆小的学生因此产生压力,要使全体学生均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就必须鼓励诱导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例如在教学《指法》一课时,我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自尊感,组织学生操作比赛,课堂学习气氛既活跃又充满竞争性。我让学生通过指法软件进行练习,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还进行了指法和指法游戏的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练习,紧扣学生心弦,使他们玩中练,练中学。下课后,有的学生还说:“下节课我一定要超过他……”更有学生说:“老师,我要和你比……”对操作不理想的人,我解决的办法因人而异,有时我个别指导,有时让“小老师”指导,还有时让他观看其他同学的精彩表演,耳染目濡,当听到老师鼓励赞扬的话语,他们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三、注重自主实践,品尝学习的乐趣
实践操作是巩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多练习,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逐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在教学中,我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给他们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体验,给学生一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力量。
例如教学《画多边形》一课时,教师首先不是直接讲解画法,而是出示“五边形”图让学生观察,然后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自学,同座合作画出“五边形”,根据自学要求,学生一步一步操作,最后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看,“五边形”会画了,其它的三角形、七边形等等同样可以很快画出了,这样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不仅学会了“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而且逐渐学会自学的方法,每完成好一个操作,学生就会获得一份成功的喜悦,就会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浓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多了、新了,师生间的氛围和谐轻松,教学效果必然明显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将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我想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探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必将逐步走向成熟、趋于完善。
作者:李晓华
热门论文
- 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策略研究论文(共4篇)
- 衍纸艺术策略研究与应用论文(共4篇)
-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思考研究论文(共6篇)
- 民间艺术应用发展策略探究论文(共4篇)
- 小学体育教学问题对策应用研究论文(共4篇)
- 语文教学管理策略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的论文(共2篇)
- 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分析研究论文(共4篇)
- 数据挖掘技术应用管理研究论文(共4篇)
- 漫画教学应用策略探索论文(共4篇)
- 网络技术在电力信息通信中应用的策略研究
- 技术创新的构建与研究策略探讨论文(共4篇)
- 医院管理应用水平问题及策略研究论文(共4篇)
- PBL教学应用问题研究论文(共4篇)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创新策略研究(共4篇)
- 病虫害防治技术对策研究论文(共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