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宄生与本科生信息素养教育比较
1引言
信息素养在当代科技迅速发展和信息资源极其丰富的环境下变得越来越重要。各国高校都把信息素养教育作为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之相关机构也纷纷制定标准,用以评价个人信息素养能力,指导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代表性的标准,国外主要有美国大学和图书馆协会(AssociationofCollegeandResearchLibraries,ACRL)在2000年提出的《高等级教育中信息素养教育标准》1,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高校信息素养联合工作组(AustralianandNewZealandInstituteforInformationLiteracy,ANZIIL)在2004年颁布的信息素养能力指标体系2以及英国的国家与大学图书馆标准协
会(SocietyofCollege,NationalandUniversityLibraries,SCONUL)在1998年提出的信息素养能力模式等;国内主要有清华大学图书馆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共同设计的《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等3。这些标准对指导和促进高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的标准主要针对本科生,要求相对也比较宽泛,对研究生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在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中,与科研相结合是主要的培养方式之一。科研是研究生的重要任务,对信息的利用需求以及信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更高。因此,有必要通过比较研究生与本科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不同要求,提出加强研究生信息素养能力培养的对策和建议。
t研究生与本科生信息素养要求比较
鉴于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信息素养标准,暂以ACRL标准为参考来比较对研究生与本科生信息素养要求的异同。ACRL标准共包括5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86个三级指标,从信息需求、信息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利用、信息道德等方面提出了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标准8。这些可作为本科生信息素养要求的基本标准,笔者对照这些标准,根据研究生教育的要求,提出了研究生信息素养的具体要求,见表1。
在研究生与本科生信息素养要求的标准中,对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与本科生相比,由于研究生直接参与科学研究,因此对其信息素养的要求更高,主要侧重于科研方法、专业信息获取、评价和利用以及学术道德规范等方面。本科生则着重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基本信息能力及信息道德的培养,使之具备基本信息素质能力,能够认识信息的作用和价值,对于有效信息具有感知性,能准确表达信息需求,并且能恰当使用检索方法获取所需信息并能正确评价和有效使用。
研究生和本科生信息素养调查分析
笔者以信息素养5项基本标准为依据,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几个方面,对北京理工大学在校研究生、本科生采用填写问卷、提问等方式进行了随机调查,调查对象涵盖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共计发出问卷220份,收回有效问卷205份,其中研究生98份,本科生107份。分类统计情况如下:
3.1信息意识方面
调查显示,多数学生的信息意识较强,能够认识到信息素养对于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并注意培养自身的信息意识。除参加有关信息培训方面比例稍低外,研究生的情况总体好于本科生。但在关注所学专业国外研究发展动态方面,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比例均偏低,特别是研究生在此方面更应加强。如表2所示:
3.1信息知识方面
调查显示,整体上研究生的信息知识略高于本科生,但存在的问题亦不容忽视。特别是在多途径获取信息方面,在进行专业学习和研究过程中过多依赖网络信息资源,忽略各种纸质、电子工具书及会议、专利、报告等资源的使用,对馆际互借、原文传递等方式了解不多;研究生盲目检索的现象比较突出,不了解根据研究阶段选择相关信息源,说明其信息知识还需加强如
表3所示:
表3信息知识有关题目的调查统计
正确识别相关学科专业各种信息资源掌握纸质资源、常用数据库等电子资源及图书分类、外文期刊的使用知识相关专业的中文核心期刊认知掌握不同学习、研究阶段信息源选择方法掌握多途径信息获取方法
3.2信息能力方面
调查显示,多数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但同时也暴露出研究生在获取深层次文献信息、合理组织和运用有效信息并进行创新等方面,存在较明显的能力不足。其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_是部分研究生在本科阶段没有系统学习过文献检索课程,缺乏专门的信息素养教育,导致信息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本科阶段开展的信息素养教育不能适应研究性学习的需要,而研究生阶段又没有开设专门的课程,缺乏针对科研的信息素养教育。如表4所示:
表4信息能力有关题目的调查统计
3.1信息道德状况
调查显示,研究生和本科生在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的侵扰以及合理、合法、规范使用信息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尊重知识产权及文献引用方面还较普遍地存在认
识不清的问题,对研究生需从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角度加强教育引导。如表5所示:
表5信息道德有关题目的调查统计
目前,国内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一般对本科生的信息素养教育较为重视S,能够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培养
基本信息素质能力,把信息素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开设文献检索课程,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检索培训,并积极创造条件,开展课外实践活动66。相比之下,对研究生的信息素养教育重视还不够,一般都没有将之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开设专门检索课程的高校也很少,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有待加强。
根据调查分析,笔者建议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要与本科生信息素养教育有机衔接。在本科生信息能力素质教育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生以科研为主的特点,侧重在科研方法、专业信息获取和评价、期刊评价、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等方面开展教育。
4.1加强宣传培训
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活动,介绍图书馆资源与服务。重点推介专业领域常用数据库、中外文核心期刊等,介绍原文传递、馆际互借等多途径获取文献的方法。完善图书馆网络信息平台,建立信息素养教育专题网页,丰富馆藏介绍、学术资源信息导航、电子期刊导航、培训课件等内容,做到及时更新,实现网上共享。
4.2开设适应研究生需求的文献检索课程
按照培养目标,结合研究生在课题不同研究阶段的需求,确定教学大纲和内容。开发适合研究生使用的教材和电子课件,突出知识的利用与创新。坚持信息检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结合专业和不同学习阶段嵌入相关科研实例,增强针对性,提高实用性。加强与导师合作,开展多形式、多层次教学,为学生提供实践空间。采用定题检索、论文习作等形式进行课程考核,通过点评和交流等不断提高研究生信息素养,达到教学目的。
4.3发挥导师的作用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责任人。要充分发挥好导师言传身教的作用,在学习和研究中培养研究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和技巧。通过研学结合,利用问题导向、过程导向、研究导向型学习,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到研究生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在学科专业学习、研究的过程中逐步了解、熟悉和高效运用信息技能,在实践中提高信息素养能力。同时,导师要为人师表,培养学生遵守学术规范、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
4.4发挥学科馆员的作用
学科馆员具有一定的学科背景,同时受过文献情报专业训练,可配合导师,在研究生课题研究过程中跟踪指导,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开题阶段,学科馆员可帮助学生确定检索的学科范围、信息源等,增加检索的准确性;通过查新,验证研究题目的新颖性;在不同研究阶段选取相关信息源,以了解和补充学科领域最新动态信息;学会使用数据库过滤、分析功能,高效筛选与课题密切相关信息。实验阶段的信息跟踪过程中,可辅以数据库的信息定制功能,提高科研效率;向学生推荐本学科领域核心期刊及高影响因子期刊,讲解科技论文撰写要求和投稿注意事项。还可配合导师与学生共同做好科研成果的总结和申报。
1.5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优势
图书馆是开展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基地,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优化整合信息资源,开发特色服务,满足研究生信息需求。在继续强化印刷型文献资源建设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建设电子资源。将馆内文献资源进行深层次加工制作,建立适应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数字化特色馆藏体系。开发与重组网络信息资源,选择重点学科、筛选有价值的网络信息,分门别类地加以组织整序,建立多个分布的学科信息资源门户网站,提供权威和可靠的学科信息导航M。在信息检索方面,加大各种异构数字资源的整合,建立方便实用的统_共享平台,满足学生简单、快捷的检索需求,最大限度地减少获取信息的难度,使研究生能够在庞大的网络信息资源面前迅速获得所需信息和服务。此外,要研发移动图书馆系统,使学生通过移动设备了解各种馆藏资源,享受各项服务,使信息素养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各个环节之中。
信息素养教育是培养学生研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调查分析研究生和本科生信息素养能力状况,比较两者教育现状,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制定统一的研究生信息素养标准,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以科研为导向的信息素养教育,提高研究生信息素养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