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声乐中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区别
摘 要: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既各有不同,又有某种程度上的联系。在本文中将对声乐教学中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发音、气息共鸣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探究,以便更好的认识这两种唱法,对初学声乐者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民族 美声 气息 共鸣 联系
一、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起源与定义
(一)民族唱法的起源与定义
1、民族唱法的起源
民族唱法起源与古老的中国土壤,有各族人民共同创造,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特点。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就出现了韩娥、秦青这些有史可查的著名歌唱艺人。“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一典故就是出于韩娥的歌声中,这便是民族唱法最早的记载。
2、民族唱法的定义
民族唱法是由中国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惯和爱好,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歌唱艺术的一种唱法。民族唱法包括中国的戏曲唱法、说唱唱法、民间歌曲唱法和民族新唱法等四种唱法。由于民族唱法产生于人民之中,继承了民族声乐的优秀传统,在演唱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演唱风格又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语言生动,感情质朴。
(二)美声唱法的起源与定义
1、美声唱法的起源
美声唱法是产生于17世纪意大利的一种演唱风格。佩里根写出意大利最早的歌剧《达芙妮》,1600年又写出了歌剧《犹丽狄茜》。歌剧的出现,使美声唱法趋于完善。
2、美声唱法的定义
美声唱法又称“柔声唱法”。它要求歌者用半分力量来演唱。当高音时,不用强烈的气息来冲击,而用非常自然、柔美的发声方法,从丹田位置发出气息,经过一条顺畅的通道,使声音从头的上部自由地放送出来的发声方法。
二、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区别
(一)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不同传承
民族唱法建立在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上,源于中国民间戏曲,说唱,及山歌等,而美声唱法则是建立在欧洲文化传统之上,源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音乐。
(二)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语言特点
由于中国文化和欧洲文化语言形态上的差异,势必会导致与之相对应的歌唱方式咬字上的不同。民族唱法对行腔咬字特别到位,字头,字腹,字尾严格按照13仄进行。
而欧洲的语言为字母语言,只有A, O,I,E,U5个韵母,所以所有行腔都要归到这5个母音上。
(三)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对气息运用的要求
我国民族声乐十分重视歌唱呼吸的应用技术。但是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多半是“口传”的形式,缺乏对歌唱呼吸理论及应用技术的系统研究论述。民族唱法重视“开肋绷胃、缩小腹”强调用以下腹部为着力点的气息来支持歌唱发声,这种做法自然使得气息浅、薄,声音细、窄。
而美声唱法对气息的要求和研究就要具体系统的多,意大利人认为不会呼吸就不会唱歌。这种意大利歌唱呼吸的科学理论和应用技术,是美声唱法的重点。美声唱法最为重视的是自然呼吸。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梅澳块尔说:“学习歌唱的人可以从躺着的姿势中,取得自然呼吸的经验。”
所谓“胸腹联合式”呼吸。这种呼吸是一种运用胸腔、横膈膜与两肋、腹部肌肉共同控制气息的呼吸法。这种呼吸法是近代中外声乐界公认而普遍采用的科学的、合乎生理机制规律的呼吸方法,这种呼吸方法有许多优点。它控制气息的能力强,呼气均匀、有节制,能储存较多的气,有明显的呼吸支点,使音域扩大,并使高、中、低三个声区协调统一。
(四)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不同共鸣方式
总体来说,民族唱法中强调头腔共鸣和口腔共鸣,淡化了胸腔共鸣。重视局部共鸣的技术却忽略了整体的混合共鸣,口腔共鸣的在真声唱法中非常具有表现力,体现出浓重的中国韵味。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共鸣技术是美声的灵魂。头腔共鸣中的高位安放是美声共鸣技术的核心,而且美声中极其重视胸腔共鸣。
三、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之间的密切关系
在五四运动之后,美声唱法传入我国,对我国的歌唱艺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传统的民族唱法,借鉴了美声中的对气息共鸣等的把握,迸发出新的艺术力量。新民族唱法加强了腹式联合呼吸方法的运用,增强了声音的穿透力。吸收了美声中的胸腔共鸣,是民族唱法不仅具有传统的亮丽特征,更多了一份金属的质感。而新民族唱法头、鼻腔共鸣交替配合,使歌唱更加生动,有别于美声中的混合共鸣的方式,突出了强烈的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 薛良.歌唱的艺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02)
[2] 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溯南文艺出版社2000(06)
[3] 俞子正.声乐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06)
[4] U. K.那查连科.歌唱艺术,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11)
下一篇:口译笔记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