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运用记忆规律提高数学学困生学习能力的建设方

发布时间:2015-07-28 17:59

 数学运算能力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一项基本能力,数学学习困难是学习困难的一种重要表现。学习困难是一种多因素的综合征,学习困难儿童智商虽然在正常范围内,但存在着显著智力结构不均衡,这是导致学习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经研究发现,学习困难儿童的认知因素上存在不足,随着研究的深入,学习困难儿童的记忆过程成为研究的一个重点。数学学习困难生的记忆特点是:识记能力弱,保持能力弱,再认能力弱,回忆能力弱。因此,对总智能水平在正常范围而智力结构各因子发展不均衡的儿童,应该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训练和干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对减少学习困难儿童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针对数学学困生,提高其记忆能力是主要的问题,由于这些学生本身智力结构的缺陷,其需要早期及时地干预才能尽量减少学习困难的发生和发展。遗忘曲线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aus)研究发现的,该曲线对现在学习研究界已产生重大影响。遗忘的进程不仅受时间因素的制约,也受其他因素的制约。学生最先遗忘的是没有重要意义、不感兴趣、不需要的材料。不熟悉的比熟悉的遗忘得要早,对无意义的音节的遗忘速度快于对散文的遗忘,而对散文的遗忘速度又快于有韵律诗。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固定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过了相当长的时间,几乎就不会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可以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本研究针对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记忆特点,运用遗忘曲线对记忆规律了解的优势,改善学习困难的学习方法和学业成绩。
  一、简单易记的教学——提高数学学困生的识记能力
  识记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和记住客观事物的过程,它是记忆的基础。学困生在学习数学概念和公式时,一般不能全面地观察整个概念和公式,不能在理解、比较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的东西不清晰、不完整。遗忘曲线研究认为,有韵律的内容较无节律的内容更易记住。比如,我们在教学“四则运算规则”时,可以将四则运算规则编写成儿歌的形式:同级运算最好办,从前往后依次算,两级运算怎么办,先算乘除后加减,遇到括号怎么办,小括号里要先算。在教学四舍五入方法时,可以运用四舍五入儿歌帮助数学学习困难儿童记住规则,四舍五入方法好,近似数来有法找;取到哪位看下位,再同5字作比较;是5大5前进1,小于5的全舍掉;等号换成约等号,使人一看就明白。这样可以提高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识记能力,在学习开始时就不掉队。
  二、及时批改订正的课堂作业——提高数学学困生的记忆能力
  保持记忆是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保留和巩固的过程,它是识记过程的继续,是整个记忆的中间环节。课堂练习是在课堂结束前完成的作业,作为学习新知后保持本课记忆的有效手段,它处在遗忘曲线的第二个重要时间点,即新知学习的30分钟后。在这个时间点完成课堂作业,有利于学生及时复习,是学生记住当堂课新知的关键。而数学学困生在当堂课的学习中,认知等方面存在偏差,在记忆过程中,不能把握所学知识的本质属性,很难将新知识与旧知识有区别地联系起来,更多的是新旧知识相互干扰。作业中存在的错误能反应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如果教师忽视这个错误,等到全班批好作业后再订正,很明显已经错过了第二个重要时间点,数学学困生的错题会明显干扰新知的学习。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当堂批改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课堂作业,及时订正,并让其反复记忆,避免错题干扰新知学习。
  三、有针对性的家庭作业——提高数学学困生的再认能力
  家庭作业属于当天新知的一个再认过程,大约处在第三个记忆周期,根据曲线描述,学得的知识在1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再认的要求是当已经学过的知识重新出现时仍能够识别它,并能够利用它。数学学困生主要体现在对概念和公式的混淆,不能把过去的知识迁移运用到新知上,教师要引导数学学困生先回忆当天的学习内容,尤其是在第二个记忆周期即课堂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将课堂作业中的错题抄下来重新做一遍,在整理错题的基础上,再完成当天的家庭作业。这样才能理清概念之间的细微差别,把学习的内容能准确地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在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的基础上,更好地习得并记住新知。
  在布置家庭作业时,我们尤其要注意给学习困难儿童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考虑到其学习认知水平较低,所以我们在布置作业时应尽量以最基础的习题为主,切记不要求其完成提高题。提高题因为要求的知识水平或思维水平较高,学生在解决时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往往会直接干扰到新知的记忆水平。
  为了加强当天新知的记忆,教师可以让家长配合,督促数学学困生在睡前将当天的学习内容重复复述一遍,能有利地提高学生对知识整体的认知和对概念的区分。
  四、有规律的复习——提高数学学困生的回忆能力
  以上讲的都是短期记忆,怎么做好长期记忆工作,使得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记忆水平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呢?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提问和自觉回忆的直接回忆。如在教学过程中启发的过程,通过提问复习前一节课的知识点,数学学困生一般不能正确地回答,更不能把所学知识用语言清晰地表述出来。二是完成作业联想需要的间接回忆,这种回忆需要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探索、推理等有步骤地进行解决的思维过程。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实现:(1)以提问引导形式帮助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回忆前面课程学习的内容,并帮其分清其中的区别;(2)做好用好错题本,运用错题本帮助数学学困生间接回忆所学知识及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数学错题集,顾名思义就是学生把平时或考试时做错了的数学题目集中起来进行分类、归纳、整理的集合。学生在平时的作业、测试练习中有时会做错各种类型的题目,对于这些做错了的题目,教师一般都会及时、重点评讲,帮助学生找到错误的根源。而因为数学学困生的记忆水平较低,容易遗忘,往往下次练习或考试时还会犯同样的错误。为了 避免错误重复再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整理错题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利用错题本复习时,我们尤其要关注重要的复习时间点,从第四个记忆周期开始,分别为新知学习后的 1天、 2天、 4天、 7天和15天,不仅要整理,整理之后还要利用这几个复习时间点进行重点复习。数学学困生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读这些错题,家长也可以将这些错题重新抄下来,让孩子再练一遍,这样有针对性的记忆练习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记忆水平。
  综上所述,数学学困生学习能力的低下主要体现在他们的认知能力、分辨能力和记忆能力上。我们要依据其主要特点,在教案上多用容易认知、容易记忆的文字,引导数学学困生在课堂中识记更多的知识;在作业中发现数学学习困难学生不能分辨的知识点,及时纠正并加强记忆其混淆的知识,让学生能正确地运用在实际题目中;在复习中强调认知错误知识点的反复记忆,在教师与家长的监督下形成一个良好的复习习惯。整个过程是根据遗忘曲线的特征及数学学困生的缺陷,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提高其学习能力,使数学学困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利用科学的记忆规律,帮助其摆脱学习困境。

上一篇: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方式

下一篇: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增强数学学习信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