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让“学困”走向“学优”的过度策略

发布时间:2015-07-28 18:00

 农村小学英语学习中,学生存在暂时落后是正常现象。只要是课堂集体学习,总会有个体差异。这些学困生并非是智力差,只是对知识的接受相对慢一些,对知识的内化需要更长一点时间。这就需要老师重点关注班集体中客观存在的这一部分学生。如果能够成功转化这部分学困生,那么班级整体的教学质量就可以大幅度地提高。
  一、走进心灵,以情感人
  学困生在班集体内往往得不到更多的师爱。上课的时候,学困生不善于回答问题,和老师没有沟通,下课后更没有交流,和老师之间很陌生。如果老师能够给学困生更多的关注,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从而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老师可以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多组织英语活动,吸引更多学困生参与。这样老师走进学生中间,增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学生成为“交心”的朋友,才能够取得学生的信任。
  老师在对待学困生的时候,语言上一定要注意措辞,不要把他们当成学困生来看待,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对英语学习不再有畏难情绪。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全体学生,提问题的时候要视学生的能力而定,分层而问。设计一部分比较简单的问题以供学困生回答,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
  如学习苏教译林6A Unit 3 Holiday fun时,可以组织一场讨论会,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假期生活。在介绍的时候要准确运用did和was。学生用汉语说很简单,也很兴奋,如果用英语来表达则难度很大。教学生运用一般过去式询问:How was your holiday?Where did you go for the holiday?这些简单对话的表达,学困生也感兴趣,而且能够交流假期的趣事,当然很激动,也积极参与。
  二、培养兴趣,激发动机
  英语学习中,一些学生本来就有语言障碍,如果兴趣不高,就会慢慢拒绝英语,最终落入学困生的队伍。班里的学生很多在三年级刚接触英语的时候,都是兴趣盎然,然而,慢慢的学生的热情减了,上课的时候说英语的越来越少了,成绩一路走低。所以,面对学困生,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学困生也有其比较擅长的一个方面。在英语学习中,有的学生会说,有的学生说不好,但是会写。所以老师要善于发现,从学生的喜好切入,引导学生走进英语的学习中。只要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学困生”也会变成“学优生”。当然,我们在把握学生优点的同时,对其缺点也要了解清楚,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
  如学习苏教译林6A 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时,学生很喜欢这个故事。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愚蠢的国王、两个骗子以及单纯快乐的小男孩,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There is ...”和“He is ...”的句式来描述文中的人物。句式简单,人物形象滑稽,情节有趣,所有的学生都有说的欲望,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学法指导,养成习惯
  英语的学习有其方法可循,老师要深谙学生心理,想方设法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高年级的学生依然喜欢游戏和活动,我们可以挖掘教材,利用熟悉的教材资源组织相应的有趣味的活动,引导学生走进英语学习的乐园。英语的学习包括单词识记和积累,句型对话的背诵和运用,短文阅读和书面表达等。学困生在这些方面的学习中总会有障碍,老师应该帮助学生运用一些有趣的方法去应对。
  比如记单词,这不仅是学困生最头疼的事,也是优秀生比较烦恼的事。因为单词的识记需要反复的巩固,这是比较机械枯燥的事情。其实单词的识记也有规律可循,老师要多做归纳总结,给学生做好方法指导,以提高学生识记的效率。如教苏教译林6A Unit 3 Holiday fun时,其中需要记住的单词有“holiday、National Day、Great Wall、excited、paper、ask、bottle、at first”,在识记的时候,要善于发现“holiday”后缀是“day”。由此可以识记积累很多后缀为“day”的单词。如“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Saturday,Sunday”,这是以前学过并识记的,放在这里归纳整理有利于学生分辨,老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学生识记的时候效率会更高。所以,老师要根据所学的内容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有助于学困生的进步。
  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更大,在各方面硬件条件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老师要积极总结英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学困生转化策略。学困生转化要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的学困生转化计划。老师要以情感人,经常与学困生进行情感交流,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相应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学困生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变成优秀生。

上一篇:“1+X”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路径建设

下一篇:“三部九步”课堂教学的思考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