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本科艺术专业毕业的设计的现状和改革
多年来,每年一度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和答辩工作颇为令人头痛,主要原因是毕业论文的抄袭现象日趋严重,普遍化、公开化己近乎常态。在这种境况下,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工作处于一种尴尬境地,一方面,不少指导教师在现实教学中面对学生普遍抄袭的毕业论文表现出无能为力,因为这些论文不少都是通过“剪贴拼接”完成的,文章空洞无物,甚至缺乏基本的文理逻辑,指导教师要想修改这样的论文,几乎等于自己重写一篇,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也只能是改改错别字和指正一下明显的观点错误,顺顺句子,就此放行算了;另一方面,指导教师又不得不给这样的毕业论文写评语,进而进行答辩甚至评优,那么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不正当行为及潜规则也就不可避免了。例如,反正大都是抄来的论文,答辩就成了走过场,“为难”学生就是为难其指导教师;“论文评优”成了指导教师之间平衡关系的棋子等。如此一来,指导教师在思想认识上也逐步认同了本科毕业论文可有可无,或者认为毕业论文只是学生拿学位的一道程式化行为,以无可奈何的应付心态对待毕业论文及其答辩,这又进一步姑息了毕业论文的抄袭现象。
因此,尽管各个高校不断强化对本科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制定了专门的管理规程,在操作上进行分段稽查评估,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但是并未从根本上扭转局面。对此社会各界反映强烈,年年有社会人士撰文予以批评,有教育人士研究治理方法,然而抄袭现象却年复一年,成了社会痼疾。于是建议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声音越来越大,甚至有专家也持这种观点,认为“与其滥竽充数,东拼西凑,不如取消本科毕业论文”。①更有网上调查显示,在2243名受访者中有42.5%的人赞成取消本科毕业论文。但是,本科毕业论文绝非一句轻率的取消就可以画句号的。对于这样一个命题,高等教育本身应该给予一个明确的应答,任何暧昧的态度、回避的行为不仅对高等教育造成很多困扰,而且是对社会使命的失责。基于这样的客观实际和思考,我们于2007年开始了“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的课题研究。
两年来,课题组把宏观视野和微观分析相结合,从国家发展战略和高等教育应担当的社会职责以及毕业论文的效能等宏观高度确立论题的意义,正本清源,将社会上乃至教育界本身流传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梳理清楚,明确指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下,本科毕业论文不是应该取消,而是应该加强,但是必须进行必要的改革,这样才能适应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实现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笔者将在此研究基础上,从学术规范的层面进一步探讨对艺术设计类本科毕业论文的学术要求,提出改革方案,以期为相应的毕业论文写作指导和管理考核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一、艺术设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现状
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在进行毕业创作时,既要做毕业设计又要撰写毕业论文,而设计类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一直以来,高校对毕业论文选题过于强调理论性,由于毕业生的设计题目大多是应用实践性的,通常并没有太直接的理论创新,因此许多本科院校明确规定,设计说明不能作为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致使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毕业创作时,毕业论文的选题与毕业设计题目没有关联性。例如一个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做了一个企业的VI设计,论文可能是与此完全无关的绿色设计理论。因而设计类学生的毕业创作就是设计作品、设计说明和毕业论文三者倶全,学生要在短短的半年之内又做设计又撰写毕业论文,甚至还要兼顾求职应聘,论文乃至设计作品本身都只能是流于形式的抄袭应付了。
另外,在毕业论文撰写规范上,综合类大学对所有专业统一要求为章、节、小节的三级结构,这对设计类等应用型专业是否适用,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从学术规范上来讲,任何学术论文都应当遵循一定的规范要求,这是毫无疑问的。毕业论文的三级结构,一般是参照博士、硕士论文要求制定的,对于一些理论性强的专业来讲,这样的要求是可行的,但是对于应用专业的本科生来讲,这样的要求是不切实际的,这种不切实际表现在篇幅和研究内容对结构的制约以及学生能力不足等方面。
事物的结构有简单和复杂之分,一般多层级的结构是复杂结构,复杂结构一般是一种多维度的立体形态,意味着需要占用较多的过渡和衔接,事料用量大。论文结构也是同理。章、节、小节的三级结构在文章结构中属于层次复杂的结构,章与章、节与节之间的转换过渡要占用一定的篇幅。博士生的研究论文与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在目的方法和研究的深度广度上有很大的不同,博士生对于选题要从多个层面进行系统研究,一篇博士学位论文往往就是若干篇学术论文的综合,材料比较丰富,采用章节划分的三级结构是理所当然的,也是必须的。对于硕士生和部分理论性强的本科生,虽然论文的选题可能不大,但是为了学术训练,培养学生多方面理论思考能力,如果文章篇幅适当,采用上述三级结构也是可行的。
然而,对于应用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来讲,毕业论文的篇幅一般要求5千到1万字,要把这样的篇幅分成4-5章的内容(3章是不允许的,在教学评估检查中,有专家说,“3章就想大学毕业?”于是现在规定学生至少要写4章),平均每章只有2千多字,每节只有几百字,如果再延伸到小节,这就好比在非常小的空间上要建结构复杂的房子,其结果就是除了结构就没有什么有用的内容了。本科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一种科研训练,设计类学生能把一个问题在一个层面上写清楚就是不错的,他们的文章思路往往是线形的、平面的,而非立体的。“文章结构是作者思维程序和思维成果的再现,思路是文章结构之本。”③如果一定要求他们以简单的思路套用章节划分的复杂结构,势必迫其走上为结构而结构的路子,除了胡乱拼凑又能怎样?
事实上,现在许多学术刊物上的论文也在5千至1万字,并没有套用什么三级结构,难道这些论文就不合乎学术规范吗?为什么不能以这样的标准要求设计类本科毕业生呢?
通过研究分析,我们认为,目前高校对各类不同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一视同仁”的要求是管理不够细化、不够科学的表现。应该进行必要的改革。
二、对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的初步思考
随着我国持续多年的大学扩招,本科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由过去单一地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转变为既有学术型、研究型,也有应用型、技术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对高等教育的手段、方式和要求也提出了新的课题,例如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本科生,培养目标是设计应用型人才,生源和教育方式都与其他学科有很大差异,但是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却没有相应的对策。如前所述,设计类学生的毕业创作是设计作品、设计说明和毕业论文三者倶全,学生要在短短的半年之内又做设计又撰写毕业论文,工作量大、难度高,疲于应付,论文也只能是流于形式的抄袭,导致指导教师普遍质疑设计类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意义。
我们认为,有必要把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内容统一起来,更确切地说是把毕业设计的设计说明提升到毕业论文的高度来撰写,而且有必要考虑将毕业论文的三级结构进行简化处理。
(一)改革的理论依据
探讨以上问题的一个前提是,从学术理论的高度论证设计说明能不能提升为毕业论文。对于这个问题,从论文本体论出发可以得到肯定的答案。
1.学术论文的本质特征
学术论文必须具备科学性、理论性和创新性,在这三个特性中,“创新性”是学术论文的本质特征,也是学术论文的核心价值所在,学术论文如果不具备创新性,即便是具有科学性和理论性,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创新性是学术论文的“本”,有的学术论文类型是“体”。学术论文是一个时代发展的产物,是随着科学研究的诞生而产生的,也应该随着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丰富而丰富。“本”和“体”互为依存关系,本可以开出体,体可以回到本,“本”永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体”是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一切创造性的活动只要从理论上加以总结,探讨具有普遍意义的论题,都是可以提升到学术论文的高度上的。
2.设计是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在21世纪的信息社会里,人类的研究活动和创新实践变得丰富多样,传统意义上的在实验室里、在书斋里做研究己经不能涵盖一切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创新可分为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产品更新换代。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虽然在创造方式、创造途径、创造目的等诸多方面有很大不同,但在形式上都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创造,也就是说它们的“旧”状态都是“无”,这种创新是很容易被界定和认可的;与之相对应的另一种创新就是“从有到有”的创新,也就是说,“旧”状态是某种东西己经存在,“新”是在旧的基础上更新换代,例如“小革新”之类的,艺术设计也是一种“从有到有”的创新行为。任何生成的事物,总是有事先己经存在的某种东西⑦把设计说明提升成论文,是因为设计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创造性。在我国的计划经济时代,设计是很难有创造性可言的,那时设计一个纺织厂就是拷贝己有的工厂设计。但是那一段特殊的历史不能诠释设计的本质意义。事实上,设计的创造性本质毋庸置疑,设计早己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立国之本,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有过精辟的论述:工业设计对于英国来说,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首相的工作还要重要。现在人们把设计产业称为创意产业。
设计,虽然是一种实践性活动,但是构建其设计思想的却是艺术思潮、文化修养、时代背景、社会发展、民族风情以及科技发展水平等文化要素。每一件优秀的设计作品中都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撰写设计说明应该揭示设计创意的文化内涵。
(二)设计说明提升为论文的学术条件
过去,设计说明只是对于相关人员(审批者、施工者等)的技术文本,内容单一,所以高校一直不批准把设计说明作为毕业论文等同看待,但是如果把设计说明的撰写要求加以完善,从简单的技术文本转向包括文献综述、设计创意、客户调查、文化思考在内的论述性文章,是完全可以提升为毕业论文的。
学术论文必须有文献综述,这是由其创新性的本质所决定的。所谓创新,就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必须对前人的工作成果加以总结和评价,判断自己将要做的工作的确是别人没有做过,或者做得不全面,或者做得不正确等。缺少了这一部分,学术论文就成了无本之木。设计说明也应该具有这项要素,因为从本质上讲,设计必须是具有创新性的;从要素上讲,好的设计必定是要了解、借鉴他人设计的,因此必须进行设计综述。
创意,源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才华是个人综合素质和灵感的体现,也是优秀设计作品的核心所在。艺术设计不是随意的图形拼凑,而是用视觉语言进行创造,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和逻辑,设计创意的文字表达就是要求设计者把运用视觉语言的思维上升到理论上进行概括和总结,它是提高和体现设计者文化素养的重要方面,因此应该在论文型设计说明中进行重点阐述。
至于客户调查或市场调查,是设计必经的途径,艺术设计和纯艺术的区别就在于此。设计是为人的设计,没有通过适当的调查分析,设计作品就是闭门造车。这部分内容正是培养和体现设计者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论文型设计说明不可或缺的内容。
(三)关于设计类毕业论文的形式结构
结构,表示组成整体的各部分之间的搭配和安排。结构是事物的存在形式,不管是自然生成的事物还是人为制造的事物,都是以一定的结构样式存在的。任何事物,除了“本质”,结构就是其重要特征。事物中的结构应该服从于功能,或者说为功能服务,不结合功能,单纯地为结构而结构,必将陷于形式主义。学术论文的结构要求应该为表达内容服务。对于数千字的应用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只要把握必要的论文要素,如文献综述、鲜明的论点、可靠的论据和参考文献等,并不一定要拘泥于三级结构形式。应该提倡撰写语言规范、条理清晰、言之有物的毕业论文。
(四)改革的具体方案
从教学实践上来看,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如果能在形式要求上更加科学化,选题要求更加宽泛一些,必将有利于学生提高研究兴趣,掌握研究方法,达到撰写毕业论文的真正目的,对治理毕业论文抄袭是有力度的举措。
笔者建议将设计说明提升为毕业论文,但是写作内容要具备以下的学术要素:
1.要有文献综述,通过文献综述了解相关设计领域的最新动态、设计理念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产生等,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体现出自己设计的创新性。
2.从理论上分析设计造型、参数等的艺术性、科学性,根据设计对象的不同进行必要的实证研究。
3.要论述自己的主题内涵和灵感来源,它包含了作者对艺术思潮、民族文化、时代特征、美学原理全方位的思考,是作者人文素养和实践技能的综合体现,是把设计从感性实践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要路径,也是把普通设计说明提升成论文的核心要素之一。
4.要有一定数量的参考文献等。而在论文形式规范上,应该不必拘泥于章、节、小节的三级结构,可以仿照期刊论文的格式,分成几大部分,通篇直下,只要内容完整、逻辑清晰、层次合理、语言规范就行。
三、结语
论文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实践的产物,而不是写作的结果。学术论文作为表述科研(创造)方法、过程和结果的文章,应该提倡简单明了。论文应该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只要坚守创新性这个原则,那么无论是纯粹的为学术而学术的研究论文,还是经世济民的实用研究论文,都有其自身的意义。在坚守创新性和写作规范的前提下,对于不同领域、不同对象的写作要求应该有所不同。不分层次、不分对象,采用一个标准“一刀切”的方法,只能使学术论文沦为各种功利目的的敲门砖,成为新世纪的八股文,也助长了论文抄袭之风。
本科毕业论文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⑩艺术设计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实践应用型人才,毕业论文写作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科研态度、科研方法的训练上,在满足学术要素的前提下将毕业设计说明提升为毕业论文是完全可行的。
作者:杨晓旗(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上一篇:探究中专艺术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