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魏晋时代的文化符号,探析竹林七贤的谈玄
摘 要:竹林七贤的文化意义,在于他们创造了独特的时代文化符合,形成了自由化的文化之美。在文学上,他们继“三曹七子”以后,又创造了诗学新的辉煌。在思想上,玄学理论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其文学思潮的影响,带动了诗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心灵的完美融合,创造了中国古代文学史方面的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本文分析了竹林七贤在文学创作中体现的人生态度,并对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时代影响进行了探索,对其具体的诗文内容进行了简单的评析,从文学创作中寻找竹林七贤所引发的文学思潮。
关键词:竹林七贤;文学;文化;思潮
竹林七贤指的是追求自由生活、善于谈玄清议的七个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和王戎,他们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所代表的就是自由随意、远离政治的文化符号。本文分析了竹林七贤在文学创作中体现的人生态度,并对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时代影响进行了探索,对其具体的诗文内容进行了简单的评析,从文学创作中寻找竹林七贤所引发的文学思潮。
一、竹林七贤的文学创作
(一)创作背景
1.时代背景
竹林七贤所处的时代属于动荡的魏晋南北朝事情,这段历史时期属于中国社会最为动荡不安的阶段,而竹林七贤文学创作的阶段更是处于动荡的司马氏统治初期,在这个时期,司马氏和曹氏争夺政权的斗争异常激烈,相对的对文化的统治也十分严格。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影响下,“竹林七贤”成了这个时期文人的代表。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同时,由于严重不满统治阶级自然就使得文学创作更趋向于向往仙界、自由、田园的精神追求。
2.人生态度
受时代背景和个人性格的影响,竹林七贤的人生态度以追求精神寄托、向往轻松的生活方式为主,政治上有回避的态度。其行为也从议论时政转向谈玄,所谓谈玄就是这个事情魏晋士大夫空谈玄理的表现,谈论本身不涉及政治内容,但是其思想其实是政治影响下知识份子对现实的敏感逃避与批判,是一种将希望寄托于超现实理想的表现。
(二)诗文评析
竹林七贤的诗文作品以文学修养、艺术修养表现为主,同时也展现了对其人生态度的解释,在创作体裁方面以诗、骈文和赋为主。具体来讲竹林七贤代表作品如下:
嵇康:善古琴,作品有《琴赋》、《声无哀乐论》、《难自然好学论》、《琴赋》是他琴学理论及实践经验的总结。其中的序言也表现了其庄子思想,如其写道:“舞鸑锻ソ祝闻啥摧汀8刑斓匾灾潞停鲒栃形诶唷<嗡蛊髦裁阶任囊宰晕俊S婪谎幔殴沤裰蟆B以唬簮謵智俚虏豢刹赓猓迩逍脑跺?极兮,良质美手遇今世兮,纷纶翕响冠众艺兮。识音者希孰能珍兮,能尽雅琴惟至人兮!”这些其实都是其仙境的追求表现。。《声无哀乐论》是嵇康所作音乐美学论著。他的《声无哀乐论》影响深远,直至今日,对建立新的科学的音乐美学体系还具有启发与借鉴的意义。
阮籍:传世作品《大人先生传》,《达庄论》、《咏怀诗》等。《大人先生传》风格与刘伶《酒德颂》相似,象征着终极自由追求的拟人化形象,表达了阮籍对于自我实现这个最高需要的渴望和向往,也表达了他的骄傲。他的《达庄论》又说:“人生天地之中,体自然之形。身者,阴阳之积(一本作精)气也。性者,五行之正性也。情者,游魂之变欲也。神者,天地之所以驭者也。”这是企图证明,人在实质上,是同天地万物为一体的。阮籍认为,人生于天地之中,作为自然的一个体现者,他的身体就是阴阳之气积合起来的,人的本性就是五行的本性,人的感情就是灵魂的变动的欲望,人的精神就是天地的主宰。由此可以看出,阮籍的玄学思想还是较为明显的。《咏怀诗》真实地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复杂的思想感情。如“夜中不能寐”一诗“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这诗表现了生活在黑暗现实里的诗人内心苦闷,末两句更充分表现出他那看不见任何希望和出路的忧思。“独坐空堂上”一首则典型地表现了诗人孤独索寞的感情。
刘伶:好饮酒,传世作品《酒德颂》。大意是:自己行无踪,居无室,幕天席地,纵意所如,不管是停下来还是行走,随时都提着酒杯饮酒,惟酒是务,焉知其余。其它人怎么说,自己一点都不在意。别人越要评说,自己反而更加要饮酒,喝醇了就睡,酲过来也是恍恍惚惚的,于无声处,就是一个惊雷打下来,也听不见,面对泰山视而不见,不知天气冷热,也不知世间利欲感情。这首诗就明显地表达了竹林七贤的文人心态,展现了酒后的不满反应。有着明显的政治逃避思想,情感方面有着明显的。向秀在竹林七贤瓦解之后,写有《思旧赋》。而阮咸、山涛、王戎的流世作品较少。
二、竹林七贤与魏晋时代的文学思潮
(一)玄学思潮
竹林玄学是魏晋玄学的一个重要阶段。竹林七贤以“越名教而任自然”为基本倾向,但在对名教与自然关系的体任上又有所差别。他们通过各自的玄学实践,将庄子的人生哲学演绎为更具有人间性和示范性的生活模式和人格模式,也由此确立了自己在文化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竹林七贤引领了魏晋时代的玄学思潮,这种思潮本质是黑暗残酷政治下的产物,是那个时代文人的悲剧,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正始文人以其遥深,清峻的创作风格,标榜了转变期的文学精神。阮籍、嵇康诗之无题化现象说明竹林七贤无意为文。这种创作态度的理论基础是嵇康“性动说” ,性动说的本质是任自然。无意为文表现在作品中就是师心使气 ,其长处是情浓言简、新颖独特 ;短处是“漫衍”。七贤所处的险恶社会环境激活了其原始诗性精神 ,导致其创作既有玄言文学 ,也有忧生之作 ,后者奏出了正始文学最强音。竹林七贤的精神境界有不同内蕴:嵇康、阮籍都仍以儒学为精神内核,表面上却采用玄学和自然主义形式;山涛、王戎徘徊于儒学与玄学之间,随时俯仰,是功利主义的代表;阮咸、刘伶借纵欲来达到性灵的苏醒,与儒学无关,略有玄学的自然迹象;向秀已经实实在在地走进了玄学的范畴,他同样放弃了儒家的操守,但目的不是为了功利,而是玄学的自然和自由。
(二)文化引领
竹林七贤的谈玄清议成为了魏晋时代的文化符号,因为魏晋南北朝文学是典型的乱世文学,作家们既
要适应战乱,又要适应改朝换代,一人前后属于两个朝代甚至三个朝代的情况很多见。敏感的作家们在战乱中最容易感受人生的短促,生命的脆弱,命运的难卜,祸福的无常,以及个人的无能为力,从而形成文学的悲剧性基调。悲剧的逃避之后,文人对艺术的追求更为明显,弹琴、喝酒、书法等都成为了文人自觉的审美追求。在竹林七贤的引领下,四声的发现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再加上对用事的对偶的讲究,证明他们对语言的形式美有了更自觉的追求,这对中国文学包括诗歌、骈文、词和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总之,这个时期的文学特征显示出了玄学及佛教、道教从兴起走向兴盛,散文较之两汉散文,有着明显的变化,一变板滞凝重的面目而为清峻、通脱;辞赋创作也呈现出新的格局,抒情小赋的出现,是这一变化的重要标志;受讲究对偶、声律和藻饰的风气的影响,骈文出现并走向成熟。
综上所述,竹林七贤的文化意义,在于他们创造了独特的时代文化符合,形成了自由化的文化之美。在文学上,他们继“三曹七子”以后,又创造了诗学新的辉煌。在思想上,玄学理论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其文学思潮的影响,带动了诗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心灵的完美融合,创造了中国古代文学史方面的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
参考文献:
[1]郑建和. “竹林七贤”的身体文化透视[J]. 红河学院学报, 2010,(03):96-99 .
[2]申华岑. 简论竹林七贤的隐逸[J]. 焦作大学学报, 2010,(02) :36-37.
[3]贾玉海. 竹林七贤聚散考[J].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9,(07):68-69 .
[3]孙光. 竹林七贤与魏晋玄学思潮[J]. 北方论丛, 2005,(04):56-57 .
下一篇:对幼师声乐教学的反思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