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专业毕业实习与就业(共2篇)
第2篇: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实习与就业
针对音乐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普通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要以社会需要为根本,把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放在首位,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促进就业。
由于毕业生实习是就业工作的前奏,是检验音乐理论与技能以及个人综合教学能力的试金石,所以,指导好实习教学,是学校把毕业生推向市场、提高就业率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实习情况
1.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实习现状
(1)实习缺乏足够的时间;(2)实习缺乏全局性、系统性安排;(3)实习缺乏实质性的管理与指导。
2.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实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部分毕业生文化素质较低,艺术素养不高;(2)部分毕业生教学观念落后,方法陈旧、呆板,模式单一;(3)部分毕业生教学视角狭窄,缺乏音乐基础教育的观念;(4)部分毕业生的心理状态没有及时调整到位;(5)部分毕业生容易忽略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目前,艺术课程改革使高师毕业生面临就业问题:一方面遭遇中小学师资紧缺的困境,另一方面却是高师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无法顺利就业。这一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校扩招对就业形势影响较大;(2)就业率较高,但专业对口的较少;(3)择业观所造成不平衡性对就业造成较大影响。
三、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对策
1.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客观评价自我
(1)坚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
首先,高师毕业生应树立“有奋斗,有贡献,才有发展”的观念。其次,学校应坚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毕业培养全过程,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是实施就业引导工作的灵魂工程。
(2)珍惜眼前的就业机会,才能找到“适合”的工作
首先,毕业生要认清严峻的就业形势,珍惜每个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其次,毕业生要在普通的工作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
2.加强音乐基础知识与艺术素养的学习和培养,提高自身综合的素质,成为一专多能的“多面手”
3.增强职业责任感与角色认同感
综上所述,高师音乐教育应进一步明确自身所担当的社会任务,以社会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职业需求为杠杆,在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面前及时调整自己,这样才能使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明确自身定位,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实用性,有效缩短师范生与中小学音乐教师两种角色之间的距离,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第1篇:浅谈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从师任教的综合素质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音乐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突出,音乐教育在培养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功能已逐渐被全社会所认识。
一、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应主动适应基础音乐教育改革
1.应注重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正确的、坚定的思想观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能表明自己的音乐观、教育观和教育思想;能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来鉴别、评价音乐艺术作品,帮助学生从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形式美各个方面来欣赏、理解音乐,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2.强化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
音乐教师应具有“讲、写、唱、奏、演”五个方面的能力。“讲”是指教师具有较强的音乐课堂教学能力;“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板书能力,二是指撰写工作总结和科研论文的能力;“唱”是指教师的歌唱能力和自弹自唱的能力;“奏”是指教师的钢琴伴奏能力和器乐演奏能力;“演”是指舞蹈表演能力,教师开展课外音乐活动和音乐“第二课堂”的能力。同时还要具有这样的一些知识和技能:声乐技能与歌曲演唱,键盘乐的弹奏与即兴伴奏民族舞蹈与儿童舞蹈编导,合唱队训练,指挥常识,少年鼓号队训练,文艺晚会的排练,组织与节目排演,良好的乐理,较好的口才和组织能力等。
3.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要懂得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各种著名的教育思想体系和方法,用以指导自己的音乐教育实践;掌握并能运用基本乐理、和声学、曲式学、中外音乐史等有关理论知识,来指导欣赏、合唱、合奏等能力;要掌握系统的音乐理论知识;具有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一或两门的外国语言;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工作和学习;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
二、改革建议
1.建立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以中小学音乐教育为出发点。要改革不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课程内容与形式,建立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例如:在声乐教学中,要“唱”“教”结合,也就是说既要让高师教育专业的学生自己会唱歌,又要学会教别人唱歌。不仅要掌握声乐艺术规律,而更需要掌握声乐教学规律,以适应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需要。此外,高师的声乐教学课程应纠正重技能、轻理论的偏向,在适当开设原有的技能小课的基础上,增设和充实以声乐基础理论和教学法为中心环节的教学内容。
2.挖掘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潜能,改进教学方法
(1)高师音乐教育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是运用“传授”和“灌输”的方式,这种方法没有把知识、技能技巧的学习和教学能力的培养有机的融合起来,贯穿在学习过程中,而且在时间安排上将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分开。学生在大部分学习时间里很少主动意识到自己的未来角色及其与现在学习的关系,只是到最后一年的教学法课程学习和毕业实习时才开始体验教师角色,才开始对自己是否已经具备教师素质和能力有所认识。作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仅会弹会唱是不行的,关键是学会怎样教人会弹会唱。可根据学生的程度编成若干学习小组,相互讲解、辅导,激励学生的自我求知欲和主观能动性。变“教会学生”为“学生会教”,求得知识与应用的统一。
(2)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应提倡“基础理论相互渗透,基本技能交叉运用”的教学原则,比如讲“合唱”贯穿“和声学”,融入“和声”的知识;练“视唱”时增加钢琴曲的“旋律”;上“钢琴”课时锻炼“视唱”的能力。这样就使学生在单科知识的学习中,增加多维的视角,进而提高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3)高师音乐教育应该是“通才教育”基础上的专才教育。让学生在拓宽知识面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需求寻找相关的结合点。这样就避免了教学中偏于“专、深、窄”的现象。特别是技能课教学中,有些教师一味的求深,让学生不合实际地练大型曲目,其结果只能是“一学期唱几首咏叹调,一年弹几首奏鸣曲。”需要强调的是在多能的基础上去实现“专”,力求“通才”与“专才”的统一。
三、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应结合新音乐课程标准,提高自身能力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育教学结合音乐课程标准可采取以下措施:让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了解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现状及新教材的使用;了解“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等课程目标的学习;将新课程纳入《音乐教育学》课程中。音乐教育学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重要的一门必修课,它涵盖音乐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是理论和实践结合,并和教育改革有实际联系;要组织师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音乐课程标准》,并结合实际进行讨论,在教学中结合新课程标准,实施自我掌握运用的能力。