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初步探索和研究

发布时间:2023-12-08 05:17

        随着学校的不断要求,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也飞速发展起来,它不断地改变和完善着学生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掌握及应用,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怎样正确上好信息技术课,是每一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课题。为了让学生爱信息技术、懂信息技术,为了促进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全面发展,为了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活力,我们必须运用全新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和信息技术独特的教学特点,在学校的积极鼓励与领导的积极参与下,不断进行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与研究。 
  一、寓教于乐教学法 
  寓教于乐教学法就是我们利用原有的讲授教学法,对知识进行系统地讲授的同时,教师们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可以加入一些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从而调动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样可以使枯燥、乏味的识变得生动起来,从而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产生好学、乐学的心理。比如,在讲解复制粘贴命令时,教师可以加入一个“复制文字口诀”:“操作之前要注意,先选文字别着急,选定文字点复制,然后别忘定位置,定完位置选粘贴,立刻印出所选字,还有两个快捷键,Ctrl+C、Ctrl+V帮助你”。这个口诀学生一学就会,然后再根据前面的口诀讲解重要的知识点,以及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事半功倍了。再比如给学生讲解字体颜色设置时,上课之前先在Word里输入一首儿歌,再把字体颜色设置的与背景颜色一样,比如白色,在上课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说变个小魔术,把这首白色字体的儿歌变换字体颜色后,儿歌就显示出来,学生们对此都会感到好奇,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操作就把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通识调动起来了,然后再讲解新知识点,使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教学法 
  创设情境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种情景,通过这些情境的设置,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不知不觉的掌握知识或者起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比如,在讲解窗口大小调整这一课时,教师与学生共同创设出一种情景,课前先准备好一张图片,调整好窗口的大小,使图片仅仅显出内容的一部分内容。上课后打开图片,让学生根据显出的一小部分内容创设一个情景,发挥想象,想象一下这本来是一张什么内容的图片,在学生们发挥想象过程中,教师适度的调整窗口大小,让图片的内容逐渐的显现出来。这样,我们就把一节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起来了,同事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 
  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就是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带着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和适当难度的任务去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和创新素质,符合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比如,在教授画图时,先给学生展示一张制作精美的图片,在学生赞叹图片时,告诉学生我们也能画出一张这样美麗的图片,这样,既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学习任务,同时也激发起了学生对学习画图的兴趣,从而学生从被动的学变为学生主动的学。 
  四、探索式教学法 
  探索式教学法就是针对一个特殊的教学内容,教师先进行简单提示,给学生下达一个任务,让学生自己完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够探索知识,完成学生任务。采用探索式的教学模式,多用于趣味性强,有一定的难度,而难度又都是学生探索解决的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和自学能力,使学生的优势最大化,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能增强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和相互帮助,提升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五、激发式教学法 
  激发式教学法就是根据教学的内容,把知识点总结出来,从而在知识点与知识点间合理的布置一些有特色、能贴近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的内容,在讲授知识时把这些内容与其它的内容进行对比,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如何设置字体格式一课,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两首古诗,其中的一首可以设置一些字体格式的变化,使其看起来更美观,另一首的字体格式不变,这样一对比,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了出来,积极性也就提高了许多。 
  总之,各种教学方法并不是单一的运用于课堂教学中,而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信息技术教学是一种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它需要每一位教师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并把所理解的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在信息技术课堂之中,让信息技术课堂变成学生展开翅膀,放飞自己的乐园,让信息技术课堂真正的充满活力。

上一篇: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下一篇:小学美术示范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