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布局结构的透视
研究生教育的布局结构,是指研究生教育机构在地区分布上的构成状态,它包括研究生教育机构在各地的数量分布状况、不同形式和不同等级研究生教育的分布、不同科类专业的分布等。研究生教育如何在全国范围内合理布局、有机配合,是关系到整个研究生教育系统功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的重要一环。
一、我国研究生教育布局结构的现状为了便于比较研究,在此根据国家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划分的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带为标准,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布局进行比较分析。东部地区包括11个省、市,即:北京、天津、上海、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地区包括8个省,即: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自治区,即:广西、内蒙古、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1)研究生院的地区分布状况根据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要,从1984年8月至2002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全国共有56所普通高等学校设置了研究生院。目前,这56所研究生院承担了全国76.的博士生和55.的硕士生的培养任务,他们在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截止到2002年5月,东部、中部、西部拥有研究生院的数量分别是35所、11所、10所,在全国56所研究生院中所占比例分别是62.5%、19.6%、17.9.。可见,目前我国研究生院的地区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东部拥有研究生院的数量几乎是中西部共有研究生院数量的1.7倍。
2)学位授予单位和学位授权点的地区分布状况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逐步得到了完善,建立了具有相当规模、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以高等学校为主体的学位授权体系。截止到2003年9月,我国共进行了9次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具体的学位授予单位分布情况如表'所示。
经过9次学位授权审核,我国目前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63个,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49个,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762个。其区域分布如表2所示。
从以上学位授予单位的分布和学位授权点的分布情况来看,同样是东部地区占有绝对的优势,中、西部地区学位授予单位数之和还远远小于东部学位授予单位的数量,而学位授权点的分布同样如此,中西部的学位授权点加起来也没有东部地区多。
3)学科评估结果的地区差异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宄生教育评估所分别在2002年对12个一级学科、2003年对42个一级学科、2004年对26个一级学科进行了学科评估和排名。从统计结果来看,三年来,学科排名在前三位的几乎全部是分布在东部地区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只有民族学等极少数富有地方特色的学科,中部或西部地区的个别单位名列前茅。由此可见,研究生的培养条件及随之而来的培养质量在东、中、西部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通过以上统计,可以看出,我国研究生教育布局结构的现状是:在经济科技发展比较快的东部地区,研究生教育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相应地呈现出比较好的发展态势;而在经济不发达和比较边远的中西部地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规模小、教育质量比较低。目前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布局结构的重心仍然在东部地区,东、中、西部之间布局差异比较大。
二、我国研究生教育布局结构的成因
影响研究生教育布局结构的因素很多,包括高等教育的历史沿革、经济格局、文化传统、地理环境、人口分布等。现有的研究生教育布局结构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1)高等教育的历史沿革对研究生教育布局结构形成的影响
研究生教育的布局与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前的布局状况是多年来由于各方面因素逐渐演变而形成的。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京师大学堂作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成立于1898年。而西部地区在1909年才成立甘肃政法学堂,即兰州大学的前身,它作为西北地区第一所高等学校,比京师大学堂晚了11年。而青海、宁夏和西藏三省区甚至到1949年都还没有一所高等学校,其余各省区高校数不到1949年全国205所的10+。,2-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起步比较晚,相应的,以高等学校为依托的研究生教育,在东、中、西部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有了差距。在此基础上,高等教育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自然、人口、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逐渐演变,自然就有了今天的研究生教育布局结构。
(二)社会经济的格局与发展对研究生教育布局结构形成的影响
研究生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它的发展永远受到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研究生教育首先产生于地处各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大学,其快速发展也有赖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推动。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研究生教育布局结构就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转换而形成的区域结构。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最先是以沿海和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海河流域以及京广铁路线和京哈铁路线各大中城市为中心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这些地区的研究生教育从一开始就有其发展的经济基础。而20世纪80年代,在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对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东部地区研究生教育规模得以不断扩大,形式趋向多样化,体制不断得到完善,教育质量也得以迅速提高。相反,由于社会经济一开始就存在地区差异,中、西部研究生教育的起点自然就比东部地区的低。而20世纪80年代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指导下,国家在政策上给东部以优惠,更加剧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之间的地区差距,导致中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缺乏有力的经济支撑和推动,从而一直没有形成规模效应,教育质量提高的幅度也很有限。尽管从1999年开始,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了向西部的投资力度,但东、中、西部之间基础条件差异过大,中、西部的研究生教育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
三)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对研究生教育布局结构形成的影响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的传统,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往往是历史悠远的积累和沉淀造就的。研究生教育作为一项社会事业,它的发展比经济发展更容易受到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的影响和制约。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布局结构并非某种设计的结果,而正是许多年来在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的影响下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首先,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对它的影响深远。一些城市和地区历史上就有重视科技文化发展的传统,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区,人们学习科学技术的积极性普遍比较高。在这些城市,各类实用技术人才层出不穷,有一技之长的教师和师傅备受尊重,逐渐形成为科技人才的摇篮。20世纪80年代初期之前,全国机械行业中,几乎每一个大中型企业都有来自上海的技师和工程师。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学位与研宄生教育自然会深受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以后的发展中,以这些传统文化为基础,无疑使东部地区相关的研究生教育从一开始就捷足先登,具备了扎实的文化基础。
其次,各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影响着研究生教育的布局。一方面,它制约和影响着人们对所在地区研究生教育的态度和行为;另一方面,它也影响着研究生教育的方法和思想导向。东部地区的人,思想开放,观念的更新速度迅速,比较容易接受新生的事物。这些特点给研究生教育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教-36-育思想先进,教育手段灵活,教学内容新颖,教育管理民主,等等。这一系列的优势又必然会导致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教育质量的迅速提高。而中、西部地区的人,思想比较守旧,观念较为传统和保守,这无疑会影响到他们对所在地区研究生教育的态度,影响到研究生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管理思想等,从而制约了中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规模的扩大。
四)自然环境对研究生教育布局结构形成的影响
一个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物产资源等自然
环境和各地区的交通状况,制约着该地区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和学科布局。处于良好自然环境中的研究生教育,如气候温和、交通便利、文化发达、生活富裕等,就要比处于气候恶劣、交通困难、文化闭塞、生活贫困等条件中的研究生教育发展得好。我国东部地区靠近江河湖海、交通便利、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的状况,决定了该地区研究生教育中相关学科的规模和质量的发展都很迅速。而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理位置偏远,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这种自然条件无疑制约了该地区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和学科布点。
首先,气候状况影响着研究生教育学科的布点和发展。比如,在气候特别炎热或特别寒冷的地区,研究生教育的有些系科和专业就不宜设置,而与该地区气候相应的一些学科专业却比其他地区发达。比如,地处沿海地区的厦门大学、青岛海洋大学等,其研究生教育中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等重点学科发展得就很迅速。
其次,物产资源的种类和藏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研究生教育各学科的空间布局。处于油田城市的石油大学,其油气储运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等专业在国内就名列前茅。
再次,从交通运输状况来看,越是交通发达的地方,随着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各种产业多样化,对教育的需求也就趋向多样化和高层次化。同时,交通发达地区,与交通运输有关的专业学科也普遍兴旺。相反,交通闭塞地区的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和种类就不如那些交通发达地区。比如,东部地区的北京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其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等学科的发展就属于国内一流,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飞行器设计等专业的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也让中西部地区相关的专业望尘莫及。
五)人口分布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布局结构形成的影响研究生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促进人类文明化的活动,它与人口的分布有着内在的联系。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分布是确定该国家或该地区研究生教育规模和布局结构的基础性因素。
中国的人口分布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人口分布偏集于东南部地区;人口多集中在地势低平地区;人口密度地区差异悬殊。根据五普”统计数据,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面积、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如表3所示:
显而易见,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东部地区人口数量多,密度大;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较少,密度小。中西部地区人口稀疏,就意味着需要接受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的人口也比较少,地区整体对研究生教育的需求不大。要适应我国人口分布东密西疏的状况,研究生教育规模和布局的结构重心就应该在东部地区。
三、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布局结构的评价
研究生教育布局结构的形成涉及到许多的因素。只有综合考虑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益和研究生教育质量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教育机会的均等几个方面,才能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布局结构的现状做出客观的评价,才能理性地看待其合理与否的问题。
1)从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效益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角度进行评价
站在高等教育办学效益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角度上来看,我国研究生教育布局以东部地区为重心,中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规模小、学科布点少,无疑是有其合理性的。这种布局结构完全适应了研究生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对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效益和研究生教育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我国,目前东部地区经济、科技发展迅速;交通便利,气候宜人;人们观念的更新速度较快、思想先进开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单位相对集中在东部地区,有雄厚的经济力量做支撑,便于与其他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横向联系和交流。而且,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研究生教育作用的认识比较到位,研究生教育手段灵活、内容新颖、管理民主。这一系列的优势都将造成连锁效应,大大促进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相反,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其地理位置偏远,环境相对恶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缓慢;科技文化水平比较低,信息相对封闭;人们思想观念较为保守和传统。这些特点决定了西部地区的研究生教育缺乏一定的经济支撑,教育思想相对保守,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僵化落后,教学内容更新周期较长,与外界兄弟院校或社会各界的交流不方便,等等。这无疑使该地区的研究生教育在各个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从而影响教育质量,制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二)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角度进行评价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发展的差距是众所周知的,地区间发展不均衡的这种状态,必须依靠教育、科技等的大力扶持,尤其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研究生教育的支持,才能从根本上得以改善。而透视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布局结构的现状,东、中、西部研究生教育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占有绝对优势,中、西部地区比起东部地区来,研究生教育布点少,更谈不上规模与效益。这样的办学格局是不合理的。它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东部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却不利于中西部地区经济、教育、文化等的发展,不利于带动我国经济、社会以及科学文化教育全方位的发展。每年毕业研究生的供需矛盾就是最好的例证:一方面,大量人才滞留在东部,难以及时就业;另一方面,急需人才的中西部地区又难以吸引这些人才。这种状况严重制约着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也成为中西部地区落后于东部地区的根本原因之一。总之,东、中、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布局存在的巨大差距,无疑会给处于劣势的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远水不解近渴”的诸多问题,无疑会更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社会发展的差距,导致区域之间社会经济发展的极端不平衡,有悖于国家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
三)从教育机会平等的角度进行评价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发展
不平衡,中西部边远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差悬殊。这些差别构成了社会不平等现象存在的主要社会基础。由于这些差别和不平等的存在,教育机会就会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规模较小、质量相对较低,东部地区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占有优势,这种布局结构无疑会导致教育机会不平等更甚。中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规模有限、布点较少,将会导致人们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机会较少。而就算他们拥有了入学机会,相对落后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也使他们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比东部地区同一时期相同专业的学生要缺乏管养”。至于他们在接受教育中的收获和成就,也会受到地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影响。中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质量偏低,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研究生最终的成就和收获比东部地区研究生差,自然是可能的。因此,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规模较小、质量相对较低,东部地区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占有优势,这种布局结构无疑会加剧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布局结构以东部地区为重心有其不合理的一面。
横看成岭侧成峰,站在不同的角度评价现有的研究生教育布局结构,得出的结论可能就是截然相反的。客观地说,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布局结构有其合理的成分,也有其不合理的一面。我们更应该在承认其积极一面的同时,对它不合理的一面给以不断的优化和调整,而不能彻底的否定它而试图寻求建立全新的布局结构。
四、我国研究生教育布局结构的优化原则
研究生教育布局结构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系统,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它总是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教育和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好研究生教育布局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必须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办学效益、高教民主化、人口分布及年龄层状况、全国经济科技文化发展规划、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及方向、地区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发展水平等因素,实事求是地选择和确立既体现区域特色又满足社会整体需要的研究生教育布局结构。总的说来,优化研究生教育布局结构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保证社会整体利益的原则
在研究生教育布局结构的优化过程中,必须以促进国家兴旺、社会进步为原则。研究生教育是一项为社会发展配置人力资源和开发人才资源的社会工程。因此,研究生教育必须从社会整体需要出发,培-38-养继往开来的人才。在研究生教育的布局上,必须均衡地建设一些基础性学科和长线学科的学位点,以保证各地区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使研究生教育在这方面的人才供给比例趋于合理,以适应社会整体发展的需要。
2)体现区域特色的原则
各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产业结构特征以及教育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它们对研宄生教育的需求情况各异。在研宄生学位点的建设、布局以及研究生培养类型上,必须以全面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为依据,与地区优先发展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紧密结合,使研究生培养工作能够真正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立足于本地区,培养出具有地方特色、留得住、用得上的与地区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高层次人才。各地区研究生教育在建设过程中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全国上下一种模式,而应该使其真正成为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希望与摇篮。
3)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
当前的研究生教育布局存在着结构不合理、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结合不紧密等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迫切需要从制度安排、政策调整等方面深化改革并加以解决。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总结我国研究生教育布局结构形成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及时审视、调整其发展战略规划,进行布局结构的优化、创新,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建立全面、科学的研宄生教育布局结构。
作者简介:王根顺,兰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包水梅,该学院硕士研究生,甘肃兰州7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