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课堂导入艺术实施策略的创新
所谓课堂导入,指的是一节课的前10分钟的教学安排,在传统教学中,这段时间往往是教师用来回顾上节课内容,然后介绍本节课内容的时间,也就是说导入在传统教育中是存在的,然而在新时期的教学改革下,传统的导入方式过于简单,无法很好地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且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思想,因为新时期的教师一定要多研究如何导入课堂,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学内
容,也就是所谓的导入艺术。
一、通过“旧”知识点引出新知识点
数学内容本身是一个注重逻辑和系统的学科,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应有大量的旧知识作为根基,这样才能更方便地使教师进行相关的内容讲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适当选择一些学生脑子中已经存在的知识点,并从这个知识点出发让学生逐渐掌握新的教学内容。这里所说的旧知识点不是传统教学中的旧数学知识点,而是比较丰富的内容,既可以是学生以前听过的故事,也可以是学生周边的人和事,当然也可以是之前学过的内容。比如,在讲授《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回忆“小猫与饼”的故事,这个故事很多学生都听过,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只懒猫的妈妈出去后,给它戴上一个大饼,然而这只猫很懒,宁愿饿死也不愿意动一下饼。这个故事讲完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大家想想为什么说小猫动一下饼就不会死呢?”这样的问题对于学过圆的学生是非常轻松地能回答出来的,小猫所戴的饼正好处在圆点上,因
此,小猫只需动一下饼的位置,也不会被饿死。当学生懂得这个道理后,教师再进行实际教学时就会对课文内容产生一定的兴趣。
二、通过动手活动引出抽象知识点
小学生尽管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有很大的困难,但是对于实际动手的活动却有很大的兴趣,因此,教师完全可以抓住这些学生的特点,将每节课的导入部分变成手工课,让学生通过手工来亲自感受所要学习内容的特点,从而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在设计动手活动的内容时,一定要先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也可以针对学生自身特点来进行设计,比如,在讲授《分数》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拿出一整块月饼来,然后给同学们说现在有三位同学需要平分这一块月饼,请同学们想想应如何分,这三位同学分别能收到多大的月饼。随后教师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月饼发给三位同学,这三位同学肯定会以平分的方式将月饼分为三半,并给老师说他们将月饼分为三份。随后教师可以引入分数的知识点,即每个人手里拿到的月饼尽管还是之前的月饼,但从大小到形状都发生了变化,这就是分数的意义。又如,在讲授《圆锥》一课时,教师给每位学生发一张圆形卡纸,再发给学生一张长方形,然后让学生做一个自己夏天最喜欢吃的蛋卷冰激凌的蛋黄壳。这个活动其实就是制作一个圆锥体的过程,当学生自己动手做出一个圆锥时,自然就会理解圆锥的形成原理,于是教师可以更深入地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
三、通过任务导入逐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所谓任务导入法,指的是通过让学生参与实践任务来认识教学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参与各类任务的同时,会有选择性地设计一些完成任务的方法,同时由于各任务都是由若干个学生集体完成的,因此,每组学生在互相帮助的基础上共同完成任务,与此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较为深入的认识,这样教师再进行讲课时,学生就会比较轻松地掌握。比如,在讲授《正方体与长方体》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先将班级分为若干小组,然后布置以下题目:“(1)什么是正方体和长方体;(2)你身边有哪些物体是正方体,哪些物体是长方体;(3)画出一些长方体的图形;(4)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面积,如何计算长方体能盛放多少物体。”这四个题目一个比一个难做,且每一个题目都要求学生在完成上一个题目的基础上才能更轻松地完成,学生在做这些题目时,前几个题目都是比较书面化的,很轻松就能完成,但后面的题目则比较困难,需要学生有创新精神,通过不断地发现生活和感受生活,才能最终完成题目。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很多小组都纷纷完成了任务,有的学生找到了一些文具盒、有的学生找到了自己身边的建筑,有的学生则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了各种图案,这种结果当然也离不开每个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在这样的交流中学生逐渐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了一定的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继续进行相关内容的
讲解。
总之,教学导入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也都讲究科学的导入法,但当时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导致教师的导入方法都是教师自己控制的,这样对于学生来说不利于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学生只能受限于教师所讲的内容,对于有些无法掌握的知识,学生也没有时间去自己研究。而在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进行相关的教学导入时一定要注意以学生为本,即将更多的学习权利还给学生,这样才能保证给学生一个更好的第一印象,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白福礼.小学数学导入式教学法研究.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1).
杨红.对小学数学课堂导入重要性的认识.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2(11).
上一篇:关注词语秘妙 感受语言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