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科学课课前小研究技巧分析
课前小研究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种重要呈现,可以说,小研究是整节课的“脊梁”,没有课前小研究,就没有生本课堂。科学作为一门刚刚引入生本理论的学科,如何设计出具有学科特色的课前小研究很值得思考。通过对试水课《雨下得有多大》一课课前小研究的设计、分析与总结,扪心“四问”,我们可以试着总结出一些设计科学课课前小研究的方法。
一、学生研究对象是什么
科学课的研究对象或是一种科学现象,或是一种科学原理,又或是一种实验方法,还可能是一种实验工具。那么,课前小研究就应当依据研究对象的属性来作。问题要直截了当,学生一眼就能知晓本节课要研究的究竟是哪一方的内容,这将便于他们高效地完成小研究。
《雨下得有多大》一课的研究对象是一种实验工具——雨量器。小研究的问题是这样设计的:气象部门使用什么仪器测量降雨量的大小?简单介绍一下它。问题的指向性明确,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出关键词——仪器、降雨量,并在网络上迅速收集到自己想要的信息。通过简易查找,学生会找到最基本的雨量器的结构,即承雨器、雨量杯。深入查找资料的同学会发现更先进的虹吸式雨量计、翻斗式雨量计等。通过课堂上的汇报交流,学生发现其实无论简易或复杂,雨量器的结构是有共通之处的,这就为接下来制作简易雨量器并用它来测雨量奠定了基础。
二、学生认知基础在哪里
科学源于生活。通过与学生交流,我们发现:学生对于下雨这种天气现象是非常熟悉的,而且生活经验的积累让他们能够用“看”和“听”的方法初步判断雨下得有多大。这就是他们对于本课的部分认知基础。还有一部分认知基础是通过完成小研究一而获得的:降雨量可以用雨量器来进行测量。那么,小研究的问题就应当是在这两部分之上进行设计,让学生“跳一跳”可以解决的。
本课设计的是一个解决教学难点的问题:降雨量的单位是什么?可以用毫升作单位吗?当已经知道可以通过容器中的水来判断降雨量以后,学生会思考:究竟比的是水的体积还是高度呢?如果没有经过特别的强调,绝大多数学生会认为是体积。可是,老师却偏偏把这样一个问题提出来,不由得学生不去仔细查找与思考。这样,学生就开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当然,研究后他们发现,其实大容器水多的同时底面积也大,不同大小的容器在同一场雨中所获得的水的高度是一致的。毫米这个长度单位比毫升这个体积单位更合适。这样,本课的难点也得到了突破,核心问题“雨量器的设计与制作”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三、学生可以走向哪里
科学学习是探寻真理的过程。本课要让学生学会制作一个简易的雨量器,并且用它来测量降雨量。传统教学中,教师会出示简易雨量器的模型,请学生观察讨论,找出制作要点,然后亲手制作一个雨量器。但是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所完成的只是“做一个仿品”,其中对选择材料、如何设计并没有进行训练。莱辛说过:“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寻找真理的能力,任凭选择一个的话,我宁要寻找真理的能力。”小研究问题的设计就应当培养学生这种寻找真理的能力。在突破难点以后,放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体会自主学习的乐趣,走向自主研究的道路。
本课,这个小研究我们是这样设计的:请你利用身边的物品,设计一个测量降雨量工具的方案。有了前两个小研究的准备,这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就不大了。他们已经清楚地了解了雨量器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也明白了测量的究竟是什么,刻度该怎么标。这时,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他们去谈自己的设计,学生在这里就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独具的“匠心”了。材料可以任选,制作方法不定,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设计正确,就一定会包含承雨器、带刻度的雨量杯这两个雨量器最主要的部分。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是有深度的,是经历了综合分析后得出的较优结果。他们有了自己的意见,不再是研究老师是怎样做的,而是研究“我”可以怎样做。他们经历了寻找真理的过程,内心是满足的、愉悦的。
四、学生怎样才能走得更远
科学的魅力在于它的内容博大精深,浩瀚无边,甚至我们穷其一生也无法完成对其中一个问题的深入研究。传统的课堂,学生学完了老师所教的内容就认为完成任务了,往往不会进行更多思考。而生本课堂中一个研究的结束,往往意味着更多研究的开始。小研究的设计要给学生这样的机会,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一定要让孩子有产生更多疑问的机会。
本课最后的小研究问题是:关于降雨量,你已经解决了哪些疑问?又产生了哪些疑问?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在查找完资料后进行分析,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需要在课堂上通过交流与学习获得解决。这样,学生的学习会更有针对性,也更有效率。经过这样的反思,学生就会产生进一步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的冲动,在问题的研究上越来越深入,在科学之路上愈行愈远。
以上扪心“四问”,是对科学走进生本的一点小小心得。相信只要肯深入钻研,生本理念下的科学课一定会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