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中的“留白”解读效果分析
摘要 文本的“秘妙”往往潜藏在作者有意或无意的“留白”处,如何让学生发现“空白”,并读懂文本的“留白”处,进而获得更丰富的阅读体验是中学语文教师的一项重任。本文以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为例,试图从文本的空隙里解读潜藏的“无声的语言”,体会无物胜有物、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关键词 文本;留白;空白;情感
何谓“留白”?一般说来是指作者有意或无意省略作品中的某些形象因素,读者借助自己的阅读经验去体会感知或是填充文本形象想要表达而未表达的形象意义在有充分阅读经验的读者的想象基础上,刻意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空白),使读者通过自己富有创造力的想象去感知文本的妙处。
福建师范大学赖瑞云教授对此有详细的阐述:“……‘作者的见解越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越好’。于是,空白就成了必然,成了包括文字在内的一切艺术的独特品质。……因而发现、揭示空白中未言明的丰富深邃的思想,就成了读者尤其是作为教育者的读者自觉不自觉的追求。”①英伽登提出了著名的“填充”理论,这个理论的内涵是:作品本身只是一个图式化的结构,存在着无数的“未定点”和“空白”,就像事物的骨架,要使它生气灌注、血肉丰满,就需要读者的想象要填充,读者也就参与了作品的创造。②可见分析文本的终极目的就在于将“一望而知”的东西带过,将朦朦胧胧似是而非的感觉清晰化,并将文本的“空白”作为关键点,让学生在文本体验中去发现、挖掘文本潜藏的“秘妙”之处。
一、“轩”和“室”的使用
《项脊轩志》中“项脊轩”是作者归有光的书房,但文章中不都是用“轩”来称呼书房的。用以表达书房的文字,摘录如下:“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余自束发,读书轩中”“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可以看出,作者不仅用“轩”来表达,同时还用“室”来称呼。这是偶然的吗?其实不然。在作者心中“轩”显然不同于“室”。在作者笔下,“室”的样子是:“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可见狭小;“尘泥渗漉,雨泽下注”,可见破败;“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可见不适宜居住。而 “轩”又是怎样的呢?显然是完全不同的情趣:“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后“室始洞然”,且“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后“旧时栏楯亦遂增胜”,有“小鸟时来啄食”,有“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后的“姗姗可爱”。前后对比,便可明显感觉其间的不同。由破败逼仄的黑屋子变成了充满文人气息的雅居,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进一步推敲不难发现,关键在于由原来的“蜗居”变成了现在的“书房”,变成了读书人的文化空间。“书”是寄托读书人精神世界的载体,因为读书,所以一切都变成了有情趣的生机盎然的世界。这还不够,更为关键是“人”在其中的活动,这里的“人”,有其慈母,有其爱妻,有其乳母。有人气的时候称为“轩”,遭遇变故的时候称为“室”,这是偶然吗?显然“轩”寄托了作者的精神世界,有读书之乐,有亲情之感,更有爱情之美。当读到“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即可明显感觉到,人生巨变后,作者又回归使用“室”来称呼“项脊轩”,这一点变化在作者心中体味得尤其明显。我们还要深究的是,古人很少在文中提及夫妻之情,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写而非写不可,或者是自然流露而不自觉,这种自然而然、不由自主而生发的情感尤其动人。
二、是“多可喜”还是“多可悲”
明人王锡爵评价此文:“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作为“唐宋派”的代表人物,归有光的散文在继承唐宋古文运动传统的同时又有所发展,尤其是涉及家庭琐事或生死相聚的文章,更是写得朴素简洁,总是于平淡之处打动人。
《项脊轩志》在阐述了小屋的变化之后,有一句结构性的过渡句:“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此为本文情感的过渡句或者是结构上的分解,但仅仅满足于这样的解读仍是不够的。从本文的情感脉络来看,归有光命运多舛,前后经历了多位至亲之人去世,作者的情感重心还在于表达人事变迁给自己带来的深刻感受,“多可喜”是对上文的结语,“多可悲”是下起“哀情”。从全文来看,可喜的只有小屋那些许微不足道的变化(也是作者精神世界聊以慰藉的小空间),客观环境的改变完全掩饰不了家庭世事亲情的种种剧变,因此,表达“多可悲”才是作者的目的。做一个可能性还原,不妨将“多可悲”与“多可喜”的内容进行前后的调整,这一调整完全隔断了“哀情”这个主题,造成了情感的错位。还需关注的是这句话中“亦”字的使用,这个仄声字在朗读的时候必须将声调延长,只有这样才能读出作者心中的那种绵长无奈伤感的情怀,这种无奈当中还有深深的孤独感——在命运变迁的面前,一个社会人显得多么无助。可见“多苦”才是作者着力要纾解的难题。
三、本文强调了什么,留下了什么“空白”
《项脊轩志》是悼念亲人的至情之作,但仅满足于这样的解读,就把该文的审美层次流于平庸。《庄子·天道》篇中说到:“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同时《周易·系辞上》
也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解读的任务就是找到秘密的艺术形式,直达文本核心,发现文本意蕴,而文本的奥妙又往往是潜藏在作品的“空白”处,等待读者去发现填充。就如《祝福》中再嫁贺老六的祥林嫂再次回到鲁镇时为什么“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背影》中“父亲”的背影明明是“丑”的却为什么是动人的,《项链》的“无尾之尾”为什么是最佳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里的“雏菊花”并不是赞美生命……。发现空白才是文本的内核,解读文本不能流于普通读者的感性,发现作品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涵之间的联系并由此通向艺术享受的殿堂才是阅读的目的。
在《项脊轩志》中,先后提到了乳母、母亲、妻子及妻妹等女性,但几乎看不到男性世界的存在(除作者自己),作者显然是有意忽略男性的存在,着重强调女性世界,这就是文本的空白处。男性世界的缺失必然是“我”失去了与那个世界联系的隐秘因素。我们也可以从《项脊轩志》中有意无意带过的文字寻找到那个隐秘因素,即家道中落造成的家族男性的没落,以及因此带来的孤独与伤痛。“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原先家业兴旺,“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这也是唯一一处可勉强算是提到家中其他男性的地方,但“诸父”不仅没有承担起复兴家业的重任,反而在亲人之间建立了篱墙,“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归家已然沦落为普通的百姓家,亲人的相继辞世,祖母的期待,家庭境遇前后的巨大反差给作者心理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但归有光却又无法直接言明。“最后,实体的墙越来越多,小门也越来越多。墙与门,此处都象征了一种隔断——亲情的隔断。墙越多,门越多,亲情越少。” ③而家道中兴的重任就落在了归有光的身上,“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祖母的殷切期待,俨然已成为归有光的重压,“长号不自禁”固然有物是人非的伤痛,谁又能不说是这种孤独压抑而又前途难卜的痛苦的发泄呢?重压之下的归有光也落入了一种绝望的境地,因此,一间小屋就寄托了作者灵魂,“归有光既不屑与他们为伍,又无力证明自己比他们更强、更有价值。只能退到一间小屋,退回自己设定的内心世界,悲苦中又夹杂着些许无奈”。④这种旧时文人胸怀抱负,却苦无出路的苦闷是如此的熟悉,可谓比比皆是。
四、在对比中发现“空白”
在《项脊轩志》中,许多读者读到“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句时都有唏嘘之感,语文教师也很容易将此归结为“物是人非”之感。古诗文中“物是人非”的感慨很多,语文教师应当为学生指出为何这样的抒情方式比直抒胸臆感人。
这里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人物的情感拉开了心理距离,作者的有意回避反而增加了读者的想象空间,而这种距离就变成了需要读者填充的“空白”。 何谓阁子,何谓室,没有自然道来,读者唯有借助自身的阅读经验才能把握文本的“空白”(秘妙)。关键之处不明言,无关紧要之处细细道来,在淡语疏言中却蕴含着多少人事变迁的无奈。《项脊轩志》中的祖孙对话那段,可谓感人至深,这种情感固然有亲情不在的伤悲,更包含着作者对前途命运的迷茫(归有光多次落第),身负家道中兴的重任,在“长号不自禁”中也有对自己身世的凄迷之感。但与妻子的感情却不同,归有光在《请敕命事略》中说到:“先妻少长富贵家,及来归,甘淡薄,亲自操作。”“尝谓有光曰:‘吾日观君,殆非今世人。丈夫当自立,何忧目前贫困乎?’”对归有光来说,二人的关系不仅是夫妻之情,更是红颜知己了。可是家庭变故太多 , “今已亭亭如盖矣”中一个“矣”字之叹,和妻子的昔日曾经的相守相约相依之情都凝固在这“亭亭”华盖般的枇杷树上了,这里包含着对人世多少的无奈,“一把辛酸泪”又是多少文字能够表达的呢?
解读文本的目的不能停留于感人,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关注归有光是如何做到于“无意”中感人,这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阅读体验和解读分析的能力。关注文本的“留白”,深入解读,长久坚持,离文本的内核亦就不远。
参考文献:
①赖瑞云:《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②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③刘祥:《中学语文经典文本解读》,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年。
④汪夏云、林松华:《死亡与孤独:<项脊轩志>中的场环境》,《语文学习》,2013年第6期。
上一篇:浅谈让语文学习插上翅膀的教育方式
下一篇:警惕语文课堂的“单腿前行”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