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小学综合实践的选题指导的策略

发布时间:2015-07-28 18:0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自主性决定了这是一门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目标、内容、方式,自己决定活动成果的呈现方式的课程。小学生由于受到知识水平的限制,使得教师在实践活动中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突出。综合实践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选题阶段、活动策划阶段、总结交流阶段。选题阶段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始,也是整个活动成败的关键。从学生发现问题到形成活动主题,这个过程十分重要,什么样的问题可以形成有价值的、具有可行性的,能够促使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主题,往往很难把握。
  通常情况下,选题会受到学生智力因素、知识水平等共性问题的限制,还会受到学生个别差异的影响。由于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家庭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一些学生在选题时出现如下情况: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不关注、不感兴趣;不能有效地完成教师在课前布置的任务;不善于主动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与探讨;不能将感兴趣的问题表述清楚。这些情况容易减弱学生参与问题讨论的积极性,使选题的有效性降低,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活动目标,使课堂效率降低。
  如何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选题的有效指导,我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教学实际总结了一些方法。
  一、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体验生活
  教师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对每一个事物提出“为什么”,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帮助学生确立主题。学生问卷可设计如下一些问题:你对什么事物最感兴趣?你想研究这些事物的哪些方面?你打算怎样研究这些问题?你认为研究这个问题有哪些有利条件?研究这个问题时,将会有哪些困难?你希望有哪些方面的帮助?你想自己独立研究还是与其他同学合作?通过调查问卷,教师根据学生填写的内容分析学生所提的问题是否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是否切实可行,从而帮助学生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
  二、创设有趣味性的综合实践活动情境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新课程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趣味性。综合实践活动更应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从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出发,大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努力“放大”兴趣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现一个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没有压力、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活动。并在“玩中学”“乐中学”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深深感受成功的喜悦。
  在关注生活类的活动中,也可以采用故事、事例或关于生活中某一问题引发的讨论来创设情境。例如:《雾霾天气》一课由雾霾天气带给我们的感受入手,引发了“为什么会有雾霾”“雾霾的危害”“雾霾的自我防护”等话题,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
  三、选题时可对问题进行分析整理
  引导学生将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将相同或相近类型的问题进行整合。全班师生一起进行梳理,归纳出全班学生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找出其内在的联系,整理成一个个次主题。在分析归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所选的主题是学生感兴趣的,符合学生意愿的,学生就会有不断探究、积极参与的内在动力,化“要我做”为“我要做”,行动上会更主动,责任感会更强,更渴望成功。反之,如果学生对主题不感兴趣,漠然视之,就不能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也不会在活动中倾注全部心血。
  一般来说,完全由学生在活动中自发提出的问题而形成的活动主题,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但如果是教师提供的活动主题,或是通过师生讨论协商后制定的活动主题,有些就不一定符合学生兴趣。这时,教师就需慎重考虑。当然,兴趣毕竟只是一种热情,变化快,不太稳定,因此,不能作为确定主题时的唯一依据。
  2.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在尊重学生兴趣爱好的前提下,选择活动主题,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水平,选择与学生能力水平相当的主题。如果所选的主题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超过了他们的知识经验水平,那么,在以后的实践中,学生就会因为太难而失去活动兴趣,难以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也不利于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3.要考虑现实可行性。
  在确定活动主题时,我们还要注意选择那些对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及所在地区具有实际意义的,值得去研究的,内容积极、对学生成长有利的活动主题。相反,对于那些不现实,或没有意义的主题,教师就要引导帮助学生重新选择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经费,有的主题虽然很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但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不可行,也不应该选择。
  4.要考虑现实可操作性。
  选题时应选择小而精、容易操作的主题,切忌贪大求全。例如:有一个小组的学生对本市的环境污染问题产生了兴趣,想以“××市的环境污染问题”为题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由于该问题涉及面广,操作困难,后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本区(本村)街道的污染来源和防范办法为题开展了活动。
  四、引发思考,确立课题
  情境创设了,学生的兴趣也有了,接下来,就要引导学生思考、确定活动围绕哪些小课题来搞。便于学生操作的小课题的产生很关键。是教师给学生列出来,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按我们新课程的理念,当然是学生自己提出来比较好。可是学生受自身知识储备的限制,提出的问题有的比较浅显,有的比较笼统,还有的可能根本没有什么价值。指导教师不能本着“捡进筐里的都是菜”这种思想全盘接受,要挑拣、选择、剔除,把好的问题留下来,进行疏理、分类,产生新的适于活动的问题。例如:在《雾霾天气》这个题目中,学生提出“为什么会产生雾霾”“我们要如何进行自我保护”“雾霾为什么会对我们产生影响”“为什么有的地方雾霾严重,有的地方雾霾较轻”等问题,教师帮助学生运用合并、归纳、筛选等方法提炼为“雾霾的成因”“雾霾的危害”“雾霾的防御”“城乡雾霾的差异”等课题,这样 不仅包容性强,还比较有条理。所以不管学生怎么乱,教师的思维一定要清晰、有条理,要从乱中理出头绪,将学生的思路梳理整齐。
 五、合理分组,角色轮换
  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进行分组研究,力求做到组内成员的合理搭配,形成有效分工。我们一般采用的分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座位分小组。
  2.自由结合分小组。
  3.先产生组长,再成立小组。把班里能力较强的几个学生先选出来,委以组长重任,然后由学生们自由选择。
  4.根据需要来分组。比如要利用节假日搞活动,我们会按学生的家庭住址来分小组,这样利于学生联系,方便活动开展。
  其中第1、2种方法没有多少争议,但是很难达到组内成员能力均衡的效果,不利于形成有效的分工合作。第3、4种方法可操作性比较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进行合理搭配优化组合,提高活动的效率。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分工,给每个小组成员都分配具体的工作,使其担任一个具体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中心发言人等。一定时间后,再互换角色,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体验、锻炼和提高。这样分工合作也有利于学生建立责任心,增强合作意识,在合理搭配的合作小组中,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坦诚相待、民主平等,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心理品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小组长应由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成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总结等活动。资料收集员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收集的资料整理好。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尽己所能地发挥。
  如果学生活动角色相对固定,缺乏动态机制,将容易产生小组霸权主义,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为了遏制此类现象的发生,我在活动开展中着手培养学生的“四会”: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收集,能根据小组活动,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四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作总结性发言。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可以在活动开展中进行小组角色轮换,从而促进小组公平机制的形成,也给每个学生提供锻炼能力的良好机会。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如何发挥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有效性,也有待于不断的探索和完善。只有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提高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

上一篇:在品德课堂的动态生成中把握教学的几个技巧

下一篇:城市空巢家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